「媽,這是家裡的哪個親戚」「就是我」,不幸的婚姻是一把殺豬刀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媽,這是家裡的那個親戚」「就是我」。照片里的小姐姐依舊很漂亮,18歲的女兒卻不認識自己的母親,看著年老色衰的母親,怎麼都沒有辦法把母親和照片里的人聯繫起來。
歲月從來都不曾饒恕過誰,仿佛衰老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在柴米油鹽醬醋茶里,女人的歲月總是那麼的不經意間。
筆者看見了許許多多的留言,仿佛婚姻的枷鎖成了宿命,每一個女人都累在其中,困在其中。因為責任沒有人掙扎出來,或者說不願意出來,也不敢出來,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成了祭奠歲月的眼淚,自私的女人斬斷了婚姻,丟下了孩子跳了出來。更多的女人苦苦掙扎,許許多多的原因讓婚姻成了一把殺豬刀。
一、小劉的爸爸
父親處處吃虧,無論多大的虧吃了就自認倒霉,對朋友也大方,只要朋友張口求他,就算自己沒有錢也要想辦法借給人家。在親戚面前永遠大方,工作中任勞任怨覺被人算計欺負還覺得應該的。
有一年和朋友合夥做生意,最後背了10萬元的外債。小劉說她記得非常清楚,為了還債,自己和母親六七年沒有吃過肉。20年前的10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父親被朋友套牢,還完錢以後按照程序可以起訴朋友還錢,可父親不了了之,說起訴讓他沒有面子。
很多人的婚姻大多都是很無語的,人生如戲,你看見的不一定是真的,你沒有經歷過更不會懂得外人眼裡的老實人,在家裡是如何欺騙和姦詐自己的妻子。看見別人家的鍋里都是美味,殊不知鍋底都是黑的,男人對婚姻的享受如同鍋里的美味,婚姻的對妻子的不幸就如同鍋底漆黑黑的污漬。
二、藏錢的父親
楊洋說自己的母親不幸福,那種不幸福一直影響了自己的童年,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婚姻觀。從小母親很忙,家裡家外都是她一個人忙碌著,上班時不知道母親多忙,可家裡的母親就像陀螺一樣高速運轉著,晚上10點多能睡覺算早的。
父親從來不進廚房,母親飯做熟了要端餐桌上,他吃完飯抹嘴就走,就這樣伺候著的父親背著母親藏錢,千方百計。母親知道卻不能說什麼,更不知道父親為什麼藏錢。
母親買回來的新衣服他照穿,買回來的肉他先吃,吃少了還問母親肉去哪了?父親藏著錢,一邊享受著母親面面俱到的安排,一面嫌棄母親不會來事,責備母親大手大腳花錢,轉過身又抱怨說母親太摳。
父親覺得自己有理想有抱負,賺的錢,置辦的產業都是他的,對老婆和孩子保密,最可氣的是,在家裡還以功臣自居,養家餬口還得母親來。楊洋說自己的不敢結婚,就怕像母親一樣過一輩子。
三、一些看法
付出的人無怨無悔,一天堅持容易,一年也不難,要是看不見出頭的付出,試問誰能沒有怨言?艷艷說自己總是不明白,父親趟沙發上看電視為什麼媽媽會生氣,就是更年期自己給自己找氣受。後來自己結婚,婚姻的瑣碎和丈夫的懶惰,她一瞬間理解了自己的媽媽。
女人天天付出,男人懶得一動不動。覺得家務帶孩子都是理所當然的,有什麼累什麼難的?自己待家裡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電腦,至於家裡吃什么喝什麼不去關心。就是房貸還不了了,還得依靠兩家的父母救濟,這樣子的男人不要說感恩,理所應當的理直氣壯。
寧願聽見歲月是把殺豬刀,也不願意聽見不幸的婚姻是把殺豬刀。生活本不易,既然成了夫妻,無論男女,為什麼不能共同成長?為什麼總有人只想享受不想付出?為什麼就是不願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說白了,就是人性的自私。誰不想享受?誰願意付出?
現在人的婚姻為什麼不長久?一針見血的說,就是都想當享受派,自己的能力卻支撐不起自己的享受。女人打著女權的旗號婚前要高彩禮,貫著安全感要分走男人的房子,自身把自己當做弱勢群體。能支付起昂貴婚姻成本的男人,婚內有絕對的優勢當大爺,和她們結婚的女人絕對不是願意付出的人,嫁人時就是為了享受,這樣的婚姻需求和供應不平衡時,離婚在所難免。一個人財兩空的男人,一個離婚變富的女人。誰損失誰受益?一目了然。
【原創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