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沒有放下,而是隱藏了」|選擇性遺忘傷痛其實是一種壓抑

2019-10-21     簡愛的窗戶

文/簡愛的窗戶

周媛離婚半年了,因為做過幾年家庭主婦,找工作很難,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她格外珍惜,對工作很認真,就算是打雜也很賣力,她對所有人都很友好,學習新東西也很積極,別人吩咐她做的事都認真的去完成。

來公司一個多月了,可同事們對她還是一無所知,她也從不提及自己的事,大家在一起聊天吃飯,她也沒有說什麼,顯得有些冷漠。

她一直都是埋頭做自己的事,只談工作上的事,別的都不談,大家聊天聊八卦,她都不會參與進來。

一次晚上下班後,主管找到她,和她談了一次話,主管說:「小周啊,你來公司也一個多月了,你工作很認真積極,這是值得肯定的,我也準備給你轉正了,可是你好像從不和別人聊天,開會吃飯都很冷漠,這樣也不好,我們這個小組也是一個團隊,大家都說你不好相處,這不利於我們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希望你能夠和大家融入到一起來,有一個良好的氛圍……」

聽著主管的話,周媛連連點頭,一直說自己會改的,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下來了,主管愣了一下,似乎有點不高興,她說:「這只是小事,怎麼還哭了呢?這麼大的人了,不能受不了一點兒挫折。」

周媛馬上解釋道:「我知道我有點不合群,沒有和大家打成一片,我只是遇到了很多不順的事情,我已經離婚半年了,因為沒有工作,連孩子都沒有資格搶,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我不想失去這份工作,所以很努力很認真,我不想提自己的私事,沒有心情聊天……」

提起自己過往的經歷,她的眼淚噴涌而出,一直流個不停,主管也不好再說什麼,遞了紙巾給她,告訴她要好好乾,這些事都會過去的。

周媛以為自己已經放下了曾經的傷痛,結果一提到這些事,她還是如此難過,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在領導面前出了丑,她覺得很不好意思。

其實很多人都像周媛一樣,以為自己可以放下一些事情,以為經過時間的流逝,可以淡忘傷痛,但其實她只是隱藏了那些傷痛。

張愛玲說:你以為你完全忘記的,實際它一直深深地藏在你的心底。

對於不能接受的事實,很多人都選擇性的遺忘,不去想不去提,把它們都隱藏在心底,其實這是一種壓抑。

一個人壓抑太久,就會突然爆發,別人以為是小事,其實都是積累下來的大事。

有一句話說:那些平常看起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其實都已經把負面情緒隱藏了起來,一旦爆發,就如同開了閘的洪水一般,傾瀉而下。

不能承受之痛,只能選擇隱藏

這世上有很多人都會經歷各種痛苦和不幸,有些經歷對一個人的傷害是很大的,有可能是無法承受的,不能完全消化的。

很多打擊,甚至是致命的,特別是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消化和承受,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和傷痛,人們只能被迫振作起來,去迎接一個一個的挑戰。

而且很多打擊是沒有機會讓你去崩潰的,你必須扛起生活和家庭的重擔,必須迎難而上,很多傷痛都無法言表,又無法放下,只能選擇隱藏,因為生活還要繼續。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電視劇,女主角的父母出了車禍死了,她連父母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不久之後,她還是若無其事的上班工作,和朋友們說說笑笑。

大家都以為她已經放下了,可她每天晚上都會做噩夢,甚至總以為是自己害死了父母,她表面上像沒事一樣,其實一直沒有放下過去。

她把自己隱藏得很好,面對災禍,可能當時崩潰過,然後又重新振作起來,但她始終無法接受,不能完全消化這樣的事實,可能她以為自己已經放下了,其實她只是把痛苦隱藏起來了。

時隔兩年之後,她才被朋友發現她的異常,然後去見了心理醫生。

雖然這是電視劇,但現實當中也有很多人像她一樣受到了打擊,又無法擺脫痛苦,只能把這樣的痛苦隱藏起來,有的人很長時間都無法忘記過去的事情,它們像烙印一樣烙在心裡。

安東尼奧·達瑪西奧在《感受發生的一切》中說:「有時候,我們運用心靈不是為了發現事實,而是為了把他們隱藏起來……這道屏障最有效地隱藏起來的東西之一就是身體,這道屏障把身體的內部狀態與心靈部分地分離開。」

人們常常在面對沒有準備的傷痛的時候,會選擇壓抑自己,不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緒,就算他們想放下,也很難放下。

被迫接受,又被迫堅強

每個成年人都知道不能隨便崩潰,就算要崩潰,也要適可而止,也要有個度,成年人的崩潰也有時間限制,不能一蹶不振,崩潰過後就要馬上面對生活,正常的工作。

就算有再多的苦和痛,也不能見人就說,不能遇事就倒,成年人面對傷痛都是被迫堅強的,哪怕有些傷痛不能完全消化,也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平凡的世界》里說:人們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種沒有語言的語言。

很多傷痛是根本無法言表的,也根本沒有機會去說的,或許除了沉默,就別無選擇。

上面兩個例子,無論是周媛也好,還是電視劇的女主角也好,她們都是被迫接受打擊和傷痛的,然後又被迫堅強起來,對於她們來說,除了堅強,也別無選擇。

那些忘不掉的記憶,只能選擇隱藏起來,強迫自己遺忘它,其實這就是在壓抑自己,因為當再次提起時,又會崩潰一場。

學會放下傷痛,才能放過自己

隱藏或者選擇性的遺忘,不是真正的放下,而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個體在面臨挫折和壓力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心理防禦機制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積極的作用就是減輕痛苦和壓力,甚至能夠激勵主體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它的消極作用就在於使主體可能因為壓力的緩解,出現退縮甚至恐懼而導致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禦機制有很多種,本文所提到的就是「壓抑」,所謂壓抑,就是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已經把事情忘記了,而實際上它仍然存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影響著我們的行為,以至於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會做出自己都難以理解的事情。

因此壓抑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要學會放下過去,放過自己,讓自己變回正常,不再去壓抑自己,把所有的傷痛都釋放出來。

那麼該怎樣做?以下四點可以幫你早點放下痛苦,釋放壓力。

1 遇到傷痛,要及時釋放

有的人放不下過去,很可能是在當時沒有完全發泄出來,沒有一個釋放的出口,因為顧慮太多,只能選擇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或者沒有完全消化掉自己的情緒和痛苦,於是只能默默承受。

在遇到傷痛的時候,就要及時把痛苦釋放出來,多找人聊聊天,找自己信任的人傾訴,釋放自己的壓力,或者去旅行,讓自己放鬆下來。

一旦遇到打擊和傷痛,就不要直接壓抑自己,要直面傷痛,如果能完全消化,就儘量消化掉,如果不能,也要找一個釋放的出口,能放多少是多少。

2 直面傷痛,不逃避,不隱藏

有些經歷確實難以接受,也消化不了,但不能選擇逃避,要有勇氣直面它,不把它藏在心裡,該說的就說,該表達的就表達,如果自己不想直面它,再長的時間也是沒有用的。

知乎上有個問題:時間真的能平復傷痛嗎?有一個答案讓我印象深刻,他是這樣說的:時間能不能彌補一些傷痕?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時間,而在你自己。

如果連自己都不願意去直面傷痛,把它埋藏起來,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如果被再次提起,就要直面它,不要害怕,長痛不如短痛。

3 改變傷痛,解決傷痛

有些過不去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是可以改變的,在面對傷痛的時候,就要把它轉化為一種堅強的力量,學會把你認為的傷痛改變成另外一種痛苦之外的記憶,比如這些傷痛給你帶來了哪些成長?這些經歷讓你收穫了哪些知識?這些經歷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等等。

比如離婚可以讓你更獨立,更懂得婚姻之道,比如父母傷亡,至少能夠讓你更堅強,更獨立於社會,當然不是要感謝這些傷痛,而是轉化傷痛。

很多不幸,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可以解決因傷痛而帶來的困擾。

4 自我彌補,放過自己

曾經的傷痛,都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無論是別人傷害了自己,還是一些不可控的事件傷害了自己,其實都可以在往後的日子裡,彌補自己。

大哭一場,大吃一頓,出去旅行,看個電影,多看一些心理書籍,談場戀愛,其實都可以,過去的傷痕雖然無法癒合,但可以自己彌補自己,無需沉浸在過去的經歷中,只要活著,就要對自己好點。

受了傷害就及時彌補自己,不要太過壓抑,要學會釋放,當你釋放多了,自己也就輕鬆了,放下過去,也是放過自己,當你真正放下了,就不需要努力忘記了。

最後,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事實和痛苦是無法改變的,但我們真的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所有的情緒和感受都可以靠自己控制和改變,學會轉化和改變情緒也是一種技能。

----END----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用樸實的文字寫走心的文章,與你一起談情感,談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OSV-m0BMH2_cNUgQE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