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大常委會生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專題詢問會實況

2020-03-24     浙江新聞

詢問會現場

3月19日上午,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就嵊州市政府關於2019年度生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開展專題詢問。詢問會以「一問一答」形式進行。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們提出了「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情況如何?」「影響我市空氣品質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2020年如何確保完成目標任務?」等6個問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現場應詢,誠懇作答,對存在問題不遮不掩,對問題解決給出了明確的時間節點和目標要求。

詢問結束後,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將及時整理代表們所提問題及應詢部門所作回答,交嵊州市政府研究辦理,並加強跟蹤督辦,合力推動我市生態環境建設。現將詢問會實況摘錄如下:

加強治理

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城建環資工委主任吳達賢: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中,仍有6件尚未完全整改到位。請問主要原因是什麼?2020年如何全面徹底完成整改?

紹興市生態環境局嵊州分局局長錢成軍:1月7日,浙江衛視《今日聚焦》曝光了嵊州問題企業督察多年仍未處置到位的問題後,市整改工作協調小組立即要求各責任單位舉一反三,對信訪交辦件再次開展「回頭看」,發現尚有6件信訪件還存在其他問題。其中2個問題目前已完成整改,4個問題因疫情等原因還在整改中。

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做好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整改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持每月現場核查、每月進度通報、後續整改專項考核等「三項制度」,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制度和最有力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實。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187件信訪交辦件已全部「案結事了」;9項重點整改任務已完成4項,其餘5項基本達到序時進度要求。出現個別問題沒有完全整改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個別責任單位思想認識不夠到位,舉一反三不夠有力,長效機制不夠健全,對違法建設等其他問題沒有全面整改,導致整改不徹底、出現反覆和反彈等現象。

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壓實責任,堅持「三項制度」,確保中央環保督察問題全面徹底完成整改;進一步加大力度,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整治提升「五大行動」,深化「領導包干、組團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一批群眾關心的環境信訪問題;進一步嚴格執法,強化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監管,開展「零點突擊」等專項行動,嚴肅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為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迎檢工作打好基礎。

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監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員曹江英:去年我市PM2.5年均為每立方米36微克,有11個月高於全省月平均值,全省58個縣級市中排名在最後第十位,沒有完成空氣品質達標進位年度任務。請問影響我市空氣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2020年如何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認真檢測

紹興市生態環境局嵊州分局局長錢成軍:影響我市環境空氣品質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地理條件特殊。我市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地形,不利於污染物擴散,遇輸入性污染時影響則更大。以今年疫情防控期間為例,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面源等污染物產生量均到了低點,但同期我市空氣品質在全省58個縣市區中排名靠後。二是污染治理還待進一步加強。工地揚塵、餐飲油煙、露天焚燒、車輛尾氣等污染影響嚴重。

2020年,我們將進一步壓實責任,攻堅克難,全力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翻身仗,確保完成空氣品質達標進位目標任務。特別是將全面加強藍天辦力量,落實「兩方案一辦法」,強化督查考核,進一步壓實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責任,形成全市治氣工作「一盤棋」。

當前重點是要圍繞兩個省控站點,有針對性地抓好各項工作。一是要調整完善「揚塵辦」管理機制,加強揚塵統一管理,建設部門及街道等責任單位要確保各類工地嚴格落實8個100%管控措施,嚴控工地揚塵;建設部門要加強道路洒水保潔,公安等責任單位要加強車輛管控,嚴控道路揚塵。要通過高頻次的巡查檢查,加大督促整改和行政處罰力度,有效形成監管工作合力。二是要加強餐飲油煙治理,綜合執法局要對越秀路餐飲單位進行全面排查,制定專項整治方案,統一油煙治理設施及排放口設置、安裝標準,推廣餐飲油煙在線監控,規範日常運行管理,督促定期清洗油煙管道,嚴禁使用蜂窩煤。同時,要加強秸稈焚燒管控,綜合應用高清視頻監控等手段,建立鎮街、村居專項巡查機制,綜合執法局要嚴厲查處露天燒烤、垃圾(秸稈、草木灰)焚燒等露天焚燒行為。

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工委主任姚政良:我市在新昌水權已明確長詔水庫日供水6萬噸,欽寸水庫日供水5萬噸,請問有哪些實質性進展,第三水廠、第四水廠何時可完成供水?去年15家鄉鎮自來水廠集中收購整合後,個別水廠水質不達標、群眾反映大,現在問題整改得怎樣?

嵊州市水投集團總經理姚兵:關於嵊新水資源綜合利用問題進展情況,2019年3月,經紹興市盛閱春市長協調,嵊新水資源綜合利用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以書記、市長挂帥的引水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及嵊新引水排水工程建設指揮部,積極與新昌縣對接。水投集團做到金磚項目貸款工作與工程前期工作兩手抓,抓緊推進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已形成第三水廠、第四水廠廠區部分設計初稿;完成所有子項目進場道路的設計方案,完成第三、第四水廠廠區放樣,並委託屬地開展政策處理;開展新昌引水管線線路實地踏勘,形成多個比選方案,兩縣市水務集團多次召開會議對線位方案進行會商,徵求相關部門方案意見;開展欽寸水庫、長詔水庫水資源論證工作;兩縣市就嵊新引水排水管線工程有關事宜進行會商,明確了項目的會商機制、建設模式及審批職責等事宜;線形方案根據相關部門意見進行深化;完成各項目總平面圖設計。為推進這項跨境工程,我們緊盯今年9月工程動建這個目標,每天都有變化,每周都有進展,每月都有成果,紮實推進這項工程落地,第三水廠、第四水廠計劃於2022年12月完工後調試運行。

關於鄉鎮水廠水質問題。從去年5月開始接管7個鄉鎮15家1000噸以上鄉鎮水廠,為儘快改變供水不足、水質不佳問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實施技改提水質,保安全。2019年下半年投資近200萬元,實施了長樂剡庫、甘霖博濟和蛟鎮、崇仁張村、黃澤等5個水廠的技術改造,增加加藥設備,規範制水工藝,提升了制水質量;增加部分制水應急設備,提高了部分水廠的供水能力。二是聯網聯供增水源,保供水。針對反響強烈的蛟鎮水廠供水區域,採取管道延伸、新建水廠、聯網供水等多種辦法保障供水。2019年6月份投資300萬元完成城市供水管網延伸工程,由城市水廠向鹿山街道江夏、金雞山等村供水,減輕蛟鎮水廠的供水壓力。11月份投資1500萬元完成新建鳳凰窠聯村水廠工程,解決了甘霖鎮蒼岩村、殿前村等9個行政村14000餘人口的用水問題。12月份投資600萬完成了甘霖、崇仁、石璜三地聯網工程,由崇仁水廠、石璜水廠、東大灣水廠跨區域供水,解決了甘霖片北部與崇仁接壤的14個村8000多人口的用水問題。把蛟鎮水廠的供水區域從原來的單一供水分成5個片區聯網聯供,供水範圍從65個自然村約5.3萬人口,縮減到目前36個自然村約2.6萬人口。三是加班加點修管網,保運行。針對鄉鎮區域供水管網質量差、漏損多的情況,組建專門班子,分片區開展夜間管道聽漏,共發現大漏點9個,並進行了及時修復,減少漏損水量2000噸左右/天。提高管網巡查頻率,加強管網搶修力量,公布各營業所報修電話和集團熱線電話,及時處理報修和投訴事項,及時做好爆管、漏點搶修,共計搶修1454次,有效保障了管網的正常運行。

碧水藍天

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農村工委主任汪建江:當前我市農村面上飲用水質的日常檢測覆蓋面和頻率是多少,怎樣確保廣大農民的飲用水安全?

嵊州市水利局局長馬鳴:在日常檢測覆蓋面和頻率方面,我們從三方面入手:一是飲用水源水質監測。由市生態環境分局負責定期對200噸以上水源地進行監測,對200噸以下水源地每半年進行一次抽檢,抽檢覆蓋率應達到30%以上。2019年已對全市農村供水工程水源進行了一次全面監測,對重點水源地實行在線監測。二是出廠水水質檢測。由市衛生健康局、市水投集團負責,要求鄉鎮供水工程(含聯村)單獨設立水質化驗室開展日常水質檢測,每日檢測濁度、余氯、PH值等3個主要指標。單村供水工程至少每月檢測一次,由運行管理單位採樣,統一送至市水投集團檢測。市衛生健康局每半年對農村供水工程出廠水水質檢測分析1次,其中200噸以上農村供水工程覆蓋率100%,200噸以下農村供水工程覆蓋率30%。三是末梢水水質監測。由市衛生健康局負責,要求每半年對農村供水工程管網末梢水水質檢測分析1次,其中200噸以上農村供水工程覆蓋率100%,200噸以下農村供水工程覆蓋率30%。遇到重大時間節點或突發事件時,適當加密檢測監測的頻次。檢測監測中發現水源污染、水質不達標等異常情況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在確保飲用水安全方面,我們採取了以下工作舉措:一是全面整改已建水廠。市水利局、衛生健康局、水投集團對前些年建成投運的427家水廠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測,建帳銷號整改377家問題水廠,其中299家水廠已通過規範管理或工程性措施完成整改,其餘78家將在2020年實施工程性措施整改到位。市疾控中心對全市供水工程出廠水和末梢水進行豐水期、枯水期兩次監測,去年水質合格率為87%。二是全力抓好新建水廠。市農飲辦聯合市水投集團加強農飲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計劃項目的監督管理,市疾控中心檢測2019年開工建設的129個項目已建成投運水廠水質,出具的138份水質檢測報告全部為合格。三是積極探索運管模式。出台《嵊州市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試行)》,鄉鎮供水工程由市水投集團參照城市水廠模式運管;聯村供水工程按照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方式,委託市水投集團負責水廠(制水環節)維管;單村供水工程水廠(制水環節)採取購買社會服務方式維管,目前已招標產生第三方管理服務單位,逐步移交和健全規範。此外,聯村和單村供水工程的水廠以外部分設施(含入廠總管、入村管網)則由屬地鄉鎮和受益村負責維護和管理。

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代表工委主任滕苗富:全市江河出入境水質斷面監測點均達到Ⅲ類以上,但新昌江入境監測點黃泥橋下游兩條入境水渠(新昌南岩渠和信嶴渠)仍然多次監測到劣Ⅴ類水質,請問政府有何實質性的對策措施?

紹興市生態環境局嵊州分局局長錢成軍:2019年,我市以進一步提升水質、改善水環境為目標,實施「五水共治」八大碧水行動,深入推進農村飲用水提標達標、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美麗河湖創建等各項工作,15個紹興市級考核斷面穩定保持Ⅰ-Ⅲ類水質,出境斷面章鎮斷面為Ⅱ類水質,水功能區達標率為100%。

對於新昌入境水質問題,我們一直高度重視,積極做好向上彙報和橫向溝通,採取紮實措施,努力徹底根治。一是繼續加強水質監測。加大監測頻次,開展聯合監測,全面掌握入境水質情況,在向上彙報和與新昌縣溝通時做到心中有底、有理有據。二是建立巡查機制。由治水辦牽頭,落實屬地三江街道責任,建立入境水質巡查機制,加大對新昌入境河流的巡查監督。一旦發現污水偷排等違法行為,及時聯繫上級部門要求新昌生態環境分局做好執法查處。三是積極向上反映。政府及相關部門多渠道向紹興市反映該問題,和新昌縣加強溝通。希望在嵊的紹興市人大代表在紹興「兩會」期間繼續積極呼籲。

嚴格執法

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城建環資工委副主任童德君:我市建築垃圾產生多、處置難,消納場建設和處理效果備受社會關注。請問全市建築垃圾年產量為多少?源頭減量化和兩個建築垃圾消納場進展情況及終端集中處理效果怎樣?

嵊州市建設局局長俞錚:我從三方面作一回答。一是全市建築垃圾年產情況,我市建築垃圾主要包括房屋拆除產生建築垃圾及房屋裝修產生的建築裝修垃圾。2019年「三改一拆」面積約143萬平方米,摺合建築垃圾約185萬噸。城區建築裝修垃圾約3.4萬噸。

二是垃圾源頭減量化的情況,一方面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完善垃圾分類設施配備,實現城區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100%;加快處置終端設施建設,城區餐廚垃圾項目在2019年4月投入運行,每天可處理餐廚垃圾約20噸;垃圾焚燒廠項目主廠房已結頂,力爭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就地處置,規範運行石璜、谷來等鄉鎮的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置終端,就地處置一部分生活垃圾。另一方面嚴格建築垃圾源頭減量,嚴控建築垃圾進入填埋場,推進建築垃圾消納場建設,建築垃圾通過就地挖填、工程基礎填方、資源利用等方式進行減量。

三是建築垃圾消納場等終端集中處理情況。全市已建成建築垃圾中轉點4個,主要用於臨時堆放和中轉建築垃圾,城改產生的建築垃圾主要通過就地挖填、相關工程基礎填方等方式就地消納。剡湖街道漩澤墅村建成一個建築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的消納場,由市興達新型牆體材料製品公司對建築裝修垃圾進行消納和資源化利用,主要用於新型牆體磚製作等。據不完全統計,該消納場2019年用於資源利用的建築裝修垃圾約45萬噸。此外,我們正在謀劃建設一處全市建築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等綜合性消納處置場所,該項目已列入2020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預備類項目),擬採用PPP模式,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面積30畝,實施主體為城投集團,目前正在進行項目選址等前期工作,2020年計劃完成項目前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JdODHEBiuFnsJQV3Q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