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張魯一演13歲嬴政:也想從成年開始演,但又出現3個問題

2020-12-30     more光影閒談

原標題:38歲張魯一演13歲嬴政:也想從成年開始演,但又出現3個問題

《大秦賦》完結後,熱度沒有很快降下來。

作為消遣,《大秦賦》質量上乘,但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目前來看,並沒有讓很多人滿意,特別是前三部劇和原著小說的粉絲。

一方面是劇情節奏分配不均。秦王嬴政東出滅六國,統一天下,成為千古一帝,這段歷史對於中國人來說幾乎家喻戶曉,對於《大秦賦》來說,甚至對於整個《大秦帝國》四部曲來說,這段歷史的演繹理所應當是重中之重,也是觀眾最期待的,然而在《大秦賦》78集中,連「嫪毐進宮、得權、反叛、被平」都演了30集,而最終秦滅六國的10年大戰,卻僅用10集加旁白就草草了事。整體的劇情分配,頭重腳輕。

另一方面,當然是觀眾對演員的質疑。這是很私人的看法,每個人心中的嬴政都不一樣,演員呈現出來的,自然不能使所有人滿意。

正如當年辛柏青飾演的「李白」,有人說完美展現了自己心中幻想的詩仙,放浪形骸,高傲不羈;也有人說毀了自己的男神,像個流氓。

這很正常,很多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特別是有才華有功績的那種,大家心中就會忍不住幻想猜測,形成獨屬於自己的人物畫像。倘若演員去飾演,很大幾率與之出入,落得個「不像」、「毀形象」的說法。

張魯一在最近的採訪中,也回應了這個問題,在接到《大秦賦》時,他也有這樣的擔憂:單是始皇嬴政的銀幕形象,就有不少前輩詮釋過,姜文的《秦頌》(1996),李雪健的《荊軻刺秦王》(1998),陳道明的《英雄》(2002),每一位都是風格迥異、表演水平高超的前輩。

想要在前輩之後演出屬於自己的「嬴政」,張魯一直言:「壓力無比巨大。」

另一個讓觀眾頻頻吐槽的點,則是近四十歲的張魯一去演13歲的嬴政,實在違和。

張魯一坦言,這個問題早在拍攝之初就考慮到了。嬴政即位時才13歲,而張魯一拍攝這部劇時,已經38歲了,38歲演員去演13歲的孩子,確實很尷尬,他也曾提議能否從22歲秦王親政開始演,哪怕從20歲開始演。

但這樣就產生了三個問題:

一,秦王親政已經45集往後了,劇集播出一多半,主演才出現,這非常不合適。採訪者汪海林從編劇角度也解釋了這個道理,一般的劇集,如果從主角童年開始演,那麼主角長大換成成年主角,至少要在第一集末尾出現,最多首日播出的三集末尾要出現,這樣才能吸引觀眾往後看,真正主角不能出現太晚。

二,如果嬴政13歲到22歲用年輕的小演員去演,那麼與嬴政同齡的秦國所有角色、六國像趙王趙偃、趙相郭開、燕太子丹等所有角色,這些演員都得換一遍。

三,如果這幾十集,橫跨近十年的戲份都由十幾二十歲的演員去扮演,小演員可能演不出人物近十年的性格成長曲線。因此,即使是平常影視劇選演員時,也總會選真實年齡比角色年齡大的演員,因為有經驗心得,才能得心應手,演出角色成長變化。

因此,張魯一隻能迎難而上,坦然面對,用演技去呈現嬴政從少年到成年的人物成長。當年,他也並不會因演13歲而故意裝嫩,畢竟古人短壽,且古時名人的十幾歲要比我們經歷得多成熟得多。

對於最終呈現結果,張魯一用一句話總結:「第一個叫無愧,第二個是無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E7hs3YB9j7PxaI7yQ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