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在音樂教學中暢意流
記洪雅縣第一小學音樂教師郭蘭
「讓快樂隨旋律跳動,愛在音樂中流淌!」在洪雅縣第一小學「園丁譜」郭蘭老師的照片下面,寫有這樣一句師者自白。簡單的十五個字勾勒出一個熱愛音樂、愛崗敬業、樂觀上進的師者形象。
愛崗位 三尺講台獻青春
1997年7月,郭蘭從眉山師範音樂班畢業,分配到洪雅縣第一小學,專職教學音樂課。
20世紀九十年代的洪雅一小,還是農村小學類型,生源素質低,音樂教學設備差。生源主要來自城郊農村、進城務工或經商家庭,音樂素質差;器材,一颱風琴而已。
面對困難,郭蘭迎難而上。「我要不斷美化教學,每天給學生呈現別具一格的風采!」她要求自己,把快樂融入到每一個音符,把愛融入到每一首旋律。
沒有心儀的音樂,她就自掏腰包廣集音樂磁帶,靜聽、剪錄、創編;沒有稱心的教具,她就央求其他學校領導借用,抑或自已買材料製作;為此,熬夜、周末加班成為常態,微薄的工資也花去不少。
隨著探索與創新實踐,她找到了音樂教學的感覺。她把豐富的打擊樂器引進課堂,讓學生們對節奏的學習不再枯燥;她把律動教學融入低段音樂教學,讓課堂教學十分活躍;她認真探索「主體、活動性」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開始向音樂的廣度與深度前行,揚起暢遊樂海的風帆。
「我們喜歡上郭老師的課!我們愛上音樂了!」學生們不經意間冒著的一句句話,增添了她工作的無限動力。
愛音樂 活動舞台展風采
能者多勞,用在郭蘭身上最好不過。每周18節音樂課,讓郭蘭耗費不少精力,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工作又同時布置在她身上。
「接手少先隊工作,要做的事情特別多。」郭蘭介紹,比如,在首屆眉山中小學生藝術節文藝展演會上,領導要求用「原創作品」去參演。
時間緊任務重,郭蘭經過琢磨,舞蹈要表現的內容已經有了構思與設想,這時就需要解決音樂問題。利用熬夜和周末加班,她找來一大堆磁帶,從一首首樂曲中去找出自已想要的音樂再進行剪輯與製作。另一方面,加強訓練表演隊伍,對從各班抽出的學生利用放學時間和周末進行強化訓練。
「沒有寬敞明亮的舞蹈教室,就和孩子們在操場上清掃出一塊水泥地陪她們練功、排節目!儘管學生舞蹈基礎差、樂感不足,但一個月下來還是像模像樣。」她開心地說,每天的生活像在打仗。最終,她的第一個原創作品《大山的情懷》在演出中名列前茅,喜獲佳績。
這個成功的原創作品,讓洪雅一小揚名,其素質教育得到上級肯定。同時,郭蘭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及上級的認可,個人再添「存在感」。
學無止境 音樂路上忙「充電」
經歷一輪輪努力,一次次成功,一個個榮譽,郭蘭並不停歇,她要「活到老,學到老。」
「只有不斷學習提升,才能適應新形勢的教育需求。」郭蘭認為,現在的學生和以前的不一樣,他們對音樂的接觸途徑更寬更多,音樂求知水平更高。只有不斷更新提升音樂素養,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前行。
為此,郭蘭不斷自費「充電」。2002年,她修完川北教育學院音樂教育專科。2007年,她修完四川省教育學院音樂學本科。工作之餘,她多次自費參加北京舞蹈學院組織的舞蹈教師能力提升培訓。2014年至今,她又自費師從四川音樂學院王銘敏、劉楊,樂山師範學院塗江濤等多位聲樂老師,學習民族聲樂,提升聲樂演唱及童聲教學水平。
「我做不了音樂教師隊伍里那顆最耀眼的星,但我會一直保持著對教育的熱愛,對音樂的熱愛,為做最好的自已而努力奮鬥!」郭蘭說。
最具人氣人民教師評選辦法
根據「眉山東坡文化」微信公眾平台推送的人民教師稿件的點擊量、點贊數、留言情況,及最後12月開展的集中投票,按百分制進行評分,其中,點擊量占總分數的30%、點贊數占20%、留言情況占10%,投票占40%。
統計截止時間:2019年12月20日。
下拉到底戳「閱讀原文」,看更多「眉山教師風采」相關報道。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殷勇
編輯:蔣萍
審核: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