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命脈
這五大命脈是學校最關鍵的五件事情,也是校長運營的五大能力。
首先來分享一下第一個最重要的命脈。
首先請記住:「學校必須以教學為王,研發為魂。」
在當代社會,所有的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品質服務是當代任何行業經營的首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因為做教育就是要教學為王,教學打天下服務定江山。
比如:一個飯店,如果他的飯菜口味做的不好的話,那肯定不會有很多的顧客;一個服裝店,她的衣服質感不好、質量不好的話,那也不會走更遠。
其實做學校也是。
孩子家長來這上學就是衝著你的教學而來的。所以說,我們在做任何的事情之前,教學是我們學校的一個根基。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海爾集團的張瑞敏:曾經把一批冰箱全部都砸掉。為什麼?因為品質是這個企業的生存之本。
我們的第二大命脈就是服務。
舉例: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這個社會上有一個企業叫海底撈,他的服務是公認的。
每次去吃飯的時候,你排隊的時候給你安排的有零食,有美甲的,各種服務讓你輕鬆的在那等候排位。
還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在廣東有一個叫盧鼎記的飯店,每次到吃飯的時候都是人滿為患。
每次吃飯你都要提前打電話預約,所以說那裡面的服務是什麼服務?因為廣東人都比較喜歡,那裡面的服務員一見到你,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恭喜發財,你去上個衛生間都會說恭喜發財,給你送個餐具都會說恭喜發財。
其實學校當中我們的課前課中課後,服務有沒有跟上?
比如說我們課後有沒有給家長反饋一下孩子今天的學習情況,有一些新生剛到學校,我們要不要給家長反饋一下,孩子在校的一些情況呢?
開課前的時候我們有沒有一些溫馨提示呢?入校一個月以內的孩子都是新生,你課前課中課後要給到家長一些反饋給到家長一些溫馨提示。
孩子是幾點上課?需要帶什麼物品?放學以後及時給家長反饋一下孩子今天在學校的表現,簡單的闡述一下,那麼這就是對家長的一種服務。
第三大命脈就是我們的成本。
舉個例子:如果說你的收入是十元錢,那麼減去你的成本七元錢,再減去你的其他費用兩元錢,你的利潤只有一元錢。
美國人力資源協會統計了這樣一個結果:如果一名員工的收入一個月是1000塊錢,實際支出成本就是1000元加4000元,那麼這4000元的成本從何而來呢?
有考核費用、培訓費用、辦公用品、洗水電費用等福利。還有你的各種消耗:風險成本,包括老師們的服務態度,溝通配合執行力,還有我們所做的承諾。
舉個例子:在我們招生的時候,我們承諾當我們完成任務,要獎勵給你多少錢,如果團隊執行配合不好溝通不到位,服務態度不好的話,那麼這個孩子走了以後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損失。
所以各位校長大家現在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你學校最大的成本是什麼?
第四個就是學校的創新。
一個企業從開始到發展,到巔峰期,到創新到衰落到結束。這是一個過程,如果我們的企業發展到巔峰期,沒有創新的話,他會直接走向衰落走向結束。
舉例:順豐快遞是現在很先進的一個送快遞的就是無人機配送。
你看現在。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手機,早就被我們在市面上已經淘汰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創新,沒有向前發展。
包括我們現在非常有名的蘋果為什麼能夠脫穎而出呢?就是因為他們用一部手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包括我們現在的外賣都是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們要想在這個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我們的唯一出路就需要創新不斷的創新。
第五個就是團隊的合作,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命脈。
我們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跨部門之間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定要讓各部門的人員明白自己的職責和任務是什麼?那麼各部門之間應該怎麼樣去完善的配合?
舉個例子:大家都看過這個電影,速度與激情。一個團隊當中沒有哪個人是萬能的,也沒有一個哪個人是無所不能的,如果這個人他說了我什麼都行。那只能說明他什麼都不行。
每個人身上有每個人身上的長處,所以說我們要增強補弱,團隊之間完美配合,任何看上去很難的事,我們都可以通過訓練得到。
最後給大家一個總結就是:教學打天下,服務定江山,成本頂盈利,創新求發展,團隊定乾坤。
02
12大關鍵指標
「
機構能不能盈利,關鍵取決於運營;
機構員工的走向,關鍵取決於運營;
機構運營的優劣,關鍵取決於12項指標。
作為一個機構的校長,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能夠通過12項專業指標,及時、準確地判定機構的運營狀況,並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時刻保持機構的高速健康運轉。
這些指標能夠決定你機構的發展方向,決定機構的生死。
「
培訓機構長期勝出的三大關鍵:質量、效率、成本
質量(教學、服務、效果)
效率(獲客、人效、坪效)
成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機構想要跑贏市場,不僅僅是提高收入問題、招生問題,而是努力解決這三個關鍵因素所反映出來的問題。
第一個是質量。質量包括教學質量、教學服務和產品效果三方面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產品問題:我們產品的質量怎麼樣?服務怎麼樣?產品提供的效果怎麼樣?能不能解決客戶的問題?
總體來說,就是我們的師資,我們的課程,我們的教學效果到底怎麼樣,能不能能讓學生能力提高、興趣培養、成績提升等等。
第二個是效率。效率包括了獲客成本、坪效和人效。
獲客成本:(銷售費用+市場費用)/新生人頭數
我們每平均獲取一個新客戶(不算老客戶),每平均獲取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多少錢。比如說一個培訓機構一年的銷售市場費用的是100萬,一共招了一千名新生,那個平均一名新生他的獲客成本就是1000元。
人效就是平均一個人做一年創造的產值收入是多少錢。
而坪效呢,就是平均一平方米的教室所創造的收入是多少錢。
獲客成本、人效和坪效,這是機構效率的三大因素。
第三個指標是成本。成本的高低可以被理解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那什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大家普遍接受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以下四條:品牌、網絡效應、高轉換成本、綜合性的低成本運營。
首先品牌就指一個企業它的品牌號召力。比如有人說可口可樂一夜之間全世界的工廠和分公司都被燒毀了,但這家公司的品牌值700億美元,他一夜之間就可以崛起,這是品牌的價值。
第二網絡效應,也就是說我們購買這個商品是否方便。在教培行業的角度,那就是全國各地是否都有我們的校區呢?還是只在一個地方有我們的校區?
第三個高轉換成本,就是客戶如果不選擇你的產品,他要為此承受很大的損失。比如說你在新浪微博上有10萬的粉絲,一旦你說去開騰訊微博,你想有這10萬用戶多少會跟你走。為了避免損失,肯定會選擇留在新浪微博。簡而言之,轉換成本越高,那麼就說明企業核心競爭力越強。
第四個叫做低成本運營。前面三個都很重要,然而從長期來說,如果我們把一個企業或者一個行業放到幾十年歷史長河中去看的話,最終一個企業唯一的長期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是綜合性的低成本運營。
一個真正的企業運作高手是能綜合性低成本運營企業,能夠使得我給員工發的工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甚至高於行業最高水平,但是我仍然使得我的整體員工工資占企業的收入比例比別人低,這才叫綜合性的低成本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