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資金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流動資金不算少了。
那麼在現金銀行理財收益越來越低,貨幣基金也沒有吸引力的情況下,通過基金資產獲得收益可行嗎?
我認為是可行的。
當然前提是這部分資金長期閒置,最好長達3~5年,一輪牛熊。
因為權益資產靠短期波動搏收益,很難出現過,只有無懼短期波動,長期持有才能取得不錯的收益。
一般來講,基金長期收益能保持8~15%的收益,看起來還是不錯的。
當然,先確定幾個點:
1、不管投資理財,這一筆資金都需要是「空閒」的,也就是說要長達3~5年時間不用,而不是我拿著日常需要使用的家庭備用金或短期資金,希望來資本市場,賺個幾倍收益,再退場。
2、來這個市場是要保持長期投資+閒錢投資的,不要指望短期在這裡暴富。從我這麼多年投資經驗來看,如果進入A股,不管是股票還是基金,都很難全身而退,除非有很強的自控能力。
這兩點是必須要明確的,前提條件完成後,我們來看如何將這100萬資金配置到基金上。
一、低估寬基為主+行業為輔
投資基金,一般不建議只投資1隻,而是打造核心+衛星的組合模式。
所以,核心基金肯定是低估的寬基,而行業基金則為衛星,輔助整個組合。
理論上來說,因為寬基的波動比較低,配置行業就是為了增加整個組合的成長能力。
比如證券、白酒、傳媒等周期股,都能做對沖。
二、紅利類基金
狗股策略的基金,雖然成長性不佳,但長期來看收益卻不錯。
比如中證紅利、深紅利,由於股息率高,長期靠內在增長獲得不錯的收益。
三、堅守一定的策略
准入和退出就是低估定投和高估退出的規則。
目前主流評估維度主要是按照估值數據。
很多朋友在糾結具體數據,實在話,完全不需要,你知道參考這個數據在一定區間內,圍繞這個數值波動,其參考的價值就存在。
比如市盈率20%和30%的數據,有多大的區別嗎?
不同點在一個比歷史上80%的時候都便宜,一個比歷史上70%的時候便宜。
也就是說,在一個毛估估的區間內,高估退出就可以了。
准入和賣出的強制自控能力,一個要接受風險,一個要抵禦風險。
這種時候就是市場最瘋狂的時候,如果不能根據策略逐漸完成資金退出,那麼盈利完全有可能回吐。
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易方達中小盤
溫馨提示:
股市潮來潮往,投資還須謹慎;多一分謹慎,少一分風險;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損失。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展示,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