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古人留下來的忠告,年輕人更需要注意

2020-09-21     王春秋史

原標題:「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古人留下來的忠告,年輕人更需要注意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他們大多都是中國祖先對於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告誡後人的一些人生道理。

老人總會告誡小孩子,大晚上的不要梳頭了,早上剛起來的時候,不要說自己昨天晚上做了什麼夢。也就是所謂的「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那麼這一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在今天一切以科學為視角觀察問題的社會,中國古代的一些俗語到底還有沒有市場?

在老人的作息里,晚上天一黑就應該進入到另一種生活狀態了,洗澡睡覺,到了晚上的時候就不用再梳妝打扮。但是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夜生活非常的豐富,有很多的年輕人白天都不出門。到了下午或者晚上的時候化一個淡淡的妝出門覓食,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

但是在老人認為,晚上陰氣比較重,出來活動的都是與鬼魂有關的污穢的東西,梳頭這種行為會引起這些東西的注意,就不利於自己的平安。當然我們以今天的觀念來看,這是純粹的迷信思想。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晚上的時候如果梳妝打扮出門活動,我們睡覺時間特別晚,這的確是不利於健康的,況且晚上梳妝打扮也不利於皮膚的呼吸和休息,也會造成我們皮膚狀況不好的情況。

早上不說夢,主要是指老人不願意讓小孩一大早起來,就告訴別人自己昨天晚上做了什麼夢,夢裡的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預示,有的夢是相同的,有的夢是相反的,而一旦說出來就倒破了天機,泄露了上天對於人們的這種預示。

但是這樣的思想,到今天來看仍然是不正確的,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夢境和未來沒有多大的關係,只是和我們大腦中關於已經發生事情的印象有關,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倒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一整天都糾結於昨天的夢境,好也好壞也好,這樣都會影響人的精神來,導致今天的事情做不好,所以不論是哪一種看法都是有道理的。夢境畢竟是虛無的東西,不同於現實世界和人生,我們不能過多的糾結於這些飄渺的存在,應該腳踏實地,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奮鬥。

現代社會是一直往前發展的,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東西並不能很好地跟上時代的發展,這就是讓我們在這個繼承的過程當中有所揚棄,對於好的東西一定要保留,對於不好的東西也一定要記得剔除。這樣一來,才能發揮民俗文化的最根本作用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xOOwnQBd8y1i3sJE1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