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理群:中國教育的病症不是觀念問題,而是利益問題

2019-09-25     廈門雲心教育

這些年我們把教育越說越複雜,越糊塗。現在應該返璞歸真,回到常識上來。

整個中國教育病症已不是觀念、方法問題,而是利益問題:中國教育已經形成了巨大利益鏈。組織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應試教育中獲利的人,這就是應試教育越反越紅火的原因所在。

現在中國的整個改革都進入了深水區,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徹底斬斷圍繞應試教育建立起來的利益鏈條,中國教育改革和教育毫無希望。

教育是幹什麼的?

老百姓有一個最樸實的說法:孩子上學,就是「去讀書」。讀書,這就是關鍵;引導學生讀書,是教育的根本職責。

我們現在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家都不讀書,老師不讀書,學生也不讀書;或者說,老師只讀教學參考書,學生只讀和影視有關的書,學校里安全沒有自由閱讀的空間和時間。

現在,我們要恢復教育常識,就是要重新營造自由讀書的條件,環境和氣氛。

在我看來,要辦好教育,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就是要有「好校長」。而好校長的一個重要品質,就是「喜歡讀書」。

還要有「好教師」。好校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養一批好教師。什麼是好教師?應該有三愛:愛教育,愛學生,愛讀書。「真正的教師」,即有教育理想、良知,具有實驗精神的老師。

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受到重用的,常常是趕時髦,唱高調,實際是教育利益鏈條中的「偽教師」,「偽改革」者,「教育改革」對他們來說,不過是進一步擴大既得利益的一種新的手段。

這就提醒體制內還想推動真正的教育改革的教育行政部門:一定要區分真、偽教師,真、偽改革者;當然,這很難做到,因為偽教師是最能迎合上級領導的,而真教師有自己的想法,就不那麼馴服,也就最容易被看作教育的「不穩定因素」。

還要有一個好的圖書室。裡面不能只有與應試有關的書,應該有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適合孩子讀的好書。現在是網絡的時代,圖書室里還應該有電腦設備。即使現在難以做到,以後也要創造條件,完善網絡設備。

要知道,網絡將是年輕一代主要生活方式與學習方式,在這方面落後了,將處處落後。

什麼是教育?就是「愛讀書」的校長和「愛讀書」的老師,帶領著學生一起「讀書」。就這麼簡單。但真要做到,還不容易。除了引導學生讀紙質的書,還要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

還應該引導學生讀「生活」這本活書,大書。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腳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與父老鄉親。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每一個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種適合於在自己鄉土上生存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並形成了相應的地方文化與地方知識。

通過讀書,養成了讀書興趣、方法和習慣,又通過鄉土知識的學習,在自己的家園紮根,這樣,就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個終生學習的底子,一個終生精神發展的底子。

我對總體教育很絕望,但看到第一線老師就看到了希望。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從改變自己和自己周圍的存在開始,老師從改變課堂開始,校長就從改變學校開始。

志同道合的一起來改變我們的教育存在,這樣就肯定有希望。所以改變自己的教育存在是什麼意思呢?用一句通俗的話說,我不跟你玩兒,我自己玩兒。

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面,我們開闢一個第二教育。我們這群人有共同教育理念,我們一起按照我們的教育理念做事情,能做多少算多少。

但是有一個前提,不要認為我們努力就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拯救一個算一個。老師別想教書全班同學都聽你的,不可能。

現在不是大有作為的時代,但是我們可以小有作為。

如果我們努力,達到「中有作為」就很不錯,就很了不起了。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做的這些小事情的有限性。說到底,都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掙扎。

我自己有三大信念

第一,相信人性是向上的,每一個孩子的心裡都有善的種子。我覺得我們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性就是善惡並舉的。好的教育,就是揚善抑惡,壞的教育就是揚惡抑善,對人性要充滿信念。

第二,對我們的孩子,我稱為童年和青春時期充滿信心。他在這個階段就是有好奇心,就有學習的慾望,本身就有這個慾望。一個人的童年有沒有美好的記憶,對他的一生影響是很大的。

第三,我們現在的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孩子,童年一點快樂都沒有。北師大有一個研究生,自殺之前列了一個表,我活著的理由是什麼?死著的理由是什麼?結果認為死的理由高於活的理由。

我們的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在剝奪孩子活的自由。現在的教育第一剝奪孩子的理想,第二剝奪孩子的親情,第三剝奪孩子的快樂,所以他就沒有理由活著了。

我始終認為教育是理想主義的思維,教育和其他的工作不一樣,沒有理想主義,根本上和教育是合不攏的。

我們做的事雖然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但是我認為我們做的事情是符合人性,符合孩子要求的,也是符合教育本性的。我們做好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你做好了,自然有人向你學習,或者參與進來。

歷史是合力的作用,大家各干各的,心照不宣,都在局部改變著周圍的現狀。首先改變自己,另外改革周圍的現狀,聚集起來,就會起非常非常大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wovaG0BJleJMoPMi6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