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的媽媽有多難?每個深夜崩潰:3個小時一次

2020-03-31   Vivi媽科學育兒

最近,看到朋友曬出了自己的哺乳期的時間表,生過娃的姐妹們一定感同身受。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沒當媽前,以為生完娃就大功告成了,最後發現,娃出生才是「取經」長路漫漫的開始。

第一關母乳喂養就是對媽媽們最大考驗。

母乳媽媽的崩潰:3個小時一次

要問母乳媽媽最需要什麼,她們肯定會說:睡個整覺

睡整覺對母乳媽媽是「奢求」,孩子每2~3個小時就要吃奶,不分日夜,即使娃不吃,胸前的脹痛還是會提醒你:該喂奶了

這個狀態會持續多久?

@恬恬麻麻:6個月左右,我女兒已經能睡整覺了,早上四五點喂一次能繼續睡,真的是個天使寶寶。


@THAT:都9個月了,夜奶至少2頓,不喝就不睡,我每天都頂著個黑眼圈。


幸運的媽媽6個月以後天使寶寶一覺到天亮,可大多數媽媽遇到的,是1歲前無法睡整覺,1歲以後還要喝夜奶的情況。

這時候的「隊友」老公在幹嘛?

@小玉:為月子裡老公搬到書房,說方便月嫂照顧,可月子結束後,他又說喂奶他幫不上忙,選擇繼續睡書房。


@游泳的魚:夜裡2點孩子哭的抽抽,他在一旁睡的呼嚕聲一陣又一陣。

每個深夜都是聽到娃哭聲,從睡夢中驚醒,從最早的無助崩潰再到後成為「沒有感情的喂奶機器」,不開燈也能準備把乳頭塞寶寶嘴裡。

從陌生到熟練,是母乳媽媽放棄無數個整覺練就出來的

母乳的疼痛:堵奶、漲奶、乳腺炎

今年生二胎的章子怡,一胎漲奶給她留了疤痕似的陰影,所以這次早早的做好準備,卻還是沒逃過生理性漲奶,胸像石頭一樣的硬。

(圖片來源:微博@章子怡)

群里一位寶媽就說,生孩子時,打催產針沒哭,順轉剖沒哭,卻在開奶的時候被催乳師按哭了

母乳喂養路上,遇上的問題有很多:

>>>開奶

需要孩子及時吮吸,幫助母乳分泌,緩解漲奶的疼痛,但很多時候往往開奶晚,寶寶不懂吸等情況,讓胸部越來越硬,疼痛感讓人難忘

>>>漲奶

漲奶時,可能會堵住乳腺,除了有乳房變硬,疼痛增加,嚴重時還有發熱,乳腺發炎的情況

>>>乳頭皸裂

寶寶的含乳頭姿勢不正確、乳頭表皮長時間浸泡寶寶口腔中,就容易出現破損的情況,就會出現銳痛、會出血滲出,並結黃痂。

除此之外,堵奶、娃長牙後咬奶頭等等,這些疼痛都是母乳喂養路上要面臨的問題

但又不得不和娃「相愛相殺」,畢竟母乳是娃最好的口糧,而這些疼痛(漲奶、堵奶等)的「解藥」也是娃的吮吸。

熬過夜和疼痛的母乳媽媽,還要面臨外界的壓力。

不被關心的母乳媽媽

從月子裡開始,不管是誰都會問你一句:有奶嗎?奶夠吃嗎?

送來的補品,做的一切好吃的,都是為了下奶。所有人都在關心孩子怎麼樣,很少有人關心到媽媽

曾經的她們也愛美,會收拾打扮自己,關注自己身材,可在生娃後變得素麵朝天,醒著的時間每天五六頓,吃著下奶的各種湯湯水水,然後喂奶,剩下的留給自己的時間只想好好休息一會兒。

而喂奶明明是自己和孩子兩個人的事,卻還要承受其他人的指指點點:

「孩子生病了,是不是你母乳不夠好」


「母乳喂養還加奶粉,太不負責」


「孩子都2歲了還喂奶,沒營養」


.....

在母乳這件事上,不關心媽媽的身體和情緒,還要在一旁指手畫腳,這些人真的是又蠢又壞。

母乳,是你的自由

媽媽從不是超人,只是選擇當媽後,承受了那些無法避免的疼痛,而成了大家眼中的「超人」。

她依舊是那個怕疼,愛美,有自己追求的女孩,只是這次她有了孩子的陪伴。

每個媽媽都是了不起的媽媽,母乳這個天然屬性,讓媽媽和孩子的聯繫更加緊密。母乳喂養過程中的苦,體驗過的媽媽終身難忘,但也有甜,那是與孩子獨一無二的回憶

@胖麻麻:看到孩子吃飽上揚的嘴角,在我懷裡睡著,那一刻他就是天使啊!


@叨叨是我:是我們彼此的依賴,我給孩子喂奶他在我懷裡大口大口的吃著,他依賴我的母乳,我依賴那種親密的感覺。

闖過母乳這關雖然難,但如果家人能少些所謂的「關心」,老公不是倒頭睡,能輪流照顧孩子,那麼媽媽們的困境會少很多,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很大的幫助。

但如果喂母乳對你的精神、睡眠造成很大困擾,是否放棄決定權在你手上。

我們總是強調母乳的作用有多好,忽視對此付出的媽媽們,比起這些,vivi媽希望你少點壓力負擔,用更好的精神狀態去陪伴孩子。

希望每個母乳媽媽都能「闖關」成功,開心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