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別碰也別吃!

2020-06-17     健康南海

原標題:大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別碰也別吃!

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

應該不難發現近日大雨過後,

馬路或公園的草叢邊,

出現了一群氣定神閒的大蝸牛。

有的人想吃,有的人想玩

還有不少人拿出各種東西

跟蝸牛比大小

還有一些網友

竟然直接帶回家當寵物養了

最硬核的是,

還有人把它撿回家......

俗話說得好: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

路邊的蝸牛不能逗!

對於上述種種行為,

各位街坊要知道的是——

雨後出沒的這種大蝸牛,叫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老家在非洲東部,非洲人至今都很愛吃。

上世紀30年代,這種大蝸牛被人們當食物引進到我國福建、台灣養殖,結果它們趁「主人」不注意,逃到了大自然中建立了種群並開始迅速擴散,成為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在各地都泛濫成「災」。

這種「巨獸」吃起東西毫不含糊,各種蔬菜、農作物、植物,田裡的樹上的,統統一掃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所以它已經被我國列為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最可怕的是,生長在野外的非洲大蝸牛非!常!髒——它們的黏液或糞便里,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 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這些野生非洲大蝸牛,更容易中招!

廣州管圓線蟲(又叫廣東住血線蟲)

廣州管圓線蟲進入人體後,會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而雨後路邊出現的一隻非洲大蝸牛身上,很可能有上100條這種寄生蟲......

2018年3月,國內外媒體曾報道了澳大利亞雪梨一個19歲的橄欖球隊員,因為在一個聚會上「耍帥」,生吞了幾隻蛞蝓,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四肢癱瘓,撐了8年還是因併發症去世。

還有遭「團滅」的:

  • 1985年,台灣一家9口人食用未經煮熟透的非洲大蝸牛後,全部感染該寄生蟲,導致4人死亡。
  • 1999年,台中一家6口生吃被蝸牛爬過的有機蔬菜後,全部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導致腦膜炎。

......

專家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泄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風險。

除了非洲大蝸牛,福壽螺、蛞蝓(即鼻涕蟲)也是廣州管圓線蟲喜歡的中間宿主,它們的終宿主則是老鼠

所以,我們在路上看到非洲大蝸牛, 千萬不要去踩、不要摸,如果手上有傷口,摸一下都會有感染的危險, 更不要撿回家吃!

如果住處附近出現了這種蝸牛, 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當然是「鹽刑」伺候了——鹽是蝸牛的天敵,只要蝸牛一碰到鹽,它體內的水分就會被吸干,蝸牛的身體就會慢慢融化成水,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

除此之外,目前真沒有太好的「團滅」辦法,大家見了還是繞路走吧。蝸牛喜歡陰涼潮濕,雨過天晴,氣溫升高,它們就自己躲起來了。

來源:深圳大件事、健康廣東、深圳疾控、深圳衛健委、人民日報

聲明:

1.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原創圖文,請在後台聯繫小編處理;

2.除標註原創的圖文外,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因來源不詳,而無法標記來源和署名的,版權仍歸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侵害到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轉載,請及時聯繫時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予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ltkwXIBd4Bm1__Ywd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