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多年前畢業於國內滬上某所女子高中。
最初其因為宋氏三姐妹、張愛玲學成於此,而備受當地推崇。到如今,學校走出了Papi醬、王菊、郭曉婷等善於女性獨立思考的演藝界名人,還有一些不為大眾所曉的獨立超拔的女科學家們。
要問讀女校的體驗是什麼?我想說真是夠爽,因為相比其它時候的境遇,這是唯幾年沒有人跟你絮叨諸如「你是女生所以就該怎樣怎樣」的自由發展期。少了 「性別色彩」的過分強調,在精神培養上無疑變得有更多可能。
學校的slogan也很酷:「 獨立、能幹、關愛、優雅」。獨立是為人的先決條件,而做好女人的前提,是成為一個個體。個體純粹,再把性別屬性探個究竟,才為飽滿。
正如胡適所論,「 你們不要總在爭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要先爭獨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還是奴隸。獨立就是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
後來,仿佛被緣分悄悄推了一把,彼時二十出頭的我在研究了各國歷史文化形態之後,因個人偏好隻身來到法國求學。那是我人生意義上邁出獨立的真正第一步。
我真的太愛法國了。
說得淺薄點,因為它夠美夠有魅力,美到身為外貌協會的自己在面對這個國度和國民的低效時,只會邊咬牙切齒邊娓娓道一聲「好吧,你美你對」。
而更多的,是遭遇文化差異後,完善了對自我意識的審美,找到了生活的通關之法。
譬如,女性獨立在這個國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往年的全球男女平等排行榜上,法國幾乎總占據十名左右。
法國女人深諳做自我,她們時常漫不經心地性感,並以一種超脫且剝離自身的姿態去自由地思辨,並非當孱弱的附庸。
但又不意味著性別特色的消亡。
相反,在面對男女生理層面的差異時,她們有著清醒的意識,並努力爭當參與者,去創建更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
1974年, Simone Veil在擔任法國首個女性衛生部長時,推動立法,發布了允許婦女墮胎的相關條例。
她的某一張照片一直都廣為流傳,和時任總統席哈克在會議上借火點煙,姿態洒脫隨性。
她時常身著Chanel套裝出席,內搭一抹色襯裙,精緻簡約的珍珠項鍊在脖間做點綴,顯得穩重貴氣。
冬天來臨之時,溫暖敦厚的裘皮大衣是Simone的最愛,直到其生前的老年時光,也是如此。
最近的話,看看前幾天剛剛結束的巴黎市長競選吧,社會黨候選人 Anne Hidalgo如願成為第一位連任成功的巴黎女市長。
Anne平時的look也是走大氣簡約風,藏青色絲絨質地連衣裙,顯得整個人穩重且低調。
也會黑色皮衣示人,穿在身上少了份嬉皮,卻多了帥氣颯爽,
偶爾混一下時尚圈,和老佛爺一起參加活動,Chanel垂順挺括的呢大衣,優雅低調,格外應景。
這屆與Anne競選巴黎市長的還有兩位女政客,她們分別是 Rachida Dati和 Agnès Buzyn。
Rachida的母親來自阿爾及利亞,父親是摩洛哥人,從事泥瓦匠的工作。
儘管從小家境貧困,但依靠自己的毅力與堅持,她從起初的司法行業轉到後來的會計師工作直到一躍成為法國政要,擔任了法國司法部長以及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的官方發言人。
有趣的是,一度被媒體稱為「貧民窟女孩」的她,如今因為審美品味,被義大利Vogue賦予了一個新稱呼——時尚先鋒。
幾年前,Rachida身穿Dior粉色點紋連衣裙,配以黑色高跟長靴登上了Paris Match的雜誌封面。
她喜愛在社交場合穿長款黑色連衣裙,步履生風,氣場十足。
冬季的長筒靴,性感得值得玩味,各種場合都可以看見它:
也時常一身純素出席活動,白襯衫和白西裝,相近相益,色澤簡單幹練,純凈感呼之欲出。
法國前文化部長 Aurélie Filippetti亦深愛簡約風,氣質典雅。時而婉約寧靜,
時而颯爽明亮,如開脫的野兔,生動且活潑,
前任文化部長 Fleur Pellerin,作為法國首位亞洲裔的部長,除了傲人的能力和才華,其在時尚領域亦是可圈可點。
風姿綽約的她年近五十依舊保持著凹凸有致的身材,把smart is the sexy演繹得淋漓盡致。
她大愛小西裝套連衣裙的穿法,A字裙勾勒出身體的曲線,西裝襯托精幹與知性。
曾任法國教育部長的 Najat Vallaud-Belkacem,作為摩洛哥出生的二代移民,在孜孜不倦的學習堅持下,正一點一滴為部分群體爭取話語權。
她的穿衣風格以深色系西裝為主,內搭色彩明亮的襯衫,深沉低調。
玩轉休閒風,比如闊挺的闊腿褲帥氣逼人,而工作時的職業裝又是另一番嚴肅考究的模樣。
前任住房部部長 Cécile Duflot,曾因BODEN的一件藍白相間印花裙而出圈。作為以男性為主的政治圈,她不卑不亢,從容地對在場聽眾發表政見,優雅且大方。
除了混跡在法國政治場上的女政客們,法國第一夫人的衣品也值得一提。
薩科齊的夫人 Carla Bruni,是位法國籍義大利著名歌手與超模,有著往常明星的耀眼奪目,站在人群里第一眼望去的便是她。
本是時尚界的紅人,在衣品上自不必多說。無論是一襲純色小洋裝,還是Chanel經典呢子小外套,都讓其散發了獨特的魅力。
奧朗德前伴侶 Valérie Trierweiler,是《巴黎競賽畫報》的一名記者。
她擁有典型的法式氣質,無論是眉宇間的淡定從容,抑或是衣品的細節處理,都做得相當優雅考究。
小馬哥的妻子 Brigitte Marie-Claude,喜愛以白、藍,以及舒適溫和的莫蘭迪色示人。
平常日子裡,只需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其簡約和利落的feel便可躍然紙上。
法國新浪潮祖母 Agnès Varda曾經說過:「 即使我眼前一片模糊,依然在發現這個世界,為世界帶去一片生機。」,而Coco Chanel的那句「 一味標榜內在而忽視外在,也是一種膚淺」更是道出生活之哲理。
寫到這,我忽然抖擻了精神。
祝福大家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內外兼修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WzwLHMBd4Bm1__YRK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