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罕見措辭頂格處罰!康美調查結果:22人被罰,6人市場禁入

2019-08-16     證券市場快報

8月16日,在中國證監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目前已對康美藥業公司及責任人員進行處理,對實際控制人馬心田夫婦等6名當事人採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證監會表示,2016-2018年期間,康美藥業涉嫌通過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同時涉嫌未在相關年報中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況,使得相關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及重大遺漏。康美藥業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惡意欺騙投資者,影響極為惡劣,後果極為嚴重。證監會將加快辦案進度,嚴格依法處罰,對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ST康美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證監會對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的罰款;對馬興田、許冬瑾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90 萬元的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60萬元。


8月16日,ST康美收盤價為3.06元/股,曾經風光無限的千億市值白馬股,如今總市值僅有152.2億元。


事件回顧:康美藥業被證監會調查

5月17日下午,證監會稱已初步查明,康美藥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帳戶買賣本公司股票。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第63條等相關規定。


(圖片來源:證券法第63條)


4月29日晚間,康美藥業在最後關頭髮布了2018年報。同時還發布了一份會計差錯更正說明,表示2018年以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帳實不符的情況,其中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合併現金流量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多計102.99億元……一份年報中竟有14個會計錯誤,暴露出其2017年年報多計近300億元貨幣資金等財務造假情況。該年報公布之後,引發A股市場一片譁然。

5月21日,公司二級市場市場的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康美藥業」變更為「ST康美」。業績造假醜聞籠罩下的ST康美,4月30日以來,公司市值累計蒸發375億元。


康美藥業被舉報財務造假多年


早在2012年12月,北京中能興業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刊登於《證券市場周刊》的標題為「康美謊言」對康美藥業報道,質疑康美藥業在土地購買和項目建設上,涉嫌累計至少虛增了18.47億元的資產。康美藥業隨即進行一遍遍澄清,該事件最終不了了之。


而在2018年10月,又有媒體發文質疑康美藥業貨幣現金高、存貸比例雙高以及大股東股票質押等問題。隨後,康美藥業股價出現連續下跌,股價從10月9日的21.88元,最低跌到了11月30日的10.34元,短期內股價與市值腰斬。同年12月底,康美藥業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正中珠江也被立案調查


在5月的調查進展公告中,證監會表示已對康美藥業審計機構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涉嫌未勤勉盡責立案調查。從2001年起,正中珠江連續為康美藥業審計財報,長達18年之久。


如前所述,在 2012 年至 2017 年,康美藥業的財務情況就備受質疑,多次陷入 「財務造假」疑雲,然而在正中珠江的審計報告中,均出具的是 " 標準無保留意見 " 的審計報告。


Choice 數據顯示,正中珠江目前仍服務於 93 家 A 股上市公司,其中審計了 92 家公司的 2018 年年度報告,並給出 6 個非標意見。上述公司中,包括拉芳家化、ST 創興等因為信息披露等違規的上市公司。


上周被焦點訪談點名


上周,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直接點名康美藥業,上市公司造假就該重罰該嚴懲!焦點訪談發出質問:資本市場本來應該以誠信為本,為什麼有些上市企業要頻頻造假?



作為中藥飲片行業龍頭、A股製藥類前五名的康美藥業,曾經多次獲得「誠信示範企業」等榮譽,此刻顯得頗為諷刺。康美藥業主業是中藥飲片的生產和銷售,其整體業務已覆蓋中藥、西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多領域。該公司早在2001年就已上市,以2018年營業收入計算,康美藥業已是A股製藥類前五名。

康美是否退市?仍留懸念


官方點名最致命,通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上市企業,之後都會遭遇股價大跌、停牌甚至退市的風險,但直接受損失的還是其背後的投資者。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康美藥業仍有28.3萬投資者。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證監會是對康美藥業作出處罰告知,並未出具正式處罰,無法得出康美藥業已解除退市風險的結論。


「從公開信息來看,康美藥業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預計最終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會涉及多個事項。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案件進展,目前而言,2018年4月26日至2018年10月15日期間買入並且截止2018年12月28日仍持股的投資者,已經可以確定具備索賠資格,其他時間段買入賣出的投資者是否可以索賠,取決於證監會最終的調查結論。」王智斌說。


廣東奔犇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華表示,如果後續在證監會查處中,公司涉及到重大違法的,仍有可能會觸及退市。


猶記得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曾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推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上市公司必須謹記和堅持「四個敬畏」,一是敬畏市場,二是敬畏法治,三是敬畏專業,四是敬畏投資者。尤其是大股東和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要心懷敬畏之心。損害投資者的行為,最終必然會受到市場和法律的責罰,付出沉重的代價。


來源:第一財經、中國經濟網,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Wcwm2wBvvf6VcSZO0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