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璇小默先生分手,上了熱搜。
有網友猜測所謂的「人生的不同階段」,應該是有一方不願意結婚。
今年3月,葉璇因為狀告小默先生前任敗訴,被法院罰款8萬元,上了熱搜頭條。
沒想到,這麼快,她自己也變成了小默先生的前任。
也算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這段被網友吐槽的感情,開始於2015年5月,兩人親吻照一出,據說是「上市公司」總裁的小默先生,馬上大方承認戀情。
葉璇立刻轉發,並深情告白:「不離不棄!」
這位對外宣稱「富二代」、「美容院集團老闆」、「上市公司總裁」的小默先生究竟是誰呢?
小默先生,原名蒯磊,之前的經歷比較複雜,據說被富婆包養,沒什麼說得過去的職業。
他的公司呢?
兩人2015年5月公開戀情,8月他用100萬元註冊公司,大家可以猜想一下他的資金來源.....
16年,他又建立一個醫美品牌,公司代言人是葉璇,他的客戶來源也基本是葉璇在娛樂圈的人脈。
當然,人家有錢,願意為自己心愛的男人花錢,本無可厚非。
不過,為一個不值得的男人成瘋成魔,就有些可怕了。
秀恩愛,尺度大到網友都看不下去。連王思聰都直接說她:「被人下了降頭。」
真是應了那句話,戀愛中的女人,智商都為零。
真正敗壞路人緣的起因,還得從小默先生的前任說起。
2015年10月,八卦成長協會拐著彎爆了個料。
結果葉璇主動發微博反駁,錘實了這是小默先生前女友的八卦。
於是,八卦協會又放出兩人曾經甜甜蜜蜜、黏黏糊糊的聊天截圖。
證據一條接一條,全世界都覺得這是個渣男,都認為葉璇被騙了。可當事人完全不介意,甚至火力全開,多次發博,怒懟前女友「你不夠優秀,才被分手」,「當寄生蟲的人生是沒有尊嚴的」。
被懟成這樣,前女友只發了一篇《真愛生命,遠離渣男》解釋事情經過,一句沒說葉璇不好,可能只是想提醒她別被騙了。
結果,又被葉璇一陣懟。
最後,還在2016年被葉璇起訴。
今年,這起案件有了最後的審判結果,葉璇敗訴被罰款,並刪除侵權微博。葉璇還寫了封道歉信,說「當初真的是腦子壞掉了」。
諷刺的是,這時小默先生已經是她的前男友了。
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吧!
可這樣「戀愛腦」的女人,可不止葉璇一個人。就像Papi醬在《吐槽大會》上吐槽葉璇的精分說,「那哪是一個女子啊,那是一群女子」。
說到底,招渣體質的女人都有兩個特徵。
1.把男人理想化,覺得他完美無缺。
2.覺得愛情至上,愛到沒有底線。
太把男人當回事的女人,腦子都壞掉了
葉璇在《金星秀》聊過這段感情。
兩人在網上認識,聊過之後發現還有共同好友,乾脆直接電話確定關係了。
問起這個男朋友和之前的男友有什麼區別,她說:「幾乎完美吧,儒雅、成熟、專一、體貼、帥。」
很多女人招渣,就是因為她們對另一半有過多的幻想。當她的生命中出現另一個人的時候,她甚至無法區分對愛情的幻想與現實。
她們在見到對方的第一眼,就在內心裡,跟他走完了一生。
於是,對男人的投入、承諾和愛情,電光火石間,一步到位。
至於什麼樣的男人,能夠滿足她們,讓她們把這些幻想放在現實中另一個人的身上呢?
對葉璇來說,是「帥」。
她曾在採訪中說:「我的男朋友都很帥,我們兩個人都是讓人賞心悅目的,因為也不想每天吃飯的時候一抬眼就看見一個讓你反胃的人,然後又只能默默地吃飯,這樣很糟糕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看見他美美的,他看見我美美的,多開心啊。」
喜歡一個人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帥,陷入對對方的瘋狂迷戀,就看不見他的任何缺點。
把另一半理想化有多可怕呢?
就是全世界都覺得他很差勁,可你卻依舊把他當個寶。
而且,為了維護他在你心中,那粉色泡泡的感覺,你還要為他痴狂,為他跟全世界抗爭,落個「瘋婆子」的下場。
可泡沫就是泡沫,你捧在手心怕化了破了的東西,耐不住它自己不戳也會破啊。
「我的優秀,都是為了被人愛」
她們為什麼要把另一半理想化呢?是智商不夠?是價值低?
還真不是!
說起來,葉璇可是女明星中少有的學霸。
她在1998年獲得ISEF世界青年科學競賽植物一等獎。
以全校第一名、180門功課全A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被多家名校錄取,最終選擇了著名常青藤學府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並且取得全額獎學金。
學歷優秀,智商在線。
1999年,參加紐約華裔小姐選美,勝出後代表美國紐約參加國際華裔小姐競選,成功奪取冠軍及「最具古典美態獎」。
進入娛樂圈後,塑造了不少經典角色。
成功的履歷,牛逼的人生,也難怪她會理直氣壯懟小默先生的前女友「不優秀」。
只不過「優秀」在「戀愛腦」的女人身上就不太像一個好詞了,因為它意味著,你的「優秀」會源源不斷地吸引來渣男。
因為她們的優秀不源於她們內心的渴望,而是一種更深的信念:
不優秀的女人,不值得被男人愛。我要變得很優秀很優秀,才會被男人愛。
看到了嗎?他們的優秀是為了「被男人愛」,是為了「為男人付出」而準備的。
其實,這就是一種「愛情至上」的觀念。
為什麼會把愛情,把一個男人當作自己的一切呢?
李玫瑾老師曾在《圓桌派》說:「當一個人生活中沒有別的寄託,也沒有其他宣洩口時,就容易在愛情中變得偏執。」
愛情,從「得不到」開始
有個總遇上渣男的朋友,問我:是不是越渴望的,越得不到?
不是的,是越得不到,才越渴望。
「愛情至上」的觀念就是這樣,她們不是因為感受過愛情多麼美好,才如此渴望;而是因為她們從未感受過真實的愛,才需要在幻想里,建造一種「愛情最大,愛情最美好」的世界,來安慰自己。
葉璇在14年接受鳳凰視頻的採訪,聊到了自己的媽媽。
「我媽媽十八歲就生了我,她不許我叫她媽媽,因為她很年輕,有很多男朋友,都是帥哥,她喝醉酒了就會打我,打完了她自己就哭,又抱著我哭,特別的無助……」
每個人都渴望愛,那她要怎麼才能熬過冰冷的小時候呢?
就是靠對愛的想像。
一個人對未來的美好想像,越是豐富,她們就越能忍受現在不幸福的時候。
只不過,當你陷入你的幻想中,就難以看到真實的別人,也難以感受到真實的愛情。
你奮不顧身、飛蛾撲火、深愛的那個人,只不過是你從小到大心底最深的渴望罷了。
當這種完美開始破碎,你有了兩個選擇:
你可以找下一個人,繼續折騰,你又能在幻想中獲得短暫的幸福。
你也可以區分幻想和現實,明白有的東西,你註定得不到,接受它,失望一段時間。
然後,往前走,發現一個新的自己和新的世界。
感情就像雙面鏡,我們彼此站在鏡子兩端,在對方身上看見那些自己最渴望的部分。
而真正的愛情,卻是從你們在彼此身上看見那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