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夜,經過連續4天作業,一段900噸重、距地面24米高的瀍澗大道跨王城大道快速路鋼箱梁頂推到位,穩穩固定在兩座承台上,標誌著洛陽市市政領域首次採用頂推法鋪設橋樑圓滿成果。
王城大道快速路瀍澗大道立交是一座4層的大型互通立交,其中王城大道快速路南北向主線位於地上2層,轉向匝道位於地上3層,瀍澗大道東西向主線位於地上4層。目前,南北向王城大道快速路主線已經通車,該立交東西向主線及相關匝道正在施工中。
「該立交離隴海鐵路距離較近,同時已通車的王城大道快速路車流量巨大,對周邊區域通行保障作用重要。假如採用傳統施工方法,必然需要南北向快速路斷行。」洛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避免瀍澗大道東西向橋樑鋪設對市民通行造成影響,同時也考慮到現有隴海鐵路橋承重能力,經過反覆比選,最終決定瀍澗大道東西主線跨王城大道快速路段採用頂推法施工。
所謂頂推法,是指當一段橋樑等要穿越既有線路的下方或頭頂時,為了不擾動既有線路,可以在既有線路的一側將橋樑等分段預製、拼裝,隨後再用千斤頂將橋樑平行向前推進,使之穿過既有線路的方法。提供動力的頂推系統,主要由液壓頂推器、液壓泵源、傳感檢測及計算機同步控制系統組成。
項目施工單位洛陽市信昌道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此次採用頂推法鋪設的是瀍澗大道橫跨王城大道快速路正上方的一聯鋼箱梁。該鋼箱梁長60米,總重900噸,在千斤頂作用下,平行向前移動了近72米,平穩地鋪設在王城大道快速路東西兩座距離為47米的承台之間。
「由於頂推施工需要綜合考慮荷載分布均勻性、施工荷載、風荷載、動荷載等因素的影響,頂推過程中,需要通過調節系統壓力和流量,嚴格控制起動的加速度和制動加速度,從而保證頂推過程中鋼橋結構和頂推臨時支撐結構的穩定性。」信昌道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3月31日夜開始,施工單位在不設置中間臨時支墩、頂推期間南北向快速路不斷行的條件下,開始啟動頂推作業。
此次頂推作業平均以每小時0.8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進,經過近90個小時鏖戰完成頂推施工。經過技術檢測,所有承重、平衡等數據均符合設計及結構要求,實現了東西向立交橋施工與南北向快速路行車互不影響的預期目標。
(洛報融媒記者 李東慧 通訊員 謝勝利 韓名利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