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學良親弟弟,新中國少將,幫主席拿下東北,晚年卻含恨離世

2019-09-12     徽臉大講堂

近代史上,張學良之名無人不知。其實,在張家還有另一位傳奇的四公子——張學思。

6歲當姑爺,15歲大罵兄長張學良,不到40歲就是上將,並創建了人民海軍,幫助主席拿下東北,卻於1970年5月29日在林彪、「四人幫」迫害下含恨病逝。

今天,小徽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傳奇的共和國將軍。


痛罵兄長,他加入共產黨

對於年少的張學思而言,父親是個傳奇英雄。不想,母親許氏卻教導他:「權勢和富貴不是好東西,你們長大要自立,好好念書做學問,不要靠張家的勢力吃飯!」

在母親的支持下,8歲的張學思進入省立第四小學讀書,打破了大帥府「不入學堂」的禁律。

張學思12歲時,父親張作霖被日本帝國主義謀害,兄長張學良繼位,並在東北進行了學習歐美、旨在反日的改革。可惜,改革不過曇花一現。

好在,進入中學的張學思在好友王金竟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師王西征。

在王西征的影響下,張學思走上了一條追求真理的進步道路。1931年,他毅然離開了大帥府,前往北平求學。


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三省淪陷,消息傳出,舉國震驚。

國讎家恨,讓正在北平讀書的張學思痛心疾首,並多次參與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

由於兄長張學良的「不抵抗主義」,張學思被同學們在襯衣上寫下「不抵抗將軍之弟」7個大字。

羞辱難忍,張學思直接找到了張學良,大罵他的不抵抗,大罵他丟棄了東三省。

抗戰的烽火很快燃遍了全國,張學良不惜發動「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

為此,張學良被終身拘禁。

了解兄長的處境後,張學思不惜千方百計為張學良奔走,最終在趙四小姐的掩護下,他見到了被特務看守的兄長。

兄弟倆進行了一場無聲的談話,張學良告訴他:「多看進步書,回東北軍去,依靠共產黨,將抗戰進行到底。」

誰料,這一別,竟成了兄弟倆最後一次見面。


張學思與毛澤東

1938年4月,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張學思被派往香港待命。在香港,張學思與八路軍駐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廖還將自己珍愛的一本《論持久戰》贈送給他。

讀完《論持久戰》,張學思對毛澤東十分敬仰,感慨說:「毛澤東真偉大,我很想去延安見見他啊!」

此時,張學思全家為了躲避戰火,都辦好了出國手續。為此,張母不惜來到上海勸說張學思去美國。

但張學思卻拒絕了,他要留下與祖國共存亡。

看著在機窗外伶俜而立的老母,張學思暗暗流下了淚水。

10月,在周恩來的親自安排下,張學思從武漢經西安抵達延安。在楊家嶺,他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

毛澤東問道:「你就是張學良的弟弟吧?」

張學思回答:「是的,我是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現在改名叫張肪。」

毛澤東讚許地點點頭說:「你能來延安,不簡單嘍!」說著,還親切地端詳著張學思那清秀的面孔問道:「你二十幾歲啦?」

「報告主席,我已經22歲了。」張學思答道。

「你還是個娃子嘛!」毛澤東慈祥地笑了,問道:「你感覺怎麼樣啊?能過得了這裡的生活關嗎?要不要錢花?」

張學思的臉唰地一下紅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焦急地說:「主席,您可別把我當成小孩子呀!」

毛澤東爽朗地大笑起來,他親切地對張學思說:「你是少爺公子出身,過去的生活條件那麼好,初到延安來,我擔心你生活受不了喲!」

毛主席的親切關懷,讓張學思十分溫暖,他爽快地回答:「主席,我能受得了。好多同志都是這麼過的,過得很愉快,他們都行,我也能行!」

「延安雖然艱苦些,但我覺得這裡的生活比什麼地方都好。」

「在家裡,衣食住行是都很優越,但那個家庭,只有享樂的自由,沒有革命的自由。我像被關在籠子裡一樣,再好的東西吃著也不香。我要革命,要抗日!延安就是最好的大學。」

張學思一番話,讓毛澤東十分高興,連連誇讚「講得好,講得好嘍!」一邊夸,一邊還鼓勵他要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將來為中國革命作出更多的貢獻。


在主席的鼓勵下,張學思很快在馬列學院畢業,並擔任抗大三分校東干隊(隊長。

1940年9月14日,他告別延安,奔赴晉察冀敵後抗日戰場,並擔任冀中軍區參謀處長。

在戰場上,張學思不顧自身安危,時常親臨前線指揮,他勇敢機智,對戰局分析準確無誤,被戰友們稱讚道:少年英俊,有勇有謀,前途不可限量。

1942年,在日軍的大掃蕩下,張學思率部大膽利用日軍空隙,多次巧妙的跳出日軍合擊圈,安全轉移。

在抗日鬥爭最艱苦、最殘酷的冀中平原,張學思與戰士們一起,經受了戰火鍛鍊和生死考驗,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指揮才幹,成為呂正操司令員最得力的助手。


組建人民海軍,擔任海軍參謀長

1949年年初,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人民海軍。

創建人民海軍,首要任務是培養海軍幹部。周恩來建議,由張學思負責這項工作。4月,張學思赴北平中央組織部報到,領受創建人民海軍學校的任務。

不久,張學思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海軍代表的身份,出席「全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會議上,張學思宣布:中國人民海軍以一個幼年的資格,列入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列。……我們一定在實際行動中貫徹毛主席、朱總司令的號召,為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人民海軍而奮鬥。

會後,毛主席鼓勵他說:「你干海軍好哇!中國的領海需要海軍來保衛,沿海的島嶼也需要海軍去解放。好好乾吧!」

從此,張學思一心一意投入到創建人民海軍的神聖事業之中。


他奔波於瀋陽、安東(今丹東)、大連、葫蘆島之間,組織力量做打撈重慶號的準備工作。1950年2月,大連海校正式開學。

1951年初夏。周恩來和鄧穎超乘大連海校炮艇,巡視大連海灣。周恩來高興地表揚張學思說:「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你不僅辦起了海軍學校,而且已學會親自操船,能帶領學員海上實習,乾得很好嘛!」

張學思謙虛地說:「我對海軍業務還不熟悉,有許多東西自己不懂。」

周恩來微笑著勉勵他:「知難而進,邊干邊學。」

1953年3月,張學思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帶職赴朝鮮戰場見習。

1954年年底,為鞏固海防,中央軍委命令華東軍區部隊攻占一江山島。這是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諸兵種首次聯合渡海登陸作戰。張學思作為海軍方面負責人被派往聯合指揮部,協助浙東前線指揮部司令員張愛萍指揮這場戰鬥。

11月14日凌晨,我雷達觀測站發現蔣軍太平號護衛艦目標,張學思親臨岸上指揮所指揮。

我魚雷快艇奉命出擊,在夜幕掩護下占領最佳攻擊陣位,在太平號尚未察時。「轟」的一聲巨響,我魚雷已命中艦艏,國民黨那艘1400多噸的護衛艦葬身海底。這是人民海軍史上第一次由魚雷快艇擊沉敵艦。

1961年3月,張學思升任海軍司令部參謀長。


被林彪迫害,他含恨離世

在海軍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時,林彪卻突然發難,批評海軍沒有把「四個第一」擺在第一,而是變成了「四個第二」,對海軍工作予以全盤否定。並派親信李作鵬等人到海軍,拉幫結夥,擴充勢力。

為了樹立林彪在海軍中的地位,李作鵬一夥對海軍建軍以來的各項工作進行全面否定,如「不突出政治」,「技術第一」,「單純軍事觀點」,等等。

眼看著海軍主要領導同志被人汙衊攻擊,張學思憤然不平地說:「海軍是在毛主席親切關懷下成長起來的,成績是主要的。他們把海軍的工作說得一團漆黑,太不像話了!」

1966年,林彪變本加厲,要奪取海軍領導權。在林彪的打壓下,張學思不惜公然揭露林彪集團的奪權活動。


張學思的行為,讓林彪集團懷恨在心,文革一開始,就加緊了對張學思的迫害,還羅織了他兩條「罪狀」:

一是張學思在東北工作時,與彭真、林楓等關係很好,來海軍後又忠實地執行了資產階級軍事路線;

二是張學思有特嫌。

不久,林彪集團借著「開緊急會議」為名,將張學思從家裡騙到海軍第一招待所,並將其非法抓捕。

抓了張學思不算,林彪集團還妄想通過張學思身上的莫須有罪名,來誣陷和攻擊周總理。

在陰暗的牢房中,張學思忍受著精神和肉體的痛苦折磨,堅持不說假話,不出假證。

並立下誓言:為了案徇情編造事與實違,願身殉共產主義萬死如歸。」

從此,他受到了更殘酷的摧殘,1970年2月18日晚,張學思被緊急送進醫院,醫生診斷為全身血行播散性結核,肺原性心臟病,重度營養不良。

周恩來得到消息後,指示立即搶救。

無奈,張學思已病入膏肓。

5月29日,他含恨離世,享年54歲。臨終前,憤然疾書「惡魔纏身」4個大字,表達他對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深仇大恨。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國出逃,林彪反革命集團垮台了!張學思夫人謝雪萍心潮難平,她決心向毛主席上書,為丈夫鳴冤!

1972年4月30日夜,毛澤東讀了這封信,留下眼淚,當即批示:送葉劍英同志閱處。


1975年4月8日,海軍召開了為張學思同志平反、恢復名譽大會,19日,張學思的骨灰被移入八寶山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LGCN20BJleJMoPMBH35.html







挨罵的李嘉誠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