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菜的影響,在早期周邊國家都受中國菜的影響,像日本菜和韓國菜都能看到中國菜的影子。現如今中國菜的影響更為廣泛,在世界各地都有中餐廳的存在,很多食物成為西方人喜歡的菜肴。
關於中國菜的影響就有外國人疑惑到:我聽到很多中國人說日本料理在根源上屬於中國菜,這是真的嗎?如果是,那麼為什麼日本菜比中國菜更精緻?顯然這位老外在質疑早期中國菜的影響力,其實我們對日本的影響不僅在於食物,還在於文化,包括早期的文字,建築等等。
在食物方面,日本人吃飯用的碗筷、米飯、麵條都有中國菜的影子,這是因為在早期他們從我們身邊學去的,那時候沒有文化剽竊一說。並且對早期對中國人來說,這些地方都是蠻夷之地,在文化上沒有可借鑑的東西。
在之後日本料理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特色,這是任何飲食文化都必須做的事情。因為飲食需要因地制宜,環境氣候控制當地的食物資源。日本由於占地面積小,又臨海,所以料理以海鮮為主同時由於自身耕種條件差,習俗信仰等關係料理多為生吃或簡單處理。所以一些日本料理看起來和中國菜完全不相關。
那麼日本菜真的比中國菜更加精緻了嗎?顯然這位老外是一廂情願認為中國菜沒有日本料理精緻了。首先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沒有接觸過傳統中國菜,而是吃美式中國菜,比如炒雜碎、幸運餅乾、左宗棠雞這樣的食物。這些食物像炒雜碎和幸運餅乾甚至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左宗棠雞這種酸甜食物是為了迎合他們口味而誕生的食物。
在傳統中國菜里我們有很多精緻的食物,像我們的食物雕刻、點心等等,就連我們最簡單的炒菜,經過細緻的裝盤都能散發迷人的魅力。
對於一些精緻的西方菜或者日本料理,他們精緻的原因在於食物裝盤(擺盤)而對我們來說這屬於華而不實的範疇,好看顯然沒有好吃重要。日本料理精緻的原因也在於食物和餐盤面積,食物越少放在餐盤上就更加美觀,這點和西餐類似。
實際上精緻的中國菜很多老外也接觸不了,或者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文化理解,就像米其林為什麼在中國不受歡迎的原因就在於,他們依然用西餐那一套標準點評中國菜,殊不知中國菜早就超越了他們的文化範疇。
所以我們再看這條老外的疑問:日本料理根源上屬於中國菜?為什麼它比中國菜更精緻?中國菜對日本料理的影響巨大,並且日本料理髮展出自己一套的飲食文化,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因為食物需要因地制宜。精緻的中國菜大量存在,一些老外接觸不到,一些老外因為文化差異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