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食用菌產業園菇香漸濃、松桃生態茶種植基地嫩芽崛起、碧江500畝蔬菜壩區綠意盎然.....
正值一年春好時,銅仁按下春耕生產鍵,農業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今年以來,全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目標,緊抓春季農業產業生產,積極引導企業、基地和農戶,聚焦生態茶、蔬果、食用菌等農業產業生產,掀起春耕熱潮,農業產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強化調度指導,暢通發展路徑
一年之計在於春,夯實春耕基礎,待到秋時又豐收。為確保全市農業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市緊抓農業生產調度工作,全面暢通產業發展路徑。
今年2月,全市成立了市、縣兩級農產品調度辦公室,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為各地和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在推進農村產業革命、農產品物流運輸、銷售,春耕備耕及農藥、肥料、種子、種苗、飼草飼料等方面提供便利。
為保障春耕生產,全市迅速成立了14個工作組,實地深入各壩區、產業基地,開展春耕備耕、病蟲防控、幼苗培育、春茶採收等各項農業產業生產技術指導,全方位護航產業發展,增強發展底氣。
與此同時,我市圍繞蔬菜、食用菌、生態茶、生豬、中藥材、生態漁業、家禽等11個重點產業,積極制定出台專項工作方案,超前謀劃、科學施策,全力助推產業發展。
穩抓壩區建設,助推產業發展
抓春耕、促生產,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找准發展路徑是關鍵。
今年以來,我市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聚焦「六大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推進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緊抓壩區產業發展。
全市持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推廣適宜500畝以上壩區規模的區域性、標準化、優質高效、可持續、可複製的技術模式,全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如今,現代化溫室大棚、標準化培育種植,已經成為助推銅仁農業產業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年,全市預計將新增引進和培育參與壩區生產經營的優強新型經營主體30家以上,同時緊扣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目標,全年力爭調減低效玉米種植面積22.5萬畝,實現500畝以上壩區低效玉米「零種植」,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群眾增收,惠及發展紅利
增強農業產業發展活力,說到底就是將更多的土地發展紅利惠及群眾,以產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
走進銅仁各壩區、種植基地,地里田間彎腰勞作的群眾,舉手投足間,滿眼笑意。農業產業的提速發展,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實現其家門口就業的美好願景。
今年以來,為促進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就近就業,我市積極出台《「留雁行動」鼓勵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就近就地就業創業工作方案》、《關於引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就近就業創業的措施》等相關文件,圍繞生態茶、中藥材、生態畜牧、蔬果、食用菌、油茶等「六大主導產業」以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實施「留雁行動」,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就近就業創業,一批閒置在家的群眾,通過參與農業產業發展實現增收。
與此同時,全市因地施策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搭建連接產業發展與農戶增收的橋樑,將更多的產業發展紅利惠及群眾,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記者 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