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白菜商的故事告訴你,莊家是如何控制一隻股票的,睡不著時看

2019-08-01     荀海筆記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自行操作,請注意控制倉位和風險自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免費交流學習「主力高控盤戰法」「資金複利解套戰法」等實戰操盤技巧和個股操作策略!

首先我要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大家覺得股市裡面有沒有莊家(主力)?也就是傳說中「隱藏在暗處操縱個股漲跌的黑手」?如果你看到了我的這個提問,給出的答案是「沒有」的話,我認為你不適合炒股,應儘早退出股市。眾所周知,股市嚴格意義上是屬於」零與遊戲」的模型範疇。

把莊家的大資金形容成了風,我覺得這個比喻十分恰當!古語云: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旦這些「風」一樣的大資金「潤物細無聲」的進入了某支股票中,想必其在不遠的將來必將有所斬獲!

既然知曉了股市中確係有莊家真實存在,那麼跟著莊家走就成為了我們明確的穩定獲利目標,而大部分投資者也是如此這般趨之若鶩的。但是如何跟莊?怎麼跟莊?跟什麼樣的莊?就成了我們需要樂此不疲日夜鑽研的課題。

好多股民都有這種經歷,明明騎到一匹大黑馬,但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就被掀落馬下,其後看到飆升後不是懊惱不已就是捨命追高,這其中有股民自身的原因,但更多是因為莊狡猾的操盤手法,洗盤就是屢試不爽的股林秘籍,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淺出的分析一下主力洗盤的方法。

股民是很現實的,介入股市的惟一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買股票時買漲不買跌,喜歡收陽線的個股而拋棄收陰線的個股。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才有了洗盤。洗盤的主要目的在於墊高其他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成本,把跟風短線客趕下馬,以減少進一步拉升股價的壓力。正如江恩理論所說,不管是什麼牛股,在上升的過程中,總有調整之時。莊家不是財神,不會讓自己的控盤個股盲目上升,讓中小散戶大賺一把,因此,他們經常會使用這種巨量陰線的洗盤妙計。這種洗盤妙計主要是以兇狠的方式向下砸盤,做出破位下滑的K線組合,令技術指標不斷惡化,讓人覺得後市無戲,產生逃跑之意。

有人說股票投資是莊家與散戶的博弈,也有人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錯,這種形象的比喻貼切的說明了現狀。莊家大戶投資股票是為了利益,散戶更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散戶最好的賺錢方法就是跟隨莊家,然而莊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前方的道路上布滿了陷阱,等待我們散戶的是滿路的荊棘。

孔德之容, 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 以閱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 以此。

主力莊家的資金儘管模樣龐大,但仍要遵循炒股之道。主力莊家的炒股之道,更加迷離飄忽。

但再怎麼迷離飄忽,裡面總要表露出一些跡象;

再怎麼迷離飄忽,裡面也一定有可見之物可以分析。

他們的炒股之道更加深遠暗昧,包含著更精深的本質。

這種精深的本質也是真實的,可以察驗的。

從股市成立之日起,主力莊家的炒股之道就一直存在著,認識他們的炒股之道,才能認識自己的炒股之道。


看一段白菜商運作的「四部曲」,相信各位會對莊家有新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冬天白菜到處都有,價格低廉,那麼白菜商怎樣賺到大錢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白菜商怎樣用價格低廉的白菜賺錢的吧!

1.籌劃

首 先,搞清貨源調查。白菜商坐一輛車就在城郊菜農中展開了調查,由於前幾年白菜種得多,價格低,菜賤傷農,因此今年白菜種得很少.整個菜鄉白菜的產量不超過 300萬斤。在北方小城市,人口不多,冬天居民的蔬菜主要是蘿蔔和白菜,人均10斤白菜不多。白菜商就盤算如果把這300萬斤白菜給壟斷起來,能賺一筆大 錢。

其次,募集資金。白菜商通過借貸籌集了30萬元錢。1斤白菜均買價為0.10元,300萬斤可以大部分購進。最後,租賃了一些倉庫和運輸車輛並招募一些工作人員。

2.購貨

在 購進白菜之前,白菜商先搞了個新聞發布會。所謂新聞發布會不過是找些報紙、電視台的記者,再加上一些菜農、菜販子,開一個座談會,會前安捧一些人做專門發 言。會議總的精神就是:今年白菜豐收,吸取往年教訓,菜農要低價早賣(會後請到會人員吃飯和發了紀念品)。座談會後市場就颳起了一股小風:白菜今年產量很 大,供大子求,價格要下跌。

進貨,精明的白菜商採取了隱蔽的進貨方式,以低於市場的價格( 0.10元)在產地購進了大量的白菜。為了不暴露行蹤,白天購貨裝車,晚間運進倉庫。不見人歡馬叫,卻見倉庫碼起一座座的白菜小山。這樣大約一個月時間就 購進了200萬斤白菜。菜商一算帳,購進該地白菜總產量的60%以上,基本上壟斷了該地的白菜,下一步就是如何售賣了。

這兩步完成,如果放 在股市裡就是主力莊家操作一隻股票首先要做的,莊家要進莊就要先調研這個上市公司,看看最近有沒有利空,公司業績支持幾年上漲,國家政策對其有無調控和優 惠等。然後主力莊家就要去募集資金,進行建倉,市場中如果有一股力量進行不斷買入,造成求大於供現象,那麼股價就會不斷上漲,主力就無法吸到便宜籌碼,所 以主力就要利用媒體優勢,什麼樣利空,籌碼交出來,成本的籌碼,如網站、股評、記者等宣傳優勢,向外界宣布這個公司遭遇主力莊家也順勢將打壓股價,讓立場 不堅定的投資者全部把這樣主力莊家可以不用支付拉高費用,就可得到低於要建倉完成第一步的建倉。

3.售賣

兵馬未動,糧草先 行。為了使白菜順利銷售,白菜商做了一些專門宣傳。請些人說這些白菜的好處:另外再請菜販子宣傳:由於天寒,今年白菜不是增產是減產,外地白菜進不來:請 「道聽途說」宦傳今年該地區要上一個大電站,要進來一萬多人,蔬菜肯定要漲價,當然這些宣傳是有償服務的。前期售賣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 平穩階段,白菜初上市定價為0.15元/斤,並且三天一漲價,在上漲到0.18元/斤時,市場和白菜突然多起來,白菜商派人調查,結果是一些小商販少量的 儲藏的白菜和菜農自產的白菜,湧入量不大。白菜商果斷決定轉入第二階段,壓價收購,把白菜的價格壓到0.15元/斤,並大量收購白菜。這樣又購進了近50 萬斤白菜,市場上小菜販的白菜不多了。第三階段,受挫,天有不測風雲。在白菜商收拾了小菜販以後,再次把價格提高到0.2元/斤時,突然一天市場上進來了 十多車白菜,也就是說十多丙斤。據調查是周圍縣區菜販看這裡白菜貴便湧進來了。這可給了白菜商一悶棍,他無能力再把這些白菜吃進,如果降價賣,損失利潤, 只能按兵不動,坐等良機。

這裡講的就是股市中主力莊家在操盤中經常運用的手法,其本質和白菜商的意思是一樣的,莊家在不斷地給前期套牢籌碼 解套過程中,就會出現前面白菜商在出售白菜中出現的問題,會有不斷的跟風盤湧進,如果數量少,莊家就會忍受,當跟進數量大於莊家忍耐度的時候,莊家就會動 用洗盤。

4.出貨

在沉悶中我們渡過了二十幾天,而菜市場上由於突然湧進了十多萬斤白菜,因此價格大跌,那些長途搬運的小販們 損兵折將狼狽逃竄。一天早上,白菜商一進門就大聲說:「有救了,天助我也。」問其原因,原來「道聽途說」的上大項目成為事實,白菜商把上級的批准檔都複印 來了。面對多雲轉晴的局面白菜商採取了三條措施:第一條,再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公布上項目的真相。第二條,設銷售點和安排一些人去銷售點搶購白菜,進行自 拉自唱,製造搶購氣氛。第三條,白菜價格提高到0.3元/斤。

這些招還真靈,銷售點門前排起了長龍,不幾天小城就掀起了搶購白菜的旋風,十 幾天內幾百萬斤白菜銷售已空。一算帳,凈賺利潤20萬元。這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化白菜為人參的戲法,普普通通的白菜賺了20萬元,你看清楚其中的玄機了 嗎?這裡就是股市中莊家兌現籌碼最好的例證,當股價運行到高位的時候,該股的題材和利好就會頻頻出現,引起跟風盤關注,莊家完成最後的操盤工作。

在市場裡壟斷是商人,在股市裡壟斷就是莊家。商人和莊家在本質上是有共同之處的,就是把資金投入市場變為資本,用資本去獲取最大利潤。經濟學的經典作家說 過:當資本獲取的利潤超過了30%的時候,他會不顧一切的去獲取。因此就產生了莊家的種種手法,但是莊家再神秘他也是人,而不是神,他的一切行為也是難以 逃脫人世間的常理。莊家行為的四規律

通過「白菜生意」我們分析商人(股市莊家)的行為,可挖掘出其四條規律。

1.壟斷——控股為第一規律,白菜商為了操縱白菜的價格,壟斷了白菜的數量:而莊家需要對某隻股票控盤,才能操縱價格拓展出利潤空間。

2.賤買貴賣——低吸高拋是第二規律,為了獲得最大利潤,商人總是把買價壓得最低而把賣價抬得最高,這樣形成的利潤空間會最大。股市的莊家也是如此,所有進駐股票的長莊家無一不是尋找股票的底部進駐。

3.喇叭加皮鞭是第三規律,這是商人和莊家常用的兩種手段。喇叭就是宣傳,利用宣傳(某些方面是欺騙)製造壓價和拉高價格的**氛圍,為其操縱市場價格服務。「皮鞭」就是利益**,利用價格漲跌來牽著散戶的鼻子走。

4. 利潤最大化是第四規律,無論是商人還是莊家他們的目的都是在市場上追逐利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會使利潤最大化,尤其是股市裡的莊家,如果條件許可一 般情況下他們會使利潤翻番。這是因為,計算利潤要除去費用,通常情況下費用有這些:借貸資金的費用為l0%;宣傳廣告費用為10%;交易費用(如對倒)為 10%;辦公費用為10%。如果股價拉升50%,莊家才得10%的利潤,他們是不甘心的,只有價格翻一倍,他們才會獲得50%~60%的利潤。因此,莊家 為了獲得最大利潤往往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不惜違犯股市的遊戲規則。


恐懼讓你成為莊家的俘虜

有一位股票市場投資大師這樣描述下跌行情:「先是一隻動物受驚嚇,感到恐懼,開始奔跑,接著其它動物跟著跑動,到最後整群動物向一個方向飛奔。」當你買到股票出現下跌,而且非常恐懼,肯定它還會下跌!實際上,許多暴跌皆因投資者心理因素造成,也許並不是上市公司業績發生本質的變化而導致了下跌。相反,行情暴漲有時也不是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增長,也許是人們牛眼看市,人心思漲造成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非理性形成的共振作用導致的結果,又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

無論什麼原因,往往機會是跌出來的,危險是漲出來的!當你發現手中的股票圖形走好,覺得股市掙錢非常容易,實際上最可怕的時候很快就要到來。這時你對自己滿意,也就是骨子裡已經開始嘲笑別人。事實上,任何事情,當你開始嘲笑別人那樣做非常笨時,過不了多久,你自己必然也會那樣笨。如我們炒股,當與別人談論股票時,甲股民講,後悔死了,買了一隻股票掙了一倍的利潤沒賣出,現在反而被套了一半。你往往心裡會認為他為什麼那麼笨,不懂得掙了那麼多錢賣出。而你過了一些時候,買了一隻股票上漲了許多不僅沒賣出,反而比他還笨,等過了一些時候,當你賣出這隻股票時,反而是歷史最低點。

因此,股市永遠是「後悔」的世界,本應該最高點賣出,但實際沒有賣出去。為什麼?因骨子裡的貪婪性認為它還會上漲。

莊家最怕你不貪婪、不恐懼,因為過度的貪婪和恐懼是莊家戰勝你的武器。

在莊家讓你感到恐懼時,你若真的產生了恐懼感,實際莊家的力量已經對你起到不利作用。反之,你心態平和,先讓他們去廝殺,莊家總有累趴下的時候,到那時,你雖然是弱小的代表,但也可毫不費力地戰勝它,成為真正的主角。

我們常常會陷入某種擺脫不掉的窘境,你看好並買進一隻股票,希望它馬上飛漲,可是它卻往往不會上漲,並且長期橫盤,甚至下跌,然後擊穿你的止損位,而當你按計劃止損時,它卻又會馬上飛漲。碰到這種事,我們會說,下次等它回調再買入吧。當你又發現目標的時候,你會對自己說再等等,它可能會回調。於是你等著,可它卻牛氣十足拒絕回調,於是你又一次感到失落,如此反覆多次,你的信心開始動搖。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技術水平太差,於是你拚命地學習,結果是使自己原本不多的資金又少了許多,當你學習到了新的交易技巧時,你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之前的操作技巧太差了。於是你又信心十足地回到市場,可是好景不長,你又一次被套牢,此時莊家不僅套牢你,而且還會充分利用市場上大眾的恐懼心理在這麼低的價位逼迫你交出廉價的籌碼。你20元買入,下跌到15元你賣不賣,再跌到10元你還不賣、8元、6元……此時你真正地感覺到了「地獄」般的痛苦,而且,當人在恐懼的時候,又往往會變得非常愚笨,這時你一定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股市如人生,只有經歷震盪才能走向平和,炒股只有經歷盈虧才能步入成熟。

實際上,當市場本身出現過度恐懼的時候,正是賺錢機會到來的黃金時候。你本來手握著一隻大牛股,但由於市場上不斷的折磨或恐嚇使你始終生存在迷茫中,明明手中持有的股票能得到可觀的收益,卻又在最低位拱手相讓。相反,在股價處於高位時,莊家又會充分調動市場人士的貪婪心理,打開他們的想像空間。

選股票好比馴馬,當你一旦騎上它,開始的時候是不會聽你話的,它一路狂跑,忽快忽慢,時上時下,折騰得你非常沮喪時方可罷休。但你只要不為之所動,它便不攻自破,當你要割肉賣出或沒有賺到錢準備更換又一熱點股票時,請你再等上三天,只要你能靜心,一切干擾你的因素往往又會煙消雲散。


養之覆之——養股與賣股

道生之,德奮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投資者要運用炒股之道買入股票,用理性投資理念養股,股市運行會使它呈現各種形態,大勢來臨必然促其成功。所以,投資股市不能不遵從炒股之道,不能不以理性投資理念為貴。

炒股之道之所以受尊崇,理性投資理念之所以珍貴,就在於它不受非理性干涉,順乎自然。

故而,炒股之道可以挖掘能夠上漲的股票,理性投資理念可以使投資者堅定持有股票,股票上漲能夠捂住,頂部可以收穫,養股和一路持有,一旦獲大利便不再持有,持有時也不懼怕,剛上漲時也不急於清倉,這就是很深奧的理性投資理念。

買股也需要養股嗎?回答是肯定的。投資者常說的「主動買套」,其實就是養股的策略。

為什麼需要養股?為什麼有時需要「主動買套」?這裡面有很深奧的理性投資理念。

從理論上說,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是股票經過底部充分的盤整後,開始放量啟動的時刻。因為此時買人股票的資金使用效率最高。然面,在實際操作中,這種境界往往難以達到。其主要原因是,主力經過底部的充分吸籌後,一旦決定拉升,往往是用巨單將上檔的籌碼一舉吃空,其勢頭往往迅雷不及掩耳,甚至拉升過程極可能以連續的漲停方式表現,使一般投資者根本沒有機會跟莊。等投資者播然醒悟時,股價早已高掛,不知是不是敢跟。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尤其對於廣大中小散戶而言,為了能騎上黑馬,就不得不預先買入,即使被套也再所不惜,就當是養馬的飼料好了。

養股最好選擇那些極端超跌的優質股票。這類股票由於投資價值巨大,雖然在股市低迷時股價嚴重超跌,但其股價終究是要回到其價值之上的。所以一旦選定時,就要在其成交極其低迷時買入,即使暫時仍有小幅下挫,也要堅決養馬,以待主力前來找馬。

養股不同於無原則地做死多頭。死多頭是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抱股不放,也不管所抱股票質地如何。而養股重在選擇股票的質地,在底部時事先埋入,以待其價值的發現和回歸。

養股有助於投資者樹立持股不懼的信心。事實表明,投資者在底部選定股票買入後,經過一段時間跟隨股價的震盪整理,有助於投資者了解和掌握該股的基本特徵和走勢:如成交量如何變化、震幅多大、主力的性格和操作手法等,了解和掌握這些特徵後,投資者在賣股時就有了可資借鑑的經驗,常常能做足行情,賣個好價錢。相反,那些短線參與的投資者,由於操作心態浮躁、對該股股性不了解,獲小利即拋的思想,常常不能做足行情。

因此,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既然跟莊不易,對那些優質的超跌股,採取養股——賣股的策略,也是可取的。

投資者選擇養股的股票時,要對該上市公司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其行業屬性及經營發展情況,以便樹立信心。一旦認為該股股價遠遠地低於其實際價值中樞,就可以果斷地採取養股的策略。


治大國若烹小鮮——時機的把握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操作再大的資金,也要像炒小魚那樣要把握時機。

運用炒股之道於股市,連鬼怪也起不了作用。並不是那些鬼怪的招數不靈了,而是它起的作用無法傷害自己。並不是它的作用不能傷害股民了,而是炒股高手善於把握時機,規避了它。這樣,鬼怪的股市指數無法傷及自己,所以你就掌握了抓住時機的道理。

炒股,像廚師炒魚一樣。

首先,要掌握好火候,廚師炒魚必須講究火候,爐火要旺,鍋要燒透,油要熬好,否則,魚下鍋後,就容易粘鍋、炒湖,炒出來的魚就不成樣子了。投資者炒股,若時機未到,火候不夠,而急於人市,往往是進一次套一次,套一次虧一次,時機到了,輕鬆人市,就可穩穩獲利。

其次,要善於保存自己。廚師在火候不到時,鮮魚並不急於下鍋;當魚煎熟再炒就要過頭時,急速起鍋,這兩種情況都是保存自己,不然將帶來損失。投資者炒股時要注意:時機未到,堅決保存自己,決不輕易人市;熊市已臨,即使虧損,也要趕緊撤出,保存有生力量;牛市已走得差不多或自己獲利很豐厚了,也要堅決撤離,保存了戰果就是保存了自己。

再次,要力戒猶豫。優秀的廚師將魚下鍋和起鍋,都是毫不猶豫的。當斷不斷,反受其害。投資者炒股,也要遵循這一原則。火候到了,堅決人市,毫不猶豫;獲利豐厚了,堅決出貨,毫不猶豫;該退的時候,堅決割肉,毫不猶豫!

所謂股市的「時機」,並不是一個「點」的概念,而是一個「階段」的概念。因為股價走勢是連續的,日復一日,永不停止的。

股價上升趨勢到下跌趨勢,不是幾個小時或一天之內就立即完成的,而是逐漸的緩慢的變化。如將漲勢「反轉」為跌勢的過程來細分,大致可分為三「階段」:漲勢緩和階段、漲勢停止階段、回頭下落階段。廣義來說,這三個階段都可以說是「賣出時機」。不過,究竟哪一階段賣出最恰當,要看投資人的決策而定。

股價從下跌趨勢轉到上升趨勢,也不是幾個小時或一二天之內就能夠實現的,而是緩慢地逐漸抬頭。有時候,從「下跌」到「回升」之間,所拖延的時日,比跌勢本身的期間還拖得長。

如果將股價跌勢轉折到漲勢的過程來加細分,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跌勢緩和階段;跌勢截止階段;回升抬頭階段。這三個階段也都是買進的時機。

股價趨勢由下跌到回升過程的三個階段都是買進的時機,那麼應該在什麼時候買進最恰當呢?也要看投資人的條件及操作心態而定。資金較雄厚的投資人,或者資金分好幾部分操作的投資人,應該視跌勢緩和階段為買進時機,因為這種投資人必須逐段買進,才能買足所需的股票。小額投資者則不妨等股價真正抬頭階段再來追漲,因為小額投資者資金有限,不能做金字塔式向下買進,而且小額投資者容易一次買足。至於最低一點的買進時機,只有讓「市場專家」去獨享了。

「錢財」最主要的一個特性為流動性。昨天,別人腰包里的鈔票,今天跑到你的口袋裡,今天你的口袋裡的鈔票,焉知明天不會落他人的皮包中?

有人說,錢追人,擋也擋不掉;人追錢,碰也碰不到。蓋鈔票之為物,看似具體,其實虛無飄渺,難以捉摸。君不見漫畫筆下的鈔票都是長著翅膀?人天生只有雙足,以雙足來追逐翅膀,豈不累乎?然而,要是抓好時機,卻往往讓你左右逢源。

跟財富距離最接近,同時也跟財富距離最遙遠的地方,要算是股票市場。因此,沉浸於股市的人,最容易發財也最容易蝕財。要是操作正確了,錢財便自動跑來找你,自然財源滾滾,大賺特賺,要是弄錯了,儘管你搞得焦頭爛額,費盡九牛二殼之力,還是徒勞無功,只有眼看著鈔票飛去。

在股市裡逐利,盈虧的分界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時機」兩個字。

只要在股市存在一天,就必然有賺錢的時機存在。相反的,也必然有大虧老本的時機存在。由於股票行情每分每秒都在變動,所以每分每秒都有人賺錢,每分每秒都有人虧本。時機掌握得好的人——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者,鈔票往往環繞著他。時機沒有掌握住的人,只好眼巴巴看著鈔票飛逝。什麼時候有賺錢的時機?答案是時時刻刻都有賺錢的時機。就短期來說,每天「搶帽子」也有人獲利,可見每天都有獲利時機。不過當天可以獲利的最微乎其微的小時機,在股市裡大有所獲者,一般都是大家在悲觀彷徨時,他進場,大家興奮樂觀時,他沾出的那些人。

股票投資老手有句銘言:「選股不如選時」,換句話說,縱然極精於股票的挑選,要是投資的時機不對,也是無利可圖。

投資與划船一樣,「順勢而為」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要是逆著股價趨勢,就常常吃力不討好。比如說,在漲勢市場起動之初做多,自然可望獲利;反之,如果跌勢市場即將形成硬要去力挽狂瀾,獨自撐持大局,不大虧其老本就算萬幸了。

理智的投資原則是:知進退、識時務,不貪得、不躁進。常見有些投資人對於自己手上持股太過自負,卻昧於大勢,因此常搞得焦頭爛額;有些投資人則過分謹慎,甚至退縮,行情已經往上走了,卻硬要去拋壓它,打擊它,以至常被軋空。由此看來,善於研判股市情況,如市場趨勢、時機、景氣與否等(即善於股市分析者),要比善於研判個別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如股票價位是否合理、價值比、本利比等(即股價分析)來得重要。一旦能夠對大勢瞭然於胸,就能夠適時而動,而不致冒昧地作無謂犧牲。所謂「看大勢者賺大錢」。

選擇適當進出時機的基礎,在於對股價趨勢的正確研判。只有研判趨勢正確,所做出的進出決策才能獲利,否則必然得到相反的效果。股市分析之難,即在於此。


在股市中,上漲與下跌一交一 織,痛苦與歡樂一交一 織。但是,有的投資者一旦得不到豐厚的利潤,於是就情緒失落。而情緒一旦失落,那麼廣大的投資者就會很容易產生悲觀以及懼怕的心理,而這些心理就會阻礙投資者的成功腳步。其實,如果廣大的投資者養成了良好的心態,多學習 一些心理分析的知識,就會面對一切的困難。

1.不怕

舉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兩輛自行車在一條小路上迎面而過,此時你若心中越怕則越容易和對方碰撞。股票買賣不外乎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賺,另一種是賠。只要自己的指標出現買點即毫不猶豫地買,出現賣點時,即毫不猶豫地賣。

否則一方面怕虧本,另一方面又嫌賺得太少,又怕獲利回吐。

如果是這樣,一定成不了氣候。還不如把錢存回銀行,要有雖干萬人吾往矣的氣概,漠視群眾的存在,這樣才有希望踏上投資坦途。

2.不悔

看破風塵值千金,把輸贏看成是兵家常事,下決心設立獲利點及停損點,別人怎麼說,都應置之不理,這就是不悔的真正意義。

要想當一個成功的投資人,需要學習 能夠在虧本時,不感到自尊心受到創傷,並且能夠保持情緒穩定。這樣定能踏上成功之路。在贏利時,不驕傲,才志得意滿。在股市中如果一次成功就躊躇滿志,一次失敗就萬念俱灰,這兩者到頭來都是悲劇。

3.不急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同樣在股市中,如果廣大的投資者沒有足夠的耐心,是無法贏得更多的勝利的。但是,在股市中,偏偏有一些投資者總是懼怕自己錯過盈利的機遇,於是就忽視了對股市的分析和預測,盲目的操作。等好不容易的趕上這趟車的時候,但是又遇到了股市的一些大的變化,最後虧損巨大。因此,在股市中,廣大的投資者一定要耐心的炒股,切不可以太過焦急。

大浪淘沙,股海淘金,炒股關鍵是心態。最主要是要有一顆平常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投資也不一定馬上就有回報。如果把股市看成遍地黃金,想一夜之間就賺個盆滿缽滿,這種心態下必然會急功近利,把投資變成了投機,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所以炒股有一顆平常心很重要。有了一顆平常心,就能讓你理性地看待股市的漲與跌,就能讓你在非理性的「羊群效應」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讓你有效地規避風險,也才能讓你有效地化險為「益」。畢竟,在股市中不賠錢就是賺。作為一個小股民,手裡拿的是辛辛苦苦賺來得血汗錢。投資的目的,當然是保本第一,增值第二。所以,進入證券市場,我們要為自己確立一個原則,寧可少賺,安全第一,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牢記「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的名言。

因為有了一顆平常心,才能會更多的認識到股市的風險,從而會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提高自已的水平,才能會更珍惜每一次機會而不是盲目攀比急躁漂浮,才能會認真對付每一次失誤總結經驗而把壞事變成好事,從而會一步一個腳炒好每一隻股票。

每天實盤解析盤中的個股操作機會和板塊異動,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訂閱多年實戰解套經驗、更多牛股策略以及獲取更多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AHmWGwBUcHTFCnfQOc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