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曹操的武藝到底如何,一直是個沒太多人關注的問題。多數人認為曹操的武藝處於不算高也不算低的水平,也有人認為曹操的身材註定了他的武功高不到哪去。但在《三國志》的裴注當中,曹操卻有著堪稱恐怖的武力值。
三國志寫曹操討董時到揚州募兵,但募來的兵卻在龍亢一帶發生叛變,裴注中詳細寫了關於這場叛變的一些細節。在這段記載中,曹操面對叛變的數千士兵大展神威,親手斬殺數十人,嚇得叛亂者落荒而逃,展現出不同尋常的勇猛之風。
曹操
兵謀叛,夜燒太祖帳,太祖手劍殺數十人,餘皆披靡,乃得出營;其不叛者五百餘人。
許多人據此認為曹操武藝非常高,說是三國頂尖猛將也不為過,但如果深入細究,會發現情況沒那麼簡單。在《太平御覽》引《曹操別傳》當中,對於同一件事的記載卻是曹操被叛亂的士兵打得帶傷逃走,靠著一個亭長的收留才得以倖免。
拜操典軍都尉,還譙、沛,士卒共叛,襲擊之。操得脫身亡走,竄平河,亭長舍,稱曹濟南處士。臥養足創八九日,謂亭長曰:"曹濟南雖敗,存亡未可知。公幸能以車牛相送,往還四五日,吾厚報公。"亭長乃以車牛送操,未至譙,數十里騎求操者多,操開帷示之,皆大喜,始悟是操。
於是先前關於曹操武藝高強的記載便有了疑問。這段曹操親手擊殺數十人的記載出自王沈寫的《魏書》,如果把裴注拿來進行細緻研究,會發現《魏書》里有不止一處體現曹操武藝高強的記載。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是以創造大業,文武並施,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
前一條寫曹操遭到朋友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襲擊,其擊殺數人後脫險。這一條記載和其他書籍里寫得並不一致,只有《魏書》里寫的是呂伯奢一家襲擊曹操,而其他書籍則說事實是曹操誤以為呂伯奢一家想要襲擊自己因而錯殺好人。
呂伯奢
至於後一條記載里說曹操曾經在南皮打獵時,一天射殺63頭野雞。這讓我想起了曹丕寫的《典論》,裡面曹丕寫自己19歲時和曹真在鄴城打獵,一天射殺了獐鹿9隻,野兔30隻。
建安十年, 始定冀州,濊貊貢良弓,燕代獻名馬。時歲之暮春,句芒司節,和風扇物,弓燥手柔,草淺獸肥,與族兄子丹,獵於鄴西終日,手獲獐鹿九,雉兔三十。
曹丕似乎也非常熱衷於吹噓自己武藝高強,不但說得自己什麼都會,還樣樣都強無敵,可見曹家有習武和自吹的傳統。
曹丕
予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 ,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 ,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之,精熟。 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 。余與論劍良久,謂言將軍法非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固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芋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 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 ,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剿,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 :「昔陽慶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復,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楯為蔽木戶。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復,每為若神。對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狹路,直決耳。
《魏書》的作者是王沈,曾在曹髦進攻司馬昭時將其出賣,成為司馬昭的親信。《晉書》里稱他寫的《魏書》「多為時諱」,也就是說這本史書對於很多事情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歪曲。
與荀顗、阮籍共撰《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
像前面提到的曹操殺害呂伯奢一家以及帶傷逃跑的事,在《魏書》里就被寫成曹操正當自衛和靠個人武勇退敵。這樣一來,《魏書》所熱衷給曹操塑造的武林高手形象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恐怕得打個問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7dsdW4BMH2_cNUgrO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