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起來時,看見群里說幣安官微被封了。按說起來,一個交易所的微博被炸號了,沒啥大不了。炸號說明在某些方面違反相關規定或者觸動的某些話題,炸就炸唄,沒啥大不了的。
一個簡簡單單的事情,卻讓幣安何一給複雜化。炸號了就是別人的責任,炸號了就是友商用的下三濫手段,炸號了就是水軍……,真是滿腦子的臆想與幻想。
你要說,滿腦子的臆想與幻想,那是因為何技師出身的原因(電視台主持人)也就罷了。問題是還有人類精神專家無法解決的一個病症:被害妄想症。
你想啊,一些自媒體揭露幣安涉嫌詐騙、傳銷,勾結外人收割國內用戶,總是一句:「友商買黑稿」打發吃瓜群眾了。
2018年李笑來的錄音門事件說幣安是騙子交易所。何技師回懟:騙子看誰也像騙子。
按照這個邏輯,是不是買黑稿的看誰也像買黑稿的?是不是僱傭水軍的看誰也像水軍?是不是投訴舉報的看誰也像投訴舉報的?
曾經,很多交易所都一句名言:我們不作惡。喊得最響的只有幣安和b1,b1在這裡不提他了,這裡就說說幣安。
我覺得啊,目前來說監管對數字資產交易、存放、投資、OTC還不夠完善,所以任何一家交易所多多少少的都一些黑歷史也正常。
例如OK的徐護士,火幣的海帶絲,比特兒的大本營,但人家喊口號:我們不作惡喊的不是那麼理直氣壯,更多的時候是在悶頭割韭菜,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天天高喊:「我們不做惡」的交易所本質上就是從背後來做,這樣來形容幣安的這兩口子最恰當不過。
既然不做惡,那為什麼在2017年被日本驅逐?然後到了馬爾他,再然後被馬爾他驅逐?然後到了百慕達,然後還是不受待見?再最後去了烏干達發大姨媽巾?你看看吧,何一這妹子的腦迴路果然清奇。
在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25個月的時間裡,幣安每個國家只平均待6個月,被驅逐的到處流浪,這又是為什麼呢?大家心裡都清楚吧!既然你不作惡、合規、有良心,那為什麼連續4個國家都不待見你呢?如果有1個或者兩個不待見你,可能是他們自身的問題,認知不夠或者思維保守之類的原因。連續4個國家不待見你,是不是人家知道你的底細?
既然你不作惡、合規、有良心,怎麼黑客老盯著你不放呢?去年被盜,今年被入侵,過不幾天要維護,過不幾天又禁止充提,再過幾天又想回滾交易?這就有意思了!在2017年到2019年,排名前50的交易所從未或者很少發生這種破事,怎麼就你幣安事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慢慢品味吧。
幣安被盜這事發生的機率如此頻繁的原因,歸根結底,這兩口子的參與的那點破事別人掌握的一清二楚。
作者:少主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