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減持」的藥明康德為什麼還能上漲?

2019-08-16     每日股市精選

聊一聊本周熱門股藥明康德,推出百億減持後,為什麼藥明康德不跌反漲?

這就要從源頭談起

一、從美股私有化

1.從市值看,私有化回歸A股完全正確

2008年,藥明康德於紐交所上市,2015年又以33億美元的總價從紐交所私有化退市。之後藥明康德「一分為三」,裂變出三家上市企業,分別是新三板的合全藥業、在港交所上市的藥明生物和A股上市的藥明康德。目前合全藥業已從新三板摘牌。藥明康德退市時市值不過200多億元人民幣,而當前藥明生物(992億,8月16號港股收盤)+藥明康德(A股收盤1178億,港股股價77.75,今日歷史新高)整體市值已經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翻了10倍,從市值角度看,當初的私有化完全正確。

私有化,錢哪來的?

從2015年8月初次宣布到2015年12月徹底完成,僅僅花費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2015年退市之時,資本巨頭匯橋資本、高瓴資本、平安集團等就已經參與進來,2016年12月,泰康集團、國壽成達、平安置業等也相繼進場。

前期參與私有化的基金開始退出

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

Summer Bloom Investments (I) Pte. Ltd. 、

嘉世康恆(天津)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ABG-WX Holding (HK) Limited

上海金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平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

HCFII WX(HK)Holdings Limited

其中,上海金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平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兩家為一致行動人,同屬平安集團控制。

這7位股東均是公司上市之前的2016年和2017年通過受讓和增資取得的股份,因而持股成本相對很低,通過當時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這7位股東合計僅出資18.67億元。

二、公司估值高麼

國內 CRO 行業龍頭;(CRO全稱為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中文簡稱合同研究組織,主要包括臨床試驗方案和病例報告表的設計和諮詢,臨床試驗監查工作,數據管理,統計分析以及統計分析報告的撰寫等等,是一種專業要求極高的外包服務。)

目前,CRO行業按照市場份額以及競爭實力可將企業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以QuintilesIMS、Covance、Parexel為代表的具備豐富經驗、擁有全球業務網絡及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能力的跨國龍頭企業;

第二梯隊是以藥明康德、Medpace為代表,在某地區或某些特定業務領域擁有一定市場地位的CRO企業,這些企業通過併購加快產業鏈及全球業務的布局;

第三梯隊的CRO企業大部分從事單一特定業務及相關申報、註冊等法規政策性業務,市場議價能力比較弱。

目前,在中國CRO行業當中,在市場上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上市公司有藥明康德、合全藥業、九州藥業、泰格藥業、昭衍新藥、藥石科技、凱萊英和博騰股份。

對比其他從美股私有化歸來的公司,藥明康德是難得的好股票,還能保持高位,並且港股今日歷史新高。市場已經用腳投票支持公司股價。而當下60倍的市盈動,以及行業龍頭地位,當下估值並不高。

三、百億減持下,公司還有關注價值麼?

分兩個角度看,一是短期,二是中長期價投;

短期資金聚焦在醫藥股,而藥明康德港股已經歷史新高,並且港股股價76元,A股71元,存在共振漲跌關係,並且A股並未大幅溢價與「理性的港股」,短期具備炒作價值。

而從長線角度看,我想換一個角度,從流通股東的角度來看;

一季度報社保跟養老推出前十大流通,從股本來看,應該是清倉減持;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點,以藥明康德的基本面跟行業龍頭地位,社保這些資金應該是長線配置,為什麼在一季度減出,是個風險點。

想參與藥明康德長線投資的,最好等中報公布後,看流通股東能否出現社保養老的身影,如果中報還是沒有,那麼還是靜等藥明康德百億減持完畢再說。

四、百億減持會壓垮公司麼?

我們看圖,在前期的減持環節中,減持以二級市場跟大宗交易為主,說明已經找到接盤方,新一輪百億減持真短期對二級市場影響較小,一是小部分資金通過二級市場交易,二是大宗交易有鎖定期,接盤方想通過二級市場減持,還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所以短期二級市場股價大幅拉升跟接盤資金為了未來二級市場賣出做好空間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2cwm2wBvvf6VcSZO0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