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4+7」?肺癌靶向藥降幅達76%,是真的嗎?

2019-07-16     張富全醫生

談到肺癌,根據國際醫學雜誌《柳葉刀》近期發表的一篇關於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的論文,肺癌居然排到了中國人死亡原因排行榜的第三的位置,這讓很多肺癌患者不寒而慄。

除了肺癌本身的嚴重性以外,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高額的治療費也是壓在他們身上的一座大山。在中國「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對於腫瘤患者來說,他們需要長期治療,不僅心理壓力大,而且經濟負擔也是十分沉重的。這種情況正在被「4+7」政策打破。

什麼是「4+7」政策?

「4+7」帶量採購政策是通過藥品公開招標、集中採購,國家組織以類似於「團購」的方式向藥品供應商購買一定數量的藥品,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採購成本。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以量換價」,當購買的藥品數量足夠多時,採購藥物的成本也就大大降低了。

比如說一個肺癌患者持續使用吉非替尼1年的花費由原來的3萬元降到了只需6564元,再經過醫保報銷後,每盒的費用低至幾十元到二百多元。作為唯一入選的原研肺癌靶向藥,這樣的降幅前所未有。

吉非替尼、培美曲塞等藥價「跳樓式」下降讓原本用不起藥的肺癌患者有藥可用,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抗癌藥降價,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目前參與「4+7」帶量採購政策的城市有4個直轄市和7個副省級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和西安共11個城市,通過帶量採購,25個中選藥品平均降幅52%,有的甚至降幅超過90%!

對於患者而言,得了病,吃不起藥,讓患者苦不堪言,但是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的患者不知道或沒有聽說過「4+7」帶量採購政策。

這裡除了本身城市還沒有參與政策之外,還有就是對於這種大幅降價產生了懷疑。原來2000多元的抗癌藥,現在醫保報下來只要100多,又是進口藥,出於「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敢冒險」,或「便宜沒好貨」的心理,很多用對藥品的療效提出質疑。即使有這樣的政策,但很多患者卻不太願意使用了。

藥品降價,質量過關嗎?

其實,國家在當考慮低價買進藥品時,國家的相關部門就對藥品質量的把控就更加的嚴格了。國家藥品監督局就發文要求加大對中標藥品生產企業的現場檢查力度,要求各省藥監部門對中標藥品生產環節開展全品種覆蓋抽檢。藥品想要被納入「4+7」政策中來,需要經過兩個大關卡,不僅在「入門」時有一致性評價「把關」,還在後續的使用環節守好「安全門」。所以藥品雖然降價了,同時藥品的質量監控更嚴了,患者可以放心使用藥品。

「4+7」帶量採購對患者有哪些好處呢?

1、藥品降價了

此次「4+7」帶量採購中選的藥品有25個品種,平均降同達到了52,有的甚至是降幅達到了96%,所以降價效果十分明顯。

2、藥品安全性和療效更有保障了

此次中選的25種藥品中,原研藥3個,占12%;通過一致性好評價的仿製藥22個,占88%。原研藥是具有全球豐富的臨床使用經驗,安全性和療效有充分的保障;通過一致性好評價的仿製藥的療效也獲得了國家的認可的。

「4+7」帶量採購的藥品都有哪些?

國家集中採購針對哪些藥品呢?下面這張圖可以看清楚。

本次入選 「4+7」的抗腫瘤藥有3種。深受腫瘤疾病困擾的患者都很清楚,腫瘤藥一直以來都是價格比較貴的,這就給患者帶來了經濟負擔。因此抗腫瘤藥入選這個政策可以真正的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除了實行「4+7」政策的城市,其它城市何時才有這個政策呢?

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陳金甫在今年4月中旬召開的國務院政策解讀會上介紹,國家將在總結「4+7」11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及時擴大試點城市。據悉,6月1日起的福建省、7月1日起的河北省都正式跟進了該政策。這些地區的患都都在享受藥品降價的政策了。隨著政策的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全國所有地區終將享受這一好政策帶來的實惠!

您所在的城市是否正在享受「4+7」帶量採購政策呢?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分享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jaD2wBmyVoG_1ZcT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