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從九兒到鞏皇,霸氣的影后不是一天煉成的

2019-06-20     射手座惡魔

人們把女人關閉在廚房裡或者閨房裡,卻驚奇於她的視野有限;人們折斷了她的翅膀,卻哀嘆她不會飛翔。但願人們給她開放未來,她就再也不會被迫待在目前。

——波伏娃

「你長得很像山口百惠。」



「我做我自己。」



緣起九兒,終其一生

於我而言,而今霸氣的鞏皇與往昔青澀的九兒是無法割裂的。鞏俐以《紅高粱》霸道地闖入人們的視野,此後,「紅」似乎就是她的印記。帶著這抹亮色,她一路活的恣意昂揚。



《紅高粱》的紅,粘稠到揮也揮不掉。

開頭就是年輕漂亮、靈氣逼人的九兒那張充滿生命力的、紅潤的臉。

接著,紅蓋頭占滿銀幕。然後,熱烈飽滿的紅轎子、野合時在狂舞的高粱稈上閃爍的陽光、似紅雨般的紅高粱酒、血淋淋的場景,一抹抹紅不斷衝擊視覺。

在這樣充裕的色彩構造中,很容易進入一種對特定造型空間的純粹情緒性體驗。這就是對自然生命的渴望與讚美。

九兒便是這抹紅的濃縮。

一系列的女性禁忌都帶有強烈的對女性的賤視意味,所有的禁忌都是站在父權的立場,以男性本位的視角出發,強加給女性的枷鎖。



女性禁忌的現象本質下是女性地位的反映和女性身份異化下的畸形變異觀念。而從九兒一開始的顛轎、吐轎、掀蓋頭等一系列反抗「禁忌」的行為,便暗含了女性個人意識的覺醒、對生命的禮讚和對集體無意識的反抗。



好似冥冥註定,九兒成就了鞏俐,鞏俐也始終帶著九兒的亮色,披荊斬棘,反抗著固定範式,拒絕做「千千萬萬綿羊中的一隻」。



我,先做自己

鞏俐將最高獎大滿貫收入囊中,又先後擔任三大電影節評委。在事業上,她帶著九兒熱切的生命力和倔性,步步封神。



而在感情上,她並非如此順利。

早年,她付出滿腔熱誠的感情承受著巨大的非議。在那時的社會背景中,這種感情令人咂舌。而首當其中的,就是對女性最刻薄的評價和最惡毒的猜測。但即便如此,她反抗著意識的集體範式,固執且熱烈的愛了這麼多年。



《往事悠悠》似乎是梗在她和張藝謀之間的一根刺,始終提醒著他們這段感情的「不道德」。



人們總是對私人感情的道德方面津津樂道,動輒口誅筆伐,在茶餘飯後拿出來咀嚼,嚼成渣滓也要在口中轉兩圈。而張藝謀對鞏俐的結婚請求也不置可否,甚至在她哥哥與他深談時斷然拒絕。

不知張藝謀出於何種考慮,但鞏俐已傲然抽身而去。

她愛的轟轟烈烈,投入數年,抽身亦果斷,帶著驕傲將自己變得更好。為了使《藝伎》中一場掌摑的戲更加真實,她與章子怡商議真打,一場戲結束,臉上全是指痕。



在導演明確不用專程學習非專業人員不可做到的扇子舞時,她一試就是數月,生生將扇子舞學到專業水平。



「我不覺得一個女孩子有了美貌之後就可以擁有一切。

這是很幼稚的想法。

你自己沒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或自己的能力的話,

我覺得很快這個人會,

怎麼說,會枯萎。」

她在離開張藝謀後,經歷婚姻、婚變、戀愛、分手。但一直不變的,是她對自己的定位。她不是戀人的附屬、不是市場的迎合者。



「我是我自己。」

鞏俐的存在對於廣大女性的意義在於,她向我們展示了另外一種不同於社會傳統對女性要求的生活方式,當一個女人,她成為她自己的時候,她可以活得多麼熱烈、明麗和飽滿。





雖然沒有孩子,但並不妨礙她向自我走去。她可以仍然保持著對生命的熱情和對戀愛的嚮往。五十多歲的她和七十多歲的男友站在一起,仍然是一對壁人。



男人仍然帥氣、有型,象五十多歲有型的大叔,而鞏俐的狀態比很多四十歲的女性都要好得多。

從她身上,可以看到九兒原生的生命力與野性。這抹亮色由九兒、由鞏俐傳遞給千千萬萬女性,彰顯自由,完成對生命的禮讚。

衝破他者的牢籠

張藝謀當時出於何種考慮,不肯答應與鞏俐結婚,我們不得而知。

但從他後來太太的標準來看,他似乎更中意傳統的「以家為本」的妻子。毋庸置疑,陳婷是個稱職的妻子,是個偉大的母親。但除此之外,我們對她一無所知。我無意對她的個人選擇進行評價,但禁不住為她失去了另一種可能性而感到惋惜。



而鞏俐,在事業封神、感情起起伏伏後,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半圓」。她與丈夫讓-米歇爾·雅爾勢均力敵。雙方是彼此的愛人,又是彼此獨立的個體。這種相愛的姿態正是鞏皇衝破「他者」牢籠的最好結果。



在愛人面對承諾顧左右而言他時,她斷然抽身離去,不作惡語,不放下自尊強求,不願丟掉自己的主體地位,淪為愛人的附庸、男性的「他者」。從感情泥淖中抽身,她並未自艾自憐,而是更專注的投身於工作,創造出一部部熒幕經典。

先獨立,而後愛人。

我愛你,所以我先成為我。

當大多數女性仍然在婚姻中,在妻子與母親的雙重身份中,在事業與家庭的壓力下,疲憊不堪的時候,鞏皇的狀態正是給廣大未婚少女們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範本:也許,你的人生根本不必非要和別人一樣。



在這個時代,婚姻和孩子已經不是必需品。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真實意願去選擇,成為自己最終想成為的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uB7A2wBmyVoG_1ZRL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