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錄取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目前,本科一批投檔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在今年高考錄取中,截至目前,能獲得的數據顯示:財經類學校繼續降溫而且集體「跳水」。
當河南考生以575分和527分分別被」兩財一貿「的上海財經大學和對外經貿大學大學錄取時,大家都認為這是一次報考意外;當山東考生以443分的成績,被安徽財經大學錄取時,大家都認為是這個考生太幸運,因為443分正好是山東省的理科本科分數線,也就相當於原來的」三本線「,正常情況下,是幾乎沒有機會上本科的。
財經類專業,一直是文科生最喜愛的熱門專業,因為擺在文科生面前的好專業並不多,文科類財經學校投檔尚且如此,理工類的會怎麼樣呢?
財經類學校在理科的投檔線,只能用一個字形容:慘!幾所財經類名校,在廣東省的投檔分和位次,集體」跳水「,投檔位次下降都在1000名以上,幾所學校都在3000名左右。看來,財經類學校遇冷,並非偶然,主要原因如下:
1、經濟形勢的影響:現在經濟形勢整體上對於學生報考還是有影響的,還記得前些年,銀行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非常高,屬於高收入群體,在找對象時,一般單位的職工都看不上,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銀行員工,開始羨慕其他行業的待遇。至於證券、保險等行業,日子也不好過。
2、財經類學校的專業設置:財經類大學,真正有優勢的只是金融、財政、會計、統計等幾個專業,但是財經類大學的專業設置上,可不只有這些專業,除了這些專業,其他專業真的有能力跟其他綜合樓大學競爭嗎?如果上財經類大學學馬克思主義或者日語,我想這是很多學生不願意的。
所以,從投檔結果看,學生報考志願越來越理性了,不再為了大學的牌子,輕易犧牲自己的專業了。
那麼,財經類學校在一本招生的」遇冷「,會不會影響二本財經學校的分數線?我覺著影響不大,尤其是文科類學校,對於二本學生來說,可選擇的餘地不大,財經類依然是熱門專業,也許一本類財經大學的遇冷,反而會讓更多的二本高分學生報考財經類大學,反而促使二本類財經大學分數繼續上漲,學生報考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