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涼世界裡,修身養性;
在晨鐘暮鼓中,尋找詩和遠方;
在梵音浩蕩中,祈福消災。
五台山,一座可以讓福報得百倍加持的聖地。
7月,迎著夏日的陽光,
在清涼的五台山,尋找詩和遠方;
在文殊菩薩的凈土,為自己和親友增福增慧。
清涼佛國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作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這裡終年香火繚繞、遊客不止。康熙、乾隆5次前往,留下大量詩詞歌賦。這裡更因菩薩顯靈的傳說,吸引著八方客。
《文殊經》上說「若人聞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便有福報,積累功德,超四果聖人」。
去五台山朝拜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登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稱小朝台;一種則是依次登東南西北中五個台頂深度朝拜五方文殊,稱大朝台。小朝台易行,大朝台難得!
深度朝拜五台山五座台頂,頂禮五方文殊,相當於五百年的修行,是一件功德非常大、極為殊勝的事,必定蒙得大智文殊菩薩之不可思議加持力,消減業障、增上福慧、善願圓滿。
對於佛弟子來說,圓滿朝拜五台,不留遺憾,更是一件功德無量、因緣殊勝的事。
朝拜所有靈驗寺廟:全程朝拜菩薩頂、塔院寺、顯通寺、五爺廟、黛螺頂、普濟寺、清涼寺、佛母洞、大朝台文殊寺廟,皆為五台山最著名、香火最鼎盛、香客最多的,也是最靈驗的寺廟,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特設祈福法會:特設祈福法會、供燈祈福、師父開示,為家人祈福消災,祈求平安吉祥,發願往生西方,離苦得樂。
菩薩頂
文殊菩薩居住的寺院,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時的行宮,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和黃教寺院,菩薩頂前一百零八梵宮佛國,瓊樓玉宇。
塔院寺
佛教徒心中的聖跡。僧人與遊客一圈圈繞塔祈福,邊走邊念經或叩頭,邊撫轉經筒,或求俗世的幸福,或求內心的寧靜。
這裡可以感受倉央嘉措那首傳世佳句: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月,我輕轉過所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顯通寺
五台山最大的寺院,於濃郁的佛教氣息中參拜無量殿,共覽文殊菩薩真身顯現的威嚴。9999.5斤的「幽冥鍾」何已差半斤不成萬;文殊殿前神秘用意的「無字碑」;千年古剎顯神韻,特色殿堂通古今,講述不完的歷史和傳說,以無盡的魅力,吸引海內外的香客前來朝拜。
五爺廟
燒香許願最靈驗的寺廟,信徒心中有求必應的象徵,香火常年旺盛。因為五爺愛看戲,故有專門的戲台供還願者請來戲班子給五爺唱戲,著名藝人高曉松,因朝聖五台山,遇到他生命中的菩薩,後親臨五爺廟個人唱戲給五爺還願。
黛螺頂
在通往朝台的1080個台階的大智路上,三步一拜的朝聖者們雙手揚起落下,塵土滿面衣服破舊,他們有最神聖的信仰和最堅強的信念,執著,平和而純凈,感嘆震撼的同時,浮躁不安的心瞬間也平靜下來。
塑佛金身
塑佛金身是一門特殊的心法,是一種心智凈化的過程。很多經文中都有記載,為佛像塑金身有非常大的功德,能讓人消災免難,夜無噩夢,家庭和睦,福壽綿長,永離惡道,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做大福田,得無量勝果。
東台頂—望海寺
在望海寺,俯身向下,朝拜聰明文殊菩薩。轉身,望日出,觀雲海,在天的盡頭看紅日噴薄而出的壯美。感受人和寺浸沈在雲山霧海之中,耳畔傳來的晨鼓聲,驚醒世間客。
北台頂—靈應寺
站在3058米的高處,覽盡北台的驚險地貌,如斗杓,高峻插天。這裡是華北最高峰,也稱「華北屋脊」。走進無垢文殊菩薩的清凈地靈應寺,洗凈內心的塵,颳去外界的擾。
中台—淹教寺
五台山中台翠岩峰,居五台中心,也是四台的發脈之祖,台頂面積最大。《清涼山志》云:「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其山勢酷似一頭挺立的雄獅。淹教寺位於中台翠岩峰峰頂,寺內供奉孺者文殊,寺外石佛林生動有趣。淹教寺名,取意於文殊菩薩在此演教說法,是五個台頂上最大規模的寺院。俯首可靜觀龐大的台懷鎮寺廟群,是佛門聖地中不可錯過的一站。
西台—法雷寺
月墜巔峰、儼若懸鏡的西台頂,矗立著歷經1400多年的法雷寺,內供獅子吼文殊像,法相威武。寓佛法如雷,其聲能震醒眾生,也象徵著文殊菩薩法力無邊。
南台—普濟寺
南台頂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繁花似錦,千巒彌布五彩繽紛,故取名為「錦繡峰」。台頂普濟寺,主供智慧文殊,寺內有年代極為久遠的石佛殿,寺東有一石雕覆蓮瓣塔,塔身高16米,7層,上部為瓶形,青石裹外。沿塔內旋梯上登塔頂,南颱風光盡收眼底,如入仙境,讓人留連忘返。
清涼寺
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文殊菩薩曾於寺院內「清涼石」上講經說法,也因這著名的文殊聖跡「清涼石」而得名。清涼寺亦為順治皇帝出家的寺廟,天下名山名寺如此之多,為何順治帝選擇清涼寺出家修行?不如來寺與佛一遇,一睹真容,乃幸事、乃善緣也!
佛母洞
佛母洞又稱千佛洞,是供奉釋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釋迦牟尼的生身之母,五台山佛母洞與佛教經典所載佛誕生情形十分吻合。內洞的洞壁上,山岩經水溶化,產生許多乳石及石筍,夾有各種色質,猶如人體心肝五臟,洞形又呈葫蘆形狀,後人便稱之為母腹。
世人入洞即為「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出洞即為「佛母重生」,脫胎換骨。朝拜五台山的善信和遊客,絡繹不絕登臨佛母洞,虔誠發心,把入洞出洞示為大因緣,懇請佛母加持,獲得重生,消除業障,福慧雙增。
靜心朝聖五台山,拋開世俗煩擾,用腳去丈量遙遠,用眼去目睹聖潔,你會發現心靈從未有過的澄凈,那感覺恍若隔世,猶如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