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現在的孩子,大家都會嘖嘖稱讚。
他們雖然年紀不大,但已具備多才多藝的能力,有的孩子不但會唱歌、跳舞和繪畫,還能寫詩、彈鋼琴,展示出很多業餘愛好,甚至連成人也自漸形穢。
尤其是他們寫出的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卻用簡單和樸實的語言,表達出內心真摯的情感,從而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
先看一首名為《爺爺》的詩,為大家展現一幅畫面:爺爺牽著孫子打著雨傘,雨水已打濕了大半個肩膀。而孩子卻躲在傘下安然無恙,仿佛所有的風雨都繞開自己,向著爺爺一邊傾斜。
簡短的幾句話,爺爺慈祥的模樣躍然紙上,表達了對爺爺的追憶之情。
有一首《挑媽媽》的小詩別具一格,這是一名年僅8歲的小作者。
她用風趣的語言寫道:「我在天上時,偶然看到媽媽,感覺特別親切,於是下來做你的女兒」。
相信媽媽看到後,別樣的親情油然而生。
還有一首打油詩,分別結合老師從事的科目,對地理、生物和體育等老師做了一番調侃,最後對各科老師來個總結:讓學生沒有自由。
任課老師給出評語:讓我拜你為師吧?
估計已被氣得不輕,但這首詩構思新穎,語言通順,讓人愛恨交加,哭笑不得。
孩子有這些奇思妙想,實屬非常難得。父母應該怎樣對待呢?
多用心,給孩子充足的愛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的情感非常簡單,經常直觀地進行表達。
從孩子所寫的詩歌可以看出,他們對父母和家人有真摯而深情的愛,所以才能寫出這樣充滿情感的詩。
這些詩歌來源於家庭的愛,只有和諧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溫暖的力量,讓他獲得極大的創作靈感,讓他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因此,父母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多的愛,讓他時刻感受溫馨的氛圍,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養成自信開朗、陽光大氣的性格,才會有寫作和表達的願望。
多鼓勵,保護孩子的想像力
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想法,說明其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儘管有的想法很天真,寫出的作品還不成熟,但有這樣的思維已經很不簡單。
所以,父母要對孩子的創作多加鼓勵,千萬不能用成人的思維,或者條條框框來進行約束,甚至打擊他的積極性。
即便寫得不好不滿意,也不能夠輕易地做出否定,否則會影響他靈感的發揮,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創作的熱情和動力,甚至再也不願動筆寫下去。
多引導,給孩子創作提供條件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想法也比較簡單,在創作上容易受到制約,父母能做的事就是給他提供條件,讓他走出家門體驗生活,與外界接觸打開眼界,從而得到源源不斷的靈感,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首先,可以經常陪伴孩子到圖書館看書。
閱讀不僅能讓孩子增加知識面,還能幫助他快速地掌握詞彙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可以在周末或假期,帶孩子外出旅遊和踏青。
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能讓孩子見多識廣,認識更多的新人新事。
既能豐富孩子的閱歷,還能積累更多的知識,一有機會,內在的潛能就會爆發出來。所謂讀萬卷書、走萬里路,這就是一段知識積累的過程。
不過,世界是豐富的,孩子的成長也不會千篇一律。
如果孩子有寫作、繪畫等方面的愛好,父母自然要加以培養,反之,他沒有這樣的愛好也是很正常的,父母千萬不能強迫。
讓孩子順其自然的發展,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一樣是值得驕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