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了我,但她不配做我媽

2020-02-27     創意潮生活

又一個"樊勝美"誕生了。

熱播劇《安家》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也是一個和樊勝美一樣被原生家庭拖累的人。面對如螞蟥般吸她血、逼她給錢的母親,房似錦說"她生了我,但她不配做我媽"。

事實上,大多數有這樣家庭的人,終其一生都擺脫不了陰影。

吸血鬼母親

《安家》熱播,每更新一集都能帶動一個話題。前幾集討論了情懷式賣房、兒媳婦婚前加名等話題,這兩天隨著劇情的推進,原生家庭的話題又被提起。

女主房似錦,賣房達人,能輕鬆賣掉各種奇葩戶型的房子。但面對自己母親的電話,她卻不敢接,因為她知道電話那頭的母親只會跟她要錢。她沒有按時給,母親就跑到她工作的店面來大吵大鬧,威脅要讓全公司的人都看她笑話。

她只能一次次妥協。

但成年人的崩潰,要麼在深夜,要麼在酒後。

酒過三巡,男主徐姑姑問那人是誰,房似錦說"她生了我",徐姑姑說"那就是你媽唄",可房似錦卻脫口而出三個字:她不配。

是啊,一個不關心女兒有沒有錢用,只關心女兒有沒有給自己錢的人,生恩再大,也不配稱之為"母親",典型例子就是《歡樂頌》中天天打電話要錢的樊勝美媽媽。

缺失的親情

每次看到這種有關悲慘原生家庭的電視角色,總有人驚呼:這種事情不可能存在吧!怎麼會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還真不是天底下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有的父母深受重男輕女思想的毒害,潛意識裡把兒子當寶、把女兒當草。尤其是出生在農村的女生,從小就什麼都要讓著弟弟,長大後還要承擔弟弟的學費生活費,甚至還要替弟弟買房子、還房貸;

有的父母天生就親情淡薄,沒有血濃於水的概念,孩子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婚姻的必要產物,而非所謂"愛的結晶"。所以他們會無所顧忌地傷害子女,從不在乎子女難不難過;

有的父母則是把養孩子當成了一種投資,孩子長大了就到了該要回報的時候。初入職場的小美,月薪5000,每月要給家裡打3500,她父母要錢的理由是"供你吃喝上學花了我們那麼多錢,你不得還給我們嗎"。

惡劣的影響

從原生家庭里得不到愛的人,其性格、做事風格、心理健康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都挺好》里的蘇明玉,受夠了母親趙美蘭的重男輕女,不惜與原生家庭決裂遠走高飛。但即使已經如此努力擺脫,但蘇明玉的性格卻越來越像趙美蘭;

他們有些還會產生"受虐"傾向。越是幼時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人,有能力後越是喜歡大包大攬家裡的一切大小事情,以此來證明自己"很有用",用這種相當於"自虐"的方式欺騙自己:我是被需要的;

他們還會對"愛"這件事有極端想法:要麼不相信任何感情,不信任每段戀愛,任由自己被"冰封";要麼極易相信感情,別人稍微示好他們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頭扎進虛幻的愛情里,最後遍體鱗傷。

有的人小時幸福、大時幸運,有的人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治癒童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bUyh3ABjYh_GJGVdZ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