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七八月下大暴雪,全球都是冬天,為什麼會這樣?

2020-10-12     李旭科技

原標題:1816年七八月下大暴雪,全球都是冬天,為什麼會這樣?

冬天很冷,夏天很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都是常識,除非生活在熱帶國家或地區,否則一定是四季分明的。不過,地球偶爾也會有氣候異常的時候,比方說冬天明明應該非常冷,可卻變得氣溫很高;再比方說夏天,明明應該是艷陽高照的七八月,是「熱死人」的天氣,但會發生天降大暴雪的現象。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如果六月下雪,那就證明有「冤情」。那麼,七八月如果下大暴雪的話,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這不過是地球上的氣候異常罷了。當然,這種冬天和夏天顛倒的情況並不是特別常見,在人類歷史上,有記錄的夏天大暴雪天氣,一共發生過2次,分別是在17世紀和19世紀。當時,不僅造成了饑荒,還導致了很多人死亡。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19世紀的夏天下大雪的事件。根據資料顯示,在1816年,原本應該是炎熱夏天的七八月,卻仍沒有一點夏天來到的跡象,而很多原本在3月份就解凍的河流,也仍然凍得嚴嚴實實的。更奇怪的是,很多地方更是天降大雪,而且大暴雪的程度比冬天還要可怕。

同時,氣候也變得非常詭異,很多地方會在一天之內變成冬天或者夏天。比方說前一天還是35攝氏度的高溫,可第二天立刻天降大雪氣溫降到了零下,很多人也因此患病。而更慘的是,在這種氣候異常中,全球很多地方都糧食減產,甚至是顆粒無收。根據統計,光是歐洲地區,在19世紀異常的氣溫變化中就有20萬人活活被餓死。

那麼,為何會突然導致地球從夏季瞬間變為冬季呢?難道是太陽進入休眠期嗎?不過,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當時太陽的運轉都是正常的,這就說明原因一定在地球上。比方說,地球發生了超級火山噴發,導致火山灰升入大氣層之中,遮天蔽日導致了「核冬天」的發生,讓地球進入到一段可怕的小冰期中。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19世紀的時候,有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小行星撞地球是可以引發全球氣候異常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全球氣溫驟降。那麼,導致1816年氣溫異常的原因是什麼呢?最終,科學家們通過調查了大量的資料後,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在前一年也就是1815年,位於印尼的一座火山爆發了,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場火山噴發。當時,火山噴出的物質體積超過了150立方千米,而火山灰將太陽的光給擋住了,所以導致地球的溫度驟降。

於是,原本應該到來的夏天,遲遲沒有抵達地球。科學家表示,如果未來地球再發生類似的大規模火山噴發事件,那麼,地球或許會再次進入到「核冬天」中。不過,人類科技不斷在發展,或許那個時候我們受到的影響不會再像1816年那麼大,你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VswG3UBLq-Ct6CZzi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