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蛋價一路飆升,主產區蛋價從月初的2.31元/斤漲到月末的3.87元/斤,累計漲幅達到67.5%。而同期批發市場雞蛋價格則從3.13元/斤漲到4.17元/斤,累計漲幅也達到33.1%。同期,淘汰蛋價價格漲幅更為明顯,從月初的3.5元/斤漲至6.6元/斤,漲幅達到88.6%。
8月,蛋價再度迎來開門紅,至8月3日,產區雞蛋均價漲至3.99元/斤,高價區已經漲至4.2元/斤。但4日起,行情陡然生變,產區蛋價全面回落,5日蛋價繼續大面積下跌,至6日,主產區蛋價已經回落至3.57元/斤,短短三天,累計跌幅已經超過10%。同時,淘雞價格也同步跳水,從6.6元/斤跌到5.7元/斤,跌幅接近15%。
蛋價為何漲了才一個月,又閃崩了,接下來還會繼續跌嗎?
回顧之前的蛋價走勢,在7月大漲之前,蛋價連續下跌已經有8個月,也就是從去年11月開始,產區蛋價在創出歷史新高5.7元/斤後就開始逐步走低,從今年2月起,開始跌破3元/斤,最低只有2.3元/斤,直到7月下旬,才重新站上3元/斤。這也意味著,此前近半年,蛋雞養殖是持續虧損的,直到最近半個月,養殖才重新進入盈利區間。
上半年的虧損主要原因是去年蛋雞養殖持續的高額利潤,導致市場補欄量大幅增加。據峪口禽業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在產蛋雞月均存欄量達到12.07億隻,而去年同期不過9.73億隻,同比增幅達到24.0%。從農業農村部監測的數據來看,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在產蛋雞存欄量持續上升,雖然從今年5月份開始,在產蛋雞存欄量有所回落,但依然明顯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7月份蛋價上漲,其實在大部分市場人士的預期之內,只是走勢之強有點超預期而已。因為蛋價的走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主要受供應和需求的共同影響,一般而言都是上半年較弱,下半年較強,尤其是7、8月份,高溫天氣導致蛋雞產蛋率下降疊加後期雙節、學校開學等因素對需求的拉動,短期供需有較大變化,往往能推動蛋價走勢較強的階段性上漲態勢。
今年的走勢其實也是如此。此外,今年2月份,受當時新冠疫情的影響,行業的補欄基本停滯,很多地方出現毀苗的情況,對應7、8月份產蛋雞存欄的下降,但這也只是階段性的影響,目前在產蛋雞存欄量依然高於歷史同期水平,雞蛋供應也仍較為充裕。
此外,雖然今年上半年蛋雞養殖處於虧損狀態,但市場補欄積極性下降有限,而且,蛋雞企業註冊量仍在繼續增長。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蛋雞相關企業8.26萬家,今年上半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0.74萬家,二季度新註冊0.45萬家,環比增長55.2%,同比增幅也高達18.4%。
此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去年3季度蛋價、毛雞價格同創歷史新高主要受豬肉供應短期,豬肉替代效果的影響,但隨著生豬市場產能的回升,未來所謂的豬肉替代影響可能會逐步減弱,而禽肉、禽蛋在近一年持續的擴張後產能相對過剩的危機可能也會有所顯現。
當然,從短期來看,蛋價的這一波上漲並沒有走完,7月大漲過後出現調整也是比較正常的。但7月的大漲可能也已經透支部分8月的漲勢,預計調整過後,蛋價仍有望延續上漲,但繼續上漲的空間不會太大,因為產量回落有限,而需求的增長也極可能弱於往年同期。
來源:畜牧大集網、農牧輿情,向原作者致敬!侵權即刪。
相關連結:
現貨冷水潑下, 雞蛋就此熄火?
7月超預期的現貨價格上漲終究沒能持續下去,過快上漲的價格迎來了較大幅度的回落。從價格的同比情況來看,蛋價已經從近四年最高跌至近四年的最低水平。8月第一周,蛋價進入震盪調整階段,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未來沒有上漲的空間,相反,8月中下旬仍有季節性上漲的時間和空間,現貨價格調整之後有望再度回暖,但很明顯的是,上方的價格天花板也越來越低了。
從供給狀況來看,2月份補欄大幅下降之後,3月、4月整體有所恢復,結構性的缺蛋出現邊際改善。前期由粉蛋、小蛋帶動的價格上漲也受到一定抑制。快速上漲的蛋價部分抑制了淘汰節奏,整體淘雞雞齡上移。長遠來看,7月開啟的雞蛋價格上漲又一次帶動了補欄熱情,而產業中大規模廠擴張的腳步還遠未停止,盤面給出的養殖利潤空間有望受到持續壓縮。
從季節性需求和當前所處的時點,我們認為現貨價格仍有上漲的時間和空間。從中秋價格高點的分布來看,留給現貨反彈上行的時間還有約一個月左右。
摘自:CFC農產品研究,作者:魏鑫,向原作者致敬!侵權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Sf213MBLq-Ct6CZXD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