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玉華宮:一個古老的避暑勝地

2019-07-19     申威隆I關中拍客

在陝西省銅川市西北郊的山中,有一座唐代初年的玉華宮遺址。此地氣候宜人,夏有寒泉,地無大暑,乃當時皇帝避暑和療養的行宮。2001年6月25日,這裡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玉華宮與翠微宮、九成宮、華清宮並稱為「唐代四大避暑行宮」。其中,玉華宮的地理位置最靠北,乃關中通往陝北、寧夏和甘肅的交通要道,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武德七年(624),唐高祖李淵在此營建仁智宮。貞觀二十一年(647),唐太宗李世民擴建後改名「玉華宮」。永徽二年(651),唐高宗廢宮改名「玉華寺」。顯慶四年(659)十月,玄奘法師來到玉華寺翻譯佛經,麟德元年(664)圓寂於此。隨後,玉華宮逐漸衰落,經過宋、金、元、明等朝代,最終毀於明末清初的戰亂之中。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者先後多次在這裡進行考古調查與發掘,基本搞清楚了唐代玉華宮的大體分布範圍,發現金剛佛座和石刻佛足印等珍貴的文物。隨後,玉華宮景區拔地而起,成為陝西北線旅遊的一顆明珠。

1、郭玉溝

進入玉華宮景區,沿著玉華河北岸,自東向西行駛,北側出現一個叫做「郭玉溝」的山谷。據說,這裡是玉華宮的東宮遺址,曾經在谷口發現唐代哨崗「松樹台」,以及當時的建築材料和精美的陶瓷器等。

順著平坦的公路,向山谷里行駛大約700米,再經過1000多米狹窄的山路,最終到達郭玉溝的盡頭,石壁上出現密集的洞窟,氣勢宏大,地勢險要。

這裡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動植物種類豐富, 號稱「天然動植物基因庫」。同時,碧溪清泉,曲徑飛瀑,巨石傲立,在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便於開展健康休閒、林海探險、科普教學等旅遊活動。

風語林

石窟

2、玉華湖

在玉華宮景區的核心,有一座美麗的玉華湖。它位於玉華河的上游,將自西向東的河流攔截以後,形成一座面積較大的人工湖。湖光山色,一應俱全,成為玉華宮景區最動人的景觀。

湖面正中間,有一座小島,名叫「瓊華島」。島嶼上有一座仿古石亭,四周白色圍欄環繞一圈,為玉華湖增添了一份美景。除此之外,玉華湖岸邊還有步輦橋、頤和台、茗香館、七星泉、摩崖石刻和休息廣場等,相互輝映,功能齊全。

3、絲路玄奘紀念館

在玉華宮景區最西端的七葉湖旁邊,有一大片仿古建築群,好像一座唐代的寺院,這裡便是絲路玄奘紀念館。1999年3月22日,這裡正式對外開放,包括紀念碑廊、三藏院和文物陳列廳等。

紀念館的正殿內,供奉著一尊全國最大的玄奘法師石雕坐像,兩側的展廳里陳列著玉華宮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同時,通過圖片、文字和一些複製品,講述了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和翻譯佛經的故事,展示了唐代玉華宮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這裡擺放的兩件石刻,雖然它們均是複製品,但是對於玉華宮意義非凡。1956年,在肅成院遺址發現一件佛像的底座,左下側有「大唐龍朔二年三藏法師玄奘敬造釋迦佛像供養」等二十字楷書銘文,應該是玄奘法師親筆所書,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同時,還發現一件石刻佛足造像,乃玄奘法師「西天取經」之際,在印度摩揭陀國波叱釐城膜拜釋迦摩尼「蹈石留跡」時拓印下來,回國以後在玉華寺精心模仿雕刻而成。

金剛佛座

石刻佛足印

自古以來,玉華宮都是關中北部的避暑勝地,從曾經的皇家行宮,到現在的旅遊景區。如今,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玉華宮景區逐漸完善,平均氣溫比西安低10-12℃,成為大家避暑、度假和療養的好去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OYiDmwBmyVoG_1ZRX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