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知道「窮養兒,富養女」,認為對男孩的教育應該是嚴格的,在物質上要苛刻一些;而養育女孩,則應該儘量滿足她們的物質需要。但事實上,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養育一個男孩,要注重培養他堅強的意志、性格和責任感,使他能夠吃苦、獨立、不怕挫折,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養育一個女孩,重點需要培養她良好的氣質,開闊視野,增加閱歷和知識,使她獨立、獨立,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俗話說得好,「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要讓兒子從男孩變成「真正的男人」,就要「勞其筋骨,磨其意志,頂其自信,煉其體力」。總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過些「苦日子」。
優越的物質生活是耽誤男孩的第一殺手,這會讓他滋生享樂主義、安逸與攀比意識。家長要控制好孩子的花費,必要的成長和學習費用不能少。但是,如果孩子提出購買新鞋和新衣服,父母不能無條件地滿足。記得讓他過些「清苦」的日子,他們的意志會更加堅韌。
2、體會挫折感。
溫室里的花經受不了暴風雨。遇到挫折時,家長原則上應該讓孩子們自己來處理。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心疼,更不要包辦。但是要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孩子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3、懂得獨立生活。
現在,一些大學生每月會寄一袋髒衣服回家,讓父母清洗乾淨。這種新聞匪夷所思,但確實存在。當男孩長大後,他們必須接受各種各樣的社會挑戰。當他們小的時候,必須學會承受他們所能承受的。家長不妨適當「偷懶」,從小就有意識地讓男孩自己穿衣、收拾書包、幫忙做家務等。
4、適當吃點委屈。
社會上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情。當男孩適當受點委屈時,他們會對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即使有誤會,家長也不妨「嚴苛」些,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再說,凡事都有原因,比如被別人欺負了,父母應該先問問孩子是否先挑釁別人。讓這個男孩知道,他從小就該學會承擔責任。
5、做事要有始有終。
孩子做事往往「三分鐘熱度」,做事一半就開始抱怨,想停就停。但是作為男孩,應該學會從頭到尾做好每件事。此時,家長們一定不能同意中途而廢,必須適當鼓勵他們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如果有一段時間讓孩子半途而廢,那麼下一次,他們就會養成拖延、不認真、遇到困難就放棄的性格。
「富養」的女孩長大後不容易被各種各樣的榮華富貴所誘惑,因為她見多識廣,獨立自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富養」並不意味著父母要砸錢來養女兒,貧困家庭的女孩也可以「富養」。具體來說,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多鼓勵孩子。
女孩需要更多的肯定和認可,因為這是她們自信、獨立、堅強和追求卓越的源泉。因此,如果家長多說鼓勵的話,多擁抱鼓勵女孩,就能讓女孩更加自信。
2、多疼愛孩子。
父母的愛是女孩心靈的「庇護所」,使她們的心靈明亮、溫暖、樂觀。但家長要注意的是,過度的「愛」是溺愛,這很可能培養出一個迷人而不講理的「小公主」。
3、讓孩子多見識。
家長要為女孩提供豐富的條件和環境,讓孩子「自由探索」,看到豐富多彩的世界,從而建立安全感。只有當一個女孩的知識和判斷力提高時,她才不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 增加知識的方法有很多。有條件的家庭經常可以旅行,學習一些才能。當父母在旅途中遇到一條陌生的路時,他們可以讓女兒去幫忙問路。這樣,孩子們不僅增加了知識,而且學會了溝通的技巧。而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可以讓女孩多讀書,這也是增長孩子見識的好方法。
各位父母,你家是男孩還是女孩呢?有沒有做到以上這些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