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在天津有一戶普通的人家,父母為了給32歲的兒子結婚買房子,負債30多萬。但結婚之前,女方要男方加6萬的彩禮錢,男方逼著父母拿錢,母親跟他說:你這是要我跟你爸去死啊。兒子輕描淡寫的說:那你就去死吧。
母親萬念俱灰,從5樓跳下去,這時爸爸還在外面為兒子籌錢……一個30多歲的男人,還需要父母為自己買房而苦苦籌錢,那自己的工資在哪呢?且不說其他的,這個30多歲的「巨嬰」的所作所為,本身就是告訴所有父母:別一味為了孩子付出,要讓孩子多吃些苦頭,不然等老了,吃苦的是自己。
1、必須讓孩子吃生活的苦。
許多父母因為自己吃過苦頭,所以特別優待子女,對孩子百般寵愛,不捨得讓他們吃一點苦頭。小區里有位李大哥,因為跟妻子感情不和,在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跟老婆離了婚。李大哥一直覺得愧對女兒,又怕再娶會對女兒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就一個人照顧女兒,對她百依百順,百般疼愛。
但女兒卻沒有感激爸爸的付出,沒有好好上學,跟社會上的人混到一起,花錢如流水,追求奢侈品,每個月爸爸的工資才發下來,就被女兒拿走了。李大哥最後很後悔,原本是出於疼愛,但女兒後面卻被慣成這般模樣。
孩子如果對生活沒有了追求,那是因為沒吃過社會的苦,沒體驗過人生的不易。所以不懂得珍惜,不會感恩父母。父母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吃生活的苦,知道幸福來之不易,這樣孩子反而能體諒父母,孝順父母。不然就會像新聞中的那個「巨嬰」,把向父母的所求當成了常態,甚至「榨乾」了母親的生命。
2、必須拒絕孩子的無理需求。
在心理學有個理論是貝勃定律,指人在經過強烈的刺激後,後面的刺激對他們來說就變得微不足道了。通俗的說,父母如果一直對孩子很好,甚至有求必應,會讓孩子養成了習慣。如果有某一次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就難以接受。
所以從小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無法滿足他們一個需求,要拒絕他的無理需求。像上文中的那家人,在孩子小的時候非常縱容他,長大之後孩子認為理所當然的,也會為了彩禮錢而逼死自己的父母。
其實,孩子在剛出生時是一張白紙,無所謂善惡。但後天的環境跟父母的教育,把他們培養成了不同的人。從另一方面來講,孩子的好壞主要是受父母的影響,所以希望各位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別一味的縱容,要捨得讓孩子吃苦頭,這樣才會教出優秀的孩子。
網友們,你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捨得孩子吃「苦頭」嗎?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Ca-ZnEBfwtFQPkdbJ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