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17臨近空間高超音速飛彈:世界首款「乘波體」,速度15馬赫

2019-10-04     小微鏡

東風17臨近空間高超音速飛彈是世界首款採用了「乘波體」的飛行器。雖然在此之前多國都有相應的方案並且進行了實驗,但是它們的方案型號無一例外都宣告了失敗,即使是強悍如美國,在這方面也是一敗塗地。

首先,介紹東風17的性能之前,需要先知道什麼是「臨近空間」。臨近空間是距離地面/海面2萬米~10萬米的高度。在這個高度上,不少國家的防空系統無法企及。以標準6防空飛彈為例,射高3萬3千米,這是美軍目前最先進的防空飛彈,沒有之一。

而反導攔截彈,典型的就是薩德反導系統。該系統的攔截高度為4萬米~150萬米,具備一定的反衛星能力。海基的標準3反導攔截彈射高則達到了3萬米~160萬米。可見,它們的攔截高度覆蓋了大部分的臨近空間。

但這也正是東風17臨近空間高超音速飛彈的魅力所在。得益於升限高,免疫了世界所有防空飛彈的攔截高度。而它的速度達到了15馬赫,射程2000千米。在臨近空間飛行時,笨重的反導攔截彈無法跟上如此大過載的飛彈。

需要說明一下,東風17具備機動變軌的能力,飛彈在空中可以肆意機動。如果防空反導系統沒有迎頭命中攔截的話,那麼接下來的「追尾」攔截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速度根本跟不上,15馬赫的速度是標準3的兩倍。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風17的突防機率就很大,世界現役的任何防禦系統都無法奈何它。至於俄羅斯所謂的「高超音速飛彈」,其實只是樣子貨。以鋯石反艦飛彈為例,速度雖然達到了8馬赫,但是我軍早已進行了8.8馬赫飛彈的攔截實驗,攔截它根本沒問題。

至於「先鋒」高超音速滑翔彈頭,速度達到了27馬赫,但是卻不具備機動變軌的能力,可以預測它的彈跡,攔截它的機率還是很高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Dfbm20BMH2_cNUgB9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