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趣鄭州第442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1995
閱讀時間: 5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早起冷風四起,牛仔褲加單鞋就出門的有趣君,想起撇在床沿上的秋褲。
有點後悔了……
這天真適合來碗熱氣騰騰的湯啊,滋補暖胃更佳,街頭小店最好。
正巧,這邊想著湯,有趣君的朋友就發來消息,「最近去了一個地方,特別像我們那會兒約飯的感覺,要不要去?」
「哪裡?」
「北環的老三全驢肉湯館見。」
丨想喝一碗得勁的湯
開在沙口路的老三驢肉湯館,是鄭州老湯客的私藏湯館,老喝家說起這個,沒有不知道的,而這家店,有趣君探店歸來,更要說與你們聽。
路子野,環境破
這家店在東風路與沙口路交叉口,高架橋下面,遠遠就可以看到一個高門台(在鄭州,高門台越來越不常見),這一片連著三家湯店,老三全、孟記驢肉、還有一家羊肉湯,位置比較好找。
丨老家人曾說:高台階,風水寶地
初看這個門頭,是這樣嬸兒的,在牆右邊掛了一個牌子,老三驢肉湯館,下面寫著20年老店,左下角又掛了一個牌子,正宗老店,只此一家,牌子下面站著等湯的人。
如果要丸子就先去堂屋付錢,然後端來生丸子在這裡換熟丸子
端完湯之後,食客就會走到右手邊門裡,不大的空間,裡面坐滿了人,再往右拐,裡頭還有一個小屋,都是一系列的破矮桌、小鐵凳,大傢伙埋頭吸溜著帶有綠韭菜碎兒的湯。
丨在准一線的鄭州,還有不少這樣的刁角小店藏著美味
有三四十歲正在揪餅的大叔,還有為吃飯討價還價的小朋友,蹲坐在一方小桌上,各色姿態,同品一碗驢肉湯。
丨這張圖除了小朋友,還有一個身為吃貨一眼就抓取的信息
在不留神的間隙,蒼蠅會飛到碗邊,真切感受到了蒼蠅美食店的氛圍。
湯鮮,肉美,不賴
這麼個環境,還能讓大傢伙兒伏著喝湯的場面,這裡的湯,味道究竟咋樣呢?正在尋思,有趣君的朋友就已經從取餐口端來兩大碗驢肉湯。
丨咱的湯來了
「哪有位置就坐哪裡,趕緊的,愣著幹嘛。」
堂屋坐滿了人,拐角進裡頭,朋友趕緊撿了個位置坐下。小桌子上擺著一碗鹽,一碗辣椒,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添加。
丨鹹淡辣味自己調
先嘗了一口原湯,溫熱的湯夾著韭菜的香氣撲鼻而來,吸溜了一口,鮮而不膩,口有回甘,這湯不賴!說著,又夾了一筷子驢肉,驢肉帶著白色的外皮,肉質細嫩,和平時吃的其他肉類不同。
丨要不,來一筷子?
所謂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好不好吃,不言而喻。 朋友愛吃辣,將鍋盔撕碎泡在湯里之後,加了不少辣椒,並且不停地向有趣君推薦,這裡的辣椒有味兒,加完辣椒喝著更得勁兒,鮮中帶辣,喝完冒汗,渾身舒泰。
丨加辣椒,可以的
老吃家,老吃家,有趣君服氣! 這裡的驢肉湯,一份20元,鍋盔放在取湯口,吃多少拿多少,不額外收取費用,除了就湯的鍋盔,還有餅絲(一份2元)、驢肉丸子,驢肉丸子需要額外加錢(每份10元)。
丨鍋盔免費,丸子額外付錢還可以零售
除了驢肉湯,這裡還有驢雜湯,酥肉、丸子、驢白血以及滷味。
驢肉加酒,越喝越有 喝完湯出來,旁邊小黃屋寫著,「與隔壁不一家」的字樣,透過旁邊的窗戶看到兩桌喝湯的人。
丨應對人多時,延伸出來的小屋
這裡是驢肉湯館延伸出來的一個小屋,好奇走進,聽隔壁桌子的三位大叔「傾訴衷腸」。
自帶酒水,點上些許滷味,一碗餅絲,三碗驢肉湯,坐上小矮凳,男人們的茶話會搭建成功。
丨男人雜談會
側耳傾聽,有說起這些年工作的沉浮唏噓,也有說起最近家裡老人生病住院的煩惱,還有講起孩子升學的近況。
丨屋裡聊人生,屋外清潔大叔問湯館阿姨早餐吃的啥?
人到中年的各種境遇,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絮叨中傾吐。
說到高興,哈哈大笑,說到煩惱,碰杯搖頭仰起脖子來口酒,再撿兩顆花生米或者一筷子驢肉,酒香與肉入喉,胸中積攢的壓力得到衝散與消解。
美食的記憶與香氣
看到這個畫面,朋友擠眉弄眼:「是不是想起了啥?」
哈哈,想起大學時候我們集體在男生宿舍樓下的麻辣燙侃大山的時刻。
丨精緻餐廳有精緻吃法,敞亮天地也自有韻味
那環境和這個類似,挨著牆邊的樹林子裡扎個小棚子。
兩口鍋咕嘟冒氣,裡頭除了各式燙菜和食材,沒有多的位置給你坐,煮好湯的同學自覺打包或者是端著碗在樹林子裡扎小馬扎,伏著吃飯。
冬天飄雪,夏天落雨,春去秋來,四載大學時光就在約飯的光景里偷偷過去。
丨有趣君的朋友來自一個盛產柑橘的南方
那時和此刻很像,只是主角兒換場,看客換人。那會兒還說起麻辣燙的傳說,「知道這個麻辣燙為啥味兒特別麼?因為阿姨用的是老湯,這湯幾年都不換!」 「真的?那還能吃嗎?」
「那你還吃……」
丨南方和北方的植物都已經變黃
看,每個人都有自己中意的小店,在認可熟悉的店裡聊人生,聊孤獨,都別具滋味。
店名:沙口路驢肉湯(老三全驢肉鮮湯館)
營業時間:6:00—14:30
地址:東風路與沙口路交叉口向南五十米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