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龍骨牡蠣,變成了更強大的桂枝湯

2019-10-04   金匱真言

桂枝湯在《傷寒論》中是起首的方,因此後世稱桂枝湯為「經方第一」,不僅僅因為桂枝湯位置第一,更是因為桂枝湯的功效強大。後世用一句話總結桂枝湯,「外證得之,為解肌和營衛;內證得之,為化氣和陰陽」,實在精準到位。桂枝湯不僅僅是為發汗解表所用,更是調和營衛之方。

「營衛」是什麼,《黃帝內經》中已經有過十分詳細的論述。營衛是人體的兩股氣,人攝入的五穀之氣,在脾胃陽氣的消化下,被人體吸收利用,與聚集於胸中的宗氣,呼吸自然界的清氣,人體的元氣,交相混雜,分起來是兩股氣,其實就是一股氣,分布於不同的部位,發揮不同的功能。

「衛氣」顧名思義,是守衛人體的氣,主要分布於體表,胸腹的空隙之中;「營氣」顧名思義,是營養人體的氣,主要循行與血脈之中,周行於人體,常常與衛氣並行,所謂「陰陽相抱,如環無端」。因為營衛遍布於人體,無部位不到,因此桂枝湯才有如此強大的功效。

桂枝辛溫而能行衛氣,芍藥酸斂而補營,並且可以行營氣,桂枝、芍藥相互配合,可以調暢人體的營衛之氣。生薑、大棗、炙甘草可以益氣健脾,補充營衛之氣。由此可見,桂枝湯配伍是及其巧妙的,陰陽搭配,補中有行,散中有收。這也是桂枝湯作為「經方第一」的原因。

桂枝湯變化一下其中的劑量,治療作用就會改變,這也是經方令人著迷的地方。加用桂枝的量,變成了平沖降逆,治療「奔豚」的桂枝加桂湯;加用芍藥的用量,變成了緩急止痛,治療腹痛的桂枝加芍藥湯。加減藥物更是變幻莫測,有加葛根,有加附子,有加茯苓、白朮,有加厚朴、杏仁,有去白芍,我們接下來介紹一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上龍骨、牡蠣兩味藥材。醫聖張仲景往往將龍骨、牡蠣同用,方劑有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湯,這些方劑有一個共同的治療作用,那就是「驚」,可見龍骨牡蠣的主要作用是安神定沖。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本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失精」(即現代所謂的遺精、滑精),因為龍骨、牡蠣可以澀精,配合桂枝湯調和人體的大環境,從而從根本上治療失精。龍骨、牡蠣不僅僅可以澀精,同樣可以止汗,桂枝湯的主症也是「自汗出」,因為人體營衛失調導致汗液不能正常,在調和營衛的基礎上,更好的止汗,加強了桂枝湯的「止汗」作用。

經方大家曹穎甫先生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自汗、盜汗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曹穎甫先生認為「用桂枝湯本方,以和營衛二氣,加龍骨牡蠣以收外浮之陽,故盜汗可止。若營衛未和,而漫事收斂,吾知其必無濟也」

如果你認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僅僅能夠治療「驚」,「汗」,「失精」,那就低估了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作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調和人體陰陽,失眠的原因也有因為人體陰陽失調導致,中醫稱之為「陽不入陰」,因此以龍骨、牡蠣使芍藥收斂的衛氣,得以入於營中,於是睡眠轉佳。

龍骨、牡蠣配合上桂枝湯,加強了桂枝湯的功效,使桂枝湯的作用更加有力,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桂枝湯的治療作用,一兩味藥物的加減變化,便轉化了治療的方向,這才是經方的魅力與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