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這三種老人最有可能面臨養老困境,挺無奈的

2019-10-01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媽媽

要說現在什麼費用最高,除了教育、醫療就是養老了,養老不僅費用高,而且還是個「費時間」的事情,比如父母抱病,你得抽出時間來伺候。

所以現在有了一個「怪現象」,中年人要養孩子、養父母,拚命用身體賺錢,而老年人則拚命跳廣場舞、練太極來保養身體。

老來健康,老有所依是每個老人的心愿,可現實往往不盡人意,這三種老人最容易面臨養老困境。

01、偏心老人

前段時間看了一則新聞,在河南一個農村,老兩口有四個兒子,比較喜歡老大和老三,最不喜歡老二,房子不給老二住,把老二趕出家,當時在村長的見證下也立了字據,年老也不需要老二養老。現在的情況是給老大和老三娶了媳婦,老二被趕出家,老四去女方家裡入贅。

然而多年以後,老大老三過得一般,老二開了一家公司過得很好,父母要求老二養老,又把老二告到了法庭。

雖然說一碗水端不平,可不能太偏心,如果太偏心,就會出現養老問題,老人應該想到,假如是兩個兒子,你喜歡這個這兒子,什麼都給他這個兒子,將來也是這個兒子的負擔,畢竟你給予的多,將來他也是要還回去的。

02、好吃懶做

在老家原來有個奶奶,年輕的時候夫妻倆都比較懶,經常在街里坐著跟人聊天,家裡六個兒子一個都娶不上媳婦,父母懶孩子也懶,除了老大自己攢錢娶了媳婦,其他都是打光棍,要麼去女方家入贅,爺爺不在了以後,奶奶還是那個性子,連洗臉的水都不換,經常用髒水洗臉,還說:髒水不洗髒臉。

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心裡只怕多少會抱怨。而且好吃懶做的話,年輕時不攢錢,只靠孩子們接濟,孩子們過得好也就罷了,如果孩子也沒有錢,那日子就過得拮据了。

03、錢大於親情

老家有個鄰居,有個兩個兒子,暫且叫他李大爺吧,李大爺是個退休工人,在農村一個月三千多退休金真算不少了,可這個李大爺偏偏眼裡只有錢,捨不得給兒子一分錢,甚至連孫子、孫女吃他們的零食都會計較,李大爺常說:這會兒我可不能給他們錢呀,要是現在把錢給他們花了,老了不孝順可怎麼辦?

把錢看的太重,親情就淡了,尤其連孫子孫女都捨不得讓花錢,這樣就顯得太淡漠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為什麼皇室貴族就連親兄弟都要互相殘殺,就是因為皇位太重了,大家都把皇位看重了,而尋常百姓家如果把錢看的太重,親情也就淡了。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