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很早的時候聽過一個故事,是個單親男孩兒的故事,他爸爸上夜班,下班回來之後發現兒子睡在沙發上,他準備把兒子抱進臥室睡覺,掀開被窩一看,發現一桶泡麵灑在被窩裡。
這位爸爸火冒三丈:這小子,又淘氣!於是把熟睡中的兒子喊醒,一頓責罵。事後他問兒子:你為什麼把泡麵放進被窩裡?
兒子一臉委屈:爸爸上夜班,我想給爸爸做飯,但是只會泡麵,我怕面會涼,就像放到被窩暖著。
聽到兒子這樣說,這位父親內心很是感動。
通常像孩子的這類看似「淘氣」、「調皮」的行為,都會被家長認為是錯誤的,然後經常是一通責罵來對付孩子。
但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做了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創造力高的兒童多數具有三個讓人討厭的特點:
1. 頑皮、淘氣和荒唐;
2. 所作所為時逾常規;
3. 處事不固執,較幽默,但難免帶有嬉戲態度。
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但是往往也是最容易被父母誤會和忽略的,父母會認為這是孩子不懂事,調皮。
新買的眼霜被兒子擠沒了
去年雙十一新買了眼霜,還沒來得及用,早上吃過早飯我在廚房洗碗,然後發現寶寶靜悄悄的,果不其然,他真的在作妖,我新買的眼霜正被他擠到馬桶里。
我火冒三丈,想要臭罵他一頓,但是我數了三個數壓住了火氣,決定先聽聽他怎麼說,我問他,你為什麼擠我的眼霜?
兒子一臉委屈:我要幫你刷馬桶。
是了,他才兩歲,哪裡知道這個是眼霜,他以為可以用來刷馬桶。
其實每個調皮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只不過很多家長不願意去了解,家長應該做的就是了解孩子背後的行為,然後再好好引導孩子。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是大發明家,一生有2000多項發明,他小時候也被老師定位為「問題兒童」,他經常問一些非常奇怪的問題,而且他會抱著雞蛋嘗試自己孵小雞。
老師叫來愛迪生的媽媽南希女士:你把兒子領回去吧,你兒子不適合上學,他腦子一定有問題。
南希說:我的兒子我了解!說完這句話,南希領著愛迪生回家,親自教導愛迪生,保持了愛迪生的好奇心,才成就了偉大的發明家。
對孩子的行為,父母要分得清,那種是調皮,哪種是犯錯,要根據孩子的出發點來判斷。很多淘氣的孩子他的行為有時候出發點並不是惡意,而是有好奇心,比如他拆開新買的小汽車,就想看看是哪裡可以發出聲音,這樣的行為就不算錯誤。但如果他故意唱反調,不寫作業,不洗漱,這樣的行為你再批評。
所以,父母要多一點耐心,多了解孩子,不要急著去責備孩子,保持孩子的一份好奇心。說不定,下一個發明家就是你的孩子呢?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