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億!科創板首富誕生,後面還有123位億萬富豪

2019-07-22     第一財經廣播

今天,科創板就是整個A股最靚的仔。

伴隨著開始鑼聲的響起,首批25支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這意味著科創板正式開板。

今天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代碼為688的股票正式開始掛牌交易。

與主板和創業板不同,科創板擁有全新的上市制度和交易規則,它的上市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舉措。

這25家上市公司全部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公司數量最多,達到13家,占比52%。其他為高端裝備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企業。25家企業擬融資規模為310.89億元。

124個億萬富翁的誕生

科創板開市,一些人的心跳可能比這25家公司的股價波動得更厲害。就在今天,科創板催生了124個億萬富翁。

他們有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有的是公司核心員工;有的是高校學者、工程師……其中17家實控人為自然人的企業家「一夜暴富」。

按照今天中午收盤價計算,科創板編號第一股華興源創實際控制人陳文源、張茜夫妻持股市值208.74億元,較開盤前上漲127.19億元,仍然穩坐科創板首富地位。

杭可科技實控人曹驥、曹政父子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約為80%的股份,以中午收盤市值243億元計算,父子身家188.62億元排名第二。

位居第三的是虹軟科技實控人Hui Deng(鄧暉)及 Liuhong Yang,二人持有市值達到95.54億元。

神秘實控人蘇州「夫妻檔」奪冠

招股書顯示,陳文源、張茜夫婦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科創板編號第一股:華興源創93.15%的股份,為華興源創的實際控制人,相當於持有3.36億股,發行後,持股比例仍達到83.835%。

按照發行價24.25元,兩人合計持股市值達到81.56億元,遙遙領先其它科創板公司實控人。今日科創板一開鑼,華興源創漲幅便達128%左右。

招股書顯示,華興源創是國內領先的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應用於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

1968年生的陳文源目前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1989 年至1992年,任蘇州精達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員,1999年至 2002年任愛斯佩克環境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業務經理, 2003年至 2005年任泰科檢測設備(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妻子張茜與陳文源共同創立華興源創,目前任公司董事。

從公司業績看,近年來,華興源創業績穩中有進,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16億元、13.70億元及10.0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0億元、2.10億元及2.43億元。

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8億元,同比增長70.6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元,同比增長27.36%。

父子檔170億身家暫列第二

杭可科技發行前總股本為3.6億股,實際控制人為曹驥、曹政父子,直接、間接持有杭可科技發行前77.624%的股份。

杭可科技發行4000萬股後,總股本達4億股,曹驥曹政父子仍持69.86%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狀態。

按照發行價27.43元/股,曹驥曹政父子直接和間接持有約2.7944億股,持股市值76.65億元,僅次於開盤前的華興源創。

1984年,曹驥創辦「杭可儀」並擔任廠長,1999年1月,「杭可儀」由集體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由曹驥等 80人為股東,其中曹驥占出資額的 49%,並擔任改制後杭可儀董事長、總經理。

杭可儀設立至今主要從事實驗室用老化篩選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1988年前後至今,杭可儀進入軍用特種電源行業。

1998年前後,杭可儀開始研發鋰 離子電池後處理設備。

2003-2005年,先後設立通用電測、通測通訊、通測微電子、杭可精密等 4 家公司,開拓晶片(設計、生產、貼裝、檢測等)相關業務。

鋰離子電池後處理設備業務在2015-2016 年已全部轉移至杭可科技。

曹驥之子曹政於1983年出生,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父親一直著力培養接班,從基層做起。

2005年9月-2008年1月,曹政任STATSCHIPAC 助理工程師,其後又歷任杭可儀採購部員工、採購部長、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

美國夫妻39億元列第三

虹軟科技一直致力於視覺人工智慧,實際控制人為美國國籍Hui Deng(鄧暉)及 Liuhong Yang,合計持有發行前38.7527%的股份,發行後稀釋為34.362%,按照發行價,持股市值達到39.94億元。

Hui Deng(鄧暉)先生,1962年5月出生,美國國籍,1991年7月畢業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學歷。

1991年8月至1992年8月在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2 年8月至1994年4月擔任美國 Enertronics Research Inc,產品經理和工程師。

Hui Deng 1994年4月創立 ArcSoft US,Hui Deng現任虹軟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執行長)。

持股市值10億元到30億元有9位

這這17家自然人為實際控制人的科創板企業,註冊地分別為北京3家、江蘇3家(均為蘇州)、廣東3家(廣州、深圳、梅州各1家)、浙江3家(杭州2家,寧波1家)。

另外,上海、黑龍江哈爾濱、陝西西安、福建福州、山東煙台各1家。

持股市值10億元以下的有4位,自然人實際控制人持股市值最少的為瀚川智能蔡昌蔚,持股市值5.11億元,因瀚川智能為小股本,其發行前總股本8100萬股股,持股比例只有24.48%,且按照發行後25%的比例,發行2700萬股,雖然發行價不低為25.79元/股,最終稀釋為持股比例18.36%。

引人關注的註冊制

科創板最引人關注的制度創新就是試點註冊制,縱觀中國的證券發行20年,上市發行制度從審核制到核准制再到註冊制,經歷了逐步成熟的發展過程。

在審核制和核准制中,監管部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註冊制將決定權交給投資者。中國證券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無論是運行機制還是投資者素養,都有了很大提升,現在這個時機推出註冊制正當時。

而註冊制下,證監會只負責審查發行人提交的資料是否符合信息披露義務,不管公司質量如何,不禁止證券發行,由投資人自行去做價值判斷型去做價值判斷。

中共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 趙錫軍打了個比方,如果使用婚姻的來比喻的話,原來就相當於父母包辦的婚姻,核准就相當於媒人接受拉郎配。而註冊制,相當於自由戀愛了,就類似於只要上市公司願意發行股份,投資者願意購買交易,投資者接受就認可了。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朱寧表示,在審核制和核准制中,監管部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註冊制將決定權交給投資者。

設立科創板並首次在中國股票市場引入註冊制,不僅為科創企業設置了差異化的准入門檻,更是在發行上市制度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顯著提高了上市審核效率,為科技創新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振信心。

另外,券商跟投制也是制度一大亮點,券商跟投自己保薦的股票,這樣就把券商的利益和投資者利益、上市企業利益捆綁在了一起,敦促券商勤勉盡責,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證監會機構部處長高潤恆指出,已經建立了保薦資格和信息披露質量掛鉤機制,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佳的,就暫停其在創業板的執業資格,情節特別嚴重的,同時暫停他們在主板和創業板的執業資格。

前期針對個別保薦機構出現的擅自修改招股說明書的這種情形,我們及時採取了行政監管措施。

作者:崔琦

編輯:楊燊

監製:王俊稷

部分來源: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搜狐財經

「第一財經廣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fEQHWwBmyVoG_1ZsP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