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被認為是野生動物向人類傳播病毒的「關鍵中間宿主」或「混合載體」。而最近新發現的一種有傳染人傾向的豬流感病毒可能導致新一輪大流行的暴發。
6月29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在中國發現一種新豬流感病毒可傳染人類,並呈現出「高度適應感染人類的所有基本特徵」。研究人員呼籲出,應該對養豬戶及居住在豬舍附近的居民進行檢測,防止新一輪大流行的暴發。
該論文作者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劉金華等。
2011年至2018年,研究人員從中國10個省的豬身上分離出179種病毒,並確定了最近最近出現的G4歐亞類禽 (EA) H1N1豬流感病毒(以下簡稱G4 EA H1N1)。該病毒遺傳自2009年的H1N1流感毒株,自2016年首次暴發以來一直在豬群中占主導地位。
研究發現G4 EA H1N1會與人類受體結合,在人體氣道上皮細胞中產生更多子代病毒,表現出感染人的能力。自2016年以來,已有兩人被證實感染G4 EA H1N1。
這兩名確診病例分別於2016年和2019年報告感染,年齡分別為46歲和9歲。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這兩名患者的鄰居都是養豬的,說明G4 EAH1N1病毒可以從豬傳播給人,導致嚴重感染,甚至死亡。
由於該病毒尚未在人類中廣泛傳播,研究人員沒有詳細介紹其症狀,但在對雪貂進行的病毒測試中,他們發現發熱、打噴嚏、喘息和咳嗽等都是很常見的症狀。另外該病毒在雪貂中表現出高效的傳染性和氣溶膠傳播。
此外,與G4重組的EA H1N1病毒的人流感疫苗株的低抗原交叉反應表明,現有的人群免疫不能提供對G4病毒的保護。這說明,人類暴露於季節性流感所獲得的任何免疫力都不足以抵抗G4病毒。
而血液抗體檢測結果表明,該病毒造成大流行傳播的可能性特別大。
對職業接觸人群的進一步血清學監測顯示,10.4%(35/338)的養豬戶G4 EA H1N1病毒呈陽性,特別是18歲至35歲的參與者,其血清陽性率為20.5%(9/44),說明G4 EA H1N1病毒的傳染性增強。這種傳染性大大增加了該病毒適應人類的機會,並引起了對可能產生大流行性傳染病的擔憂。
因此,研究人員警告稱,應該迅速採取措施監控G4 EA H1N1,並密切監控工作人群,以防止未來造成大流行。
根據BBC報道,研究人員稱該病毒為G4 EA H1N1,其具備高度適應人體的所有特徵,恐會導致大流行,需要密切監控,且人們對此病毒恐怕幾乎沒有免疫力。
《聯合早報》報道稱,研究人員發現,G4具有高度傳染性,可在人體細胞中複製。試驗表明,人類暴露於季節性流感所獲得的任何免疫力都不足以抵抗G4病毒。對這種病毒人類可能幾乎沒有免疫力。研究還指出,根據血液抗體檢測結果,10.4%的生豬養殖場工人已受到感染。在總人口中多達4.4%可能已暴露在此新型豬流感病毒中。
上一次的流感大流行性始於2009年在墨西哥暴發的豬流感,導致全球數千萬人感染,不過致死率沒有最初擔心的那麼嚴重。但科學家強調,仍不能掉以輕心,應迅速採取措施控制在豬群當中的這種新病毒,並對養豬業工人進行嚴密監視。
報道指出,G4 EA H1N1與2009年在墨西哥發現的豬流感(H1N1)類似,但又有些不同。當年豬流感一度讓大眾恐慌,但致死率沒有最初擔心的那麼嚴重,這主要是因為更早的流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有共通點,因此許多老年人具有一定免疫力。
雖然目前G4 EA H1N1病毒尚未構成太大的威脅,但它能在人類呼吸道的細胞中生長和繁殖,且已有屠宰、豬農業者遭感染,而目前的疫苗似乎無法提供保護。對此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張建宙(Kin-Chow Chang)表示,雖然現在多把重心放在新冠病毒,這是對的,但仍不能忽視新病毒的潛在威脅。
劍橋大學獸醫系主任詹姆斯·伍德教授表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在人類細胞中複製,而且可能已經感染了一些養豬戶。這一發現的另一個可怕真相是,目前的疫苗可能不能充分保護人類。
同樣這項研究還給了我們有益的警醒,我們一直處於人畜共患病病原體新出現的危險中,而且是飼養動物。隨著我們與野生動物接觸的越來越頻繁,這些飼養動物可能會成為導致重要大流行的病毒源頭。」
(來源:前瞻網 BBC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