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獻告訴你:冬至,曾經也是「年」

2019-12-22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冬至,此日起,太陽照射大地的時間漸長,陽氣始至。

莫高窟第68窟 落日 盛唐

自古,冬至就是「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日行南至」(《孝經說》及《三禮義宗》)的重要節氣,更是萬民同慶的大節日。《東京夢華錄》里寫得直觀:「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唐宋以來,舉國上下都視冬至同元正,放假過節是必須的了。敦煌文獻S.6537《鄭餘慶書儀》中記載:「元正、冬至日,在已上二大節,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後四日。」

敦煌文獻S.6537《鄭餘慶書儀》

實際上,冬至不僅是「大如年」,也確實是承擔過「年」之重任的。它是殷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的「歲首」,是周時的正月,於是亦被後世稱為「周正之節」。

朝廷拜賀賞送

冬至自古被視為「大吉之日」。

敦煌文獻S.4663《雜抄》

敦煌文獻P.3671、S.4663、S.5658等卷《雜抄》中有明確講「冬至之日,陽爻始動,萬物生芽。」

古人多將陽氣作為君道之象,而冬至因是一年中陽氣上升的初始,拜賀之禮便是人們在這天要追求儀式感的表現了。

莫高窟第431窟 院落場景 初唐

拜賀之禮多存在於朝堂官府,下屬當面參拜上級,是規矩,如果有特殊原因未能當面參拜,也要寫好書信以表慶賀。那時候薄禮相送是應盡的禮節,各種地方土特產聊表心意,上級對下屬也會賞送禮物,比如冬日剛需氈履、夾襖。

士庶聚會宴飲

春節時,家中自是親朋相聚,酒食熱鬧。

莫高窟第23窟 院落場景 盛唐

冬至亦不例外,敦煌文獻中載有《冬至相迎書》:「長至初啟,三冬正中,嘉節膺期,聊堪展思。竟無珍異,祗待明公,空酒餛飩,幸垂訪及。謹狀。」

酒是自家釀的最香醇,純手工餛飩皮薄餡大,即使不添加別的配菜,也能食個歡樂,喝個快活

莫高窟第146窟 宅子酒肆 五代

只要有了酒,講話總會少上許多刻意,多出幾分誠懇。回顧過去一年,無需再像年終總結那樣「橫平豎直」,而是可以就此開懷,嬉笑怒罵傾吐內心真實。

道場設貢獻佛

冬至亦是佛教徒們設供獻佛的重要日子。敦煌文獻S.6275《丙午年十一月納油歷》中記載:「十九日就庫納油叄升,付都師亦冬至[油]肆升,付都師造佛食用。」

敦煌文獻S.6275《丙午年十一月納油歷》

冬至更是一年當中寺院裡的重要節日。信眾們一團忙碌製作美食,舉行宴會歡度節日。敦煌文獻S.1519《寺院油麵破歷》記載,「(十一月)十九日麥酒壹瓮、粟酒兩瓮,僧錄、僧政節料用。更油貳升,酒戶郭沒支節料用。……又面柒斗、油壹升、酒半瓮,徒眾早上拜節造戒齋吃用。」

莫高窟第236窟 齋僧 中唐

「冬至大如年」,宣告的是冬至的地位和分量,也是激勵和喚醒。在萬物蕭瑟的深冬,人們反倒要格外打起精神,不可頹然荒廢。今日陽氣始至,一盤水餃下肚,一杯溫酒入喉,便瞬間元氣充盈、毫無倦怠了。

來源:敦煌研究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dLXK28BMH2_cNUguq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