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要求鄉村教師「堅守」, 鄉村教師需要體面的收入與尊嚴

2020-07-17   喬龍說教育

原標題:不能只要求鄉村教師「堅守」, 鄉村教師需要體面的收入與尊嚴

隨著教育實踐的發展,鄉村教師隊伍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人群,在農村學校有過求學經歷的學生,都會對鄉村教師有過非常細緻的了解,也曾經接收過他們的悉心指導,在他們的指導下,很多農村孩子走進了大學校門,成為了」准城市人「,更為農村孩子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鄉村教師多年來躬身於鄉村學校的講台上,認真為農村孩子講好每堂課,他們為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是我們全社會都具備的共識,也得到了政府,乃至整個社會的認可。

但是隨著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鄉村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優秀老師也開始躍躍欲試,想要離開鄉村學校,尋求更好的職業前程。在優質生源流失、雄厚的師資脫離,我們開始呼籲鄉村教師堅守鄉村學校,號召廣大優秀、年輕教師到鄉村學校去奉獻。

筆者不否認讓優質師資到鄉村學校承擔教學任務,使得鄉村學校的社會信賴度重新樹立起來的必要性,但是我們在引導優質師資到鄉村學校時,是否應該考慮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待遇,解決特們的物質生活,讓他們生活的更」體面「。

當前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普遍較低,是鄉村教師的職業魅力與吸引力嚴重不足的根本原因。如今鄉村教師面臨著職稱名額占有量低,業務技能培訓機會少,教學環境質量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使得他們對自己職業的認可度並不高,甚至有些鄉村教師以自己的職業為恥。

我們在要求鄉村教師繼續在堅守在鄉村學校,為鄉村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添磚加瓦的同時,更應該讓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成為實現鄉村教育振興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讓鄉村教師在物質生活上得到滿足,使得他們在從事職業的過程中,得到基本的物質滿足,就不會對自身的職業產生敬畏感,當然其職業的魅力和吸引力也就無從談起。

在滿足鄉村教師工資待遇的同時,必須在全社會引導營造出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尤其是對鄉村教師的社會尊重度,讓鄉村教師成為最重要的社會角色,能夠享受到社會對其的廣泛尊重,在尊重中找到自己的職業幸福感和滿足感。

如果想要實現鄉村教師在鄉村學校的繼續堅守,或者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年輕教師紮根鄉村學校,不提高它們的工資待遇,增強他們在社會上的受尊重感,讓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更有盼頭,鄉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很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