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花400萬建了一棟純白的房子,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2019-09-19     蘇州志高裝潢



海子的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出了無數人的嚮往,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很多人都希望有這樣一個心靈的凈土。

80後北漂姑娘孫滌陽,在距北京300公里的北戴河建起了一座位於海邊的白房子,過上了詩一般的日子。



2017年,她在秦皇島買了套400㎡的平層小院,140㎡的室內面積,剩下250㎡全是院子。

房子出門見海,風景美到令人窒息。

在這裡,海天是一體的,是一片極為純凈的藍色。沙灘金黃,房子雪白,窗外有開闊的海平面和完整的巨幕藍天。



早晨,在房子裡可以看見太陽從海平面緩緩升起,逐漸照亮屋內的每一寸地板,純白的尖頂房子像矗立在世界盡頭。



傍晚,紫紅色的晚霞鋪面海面,偶爾可見一兩葉小船在遠處航行。

因為靠海,這棟白房子每天見到的景色都美得像畫一般~



每個見過白房子的人,都無法想像它曾經的模樣只是一棟老舊破敗的院子。



孫滌陽用了整整4個月的時間,一邊向一個設計師請教,一邊在網上搜羅圖片,逛各種家具家飾店。



終於,打造出了自己理想的白房子。

光與影的遊樂園

孫滌陽在設計房子的時候,最在乎的便是採光,她把自然的天光變成了最好的裝飾品。



純白的外牆色讓整棟房子變成了一個發光體,各種或直或曲的遮擋又在白牆上投影出層次不一的陰影。黑與白,光與影成就了白房子最美的外衣。




小情調的屋內設計

8米挑高的玄關,曾讓滌陽頭疼不已。後來她索性全部留白,用純白的矮櫃和小葉綠植裝飾這裡,空出了一種寂靜的美感。




牆角則堆滿了熱帶風格的裝飾品,與空蕩的白牆形成了奇妙的視覺衝擊。




客廳兩邊是大大的落地窗,可以讓陽光盡情灑在地板上。50m裝修得很簡單,只用不同深淺的灰色構成。

客廳牆上的內置暖爐是她的最愛,一側的壁龕用來收納乾淨的木柴。




另一面的餐廳是廚餐一體的,島台兼具用餐和做飯的功能,最適合和朋友們一起邊做邊吃。



衛生間全部鋪了白色小方磚,滌陽喜歡在這個白到發亮的浴室享受泡泡浴,這是屬於她自己的時間,能安安靜靜放空自己。




黑白灰的主臥簡約利落,靜謐又舒適,光是每個清晨被太陽喚醒的滿足感,就足以讓這一整天幸福。

兒童房設計了1.2米和1.5米的雙人床上下鋪,床頭是書本收納櫃。小孩子們可以在這裡開睡衣派對,分享他們的小秘密。




院子裡的愜意生活

比室內更耗心血的是250㎡的大院子。滌陽用心為它規劃了各個功能區域,這裡,才是真正用來生活的地方。



娛樂區域的地面很平整,放置了兩張配合白房子風格的桌子。有時候,滌陽會做點吃的,然後坐在這裡曬著太陽發獃。

朋友來的時候,這裡就是庭院BBQ的最佳場所。




靠牆的地方特意開闢出一塊沙池,是孩子們玩耍的天堂,旁邊還設有戶外淋浴區,供大家沖洗手腳。




院子的另一側長滿了蔥鬱的花草,全是孫滌陽親自照料長大的。鮮艷的花草把純白的房子點綴的如夢似幻。



在孫滌陽買下這棟房子時,這裡其實只是一片黃土堆,她不希望250㎡的院子空置,就請教會種花的朋友,一點點把院子拾掇成現在這幅模樣。




為了讓院子四季都美,她提前劃分好區域,哪裡種四月的鬱金香,哪裡種六月的無盡夏。整個院子才有了現在這樣一步一景,四季不用的美。




爬藤類的植物占據高處,爆花類的偏距牆角,星子似的碎花則散在步道上。看似簡單的院子,其實每一處布置都暗藏玄機。




她還利用院子裡的走道,開闢出一個小菜園。別看這裡地方不大,種植的種類卻不少。西紅柿、茄子、柿子椒、土豆、玉米、南瓜、韭菜、小蔥等等,絕對健康有機。



待到果實收穫的季節,她就帶著孩子親自動手採摘,享受播種和收穫的簡單快樂。




為了讓區域設置更合理,孫滌陽使用了很多花盒。有了這些小盒子,就能量身定製花草需要的土質了,還能隨時調兵遣將,改變花園的模樣。




在陽光熹微的午後,剪兩枝怒放的鮮切花,插進玻璃瓶內。然後煮一壺咖啡,坐在院子裡曬太陽,聽海浪拍岸。

這樣的生活,光看文字描述,就足夠讓人心生嚮往了。




今年年初,孫滌陽在白房子的門口拍下了幾枝含苞待放的早櫻,背後是純白的院牆和藍到似海的天空。



因為忙於工作,孫滌陽大多數時間都留在北京,這座海邊的房子總處於閒置狀態。為了不浪費,孫滌陽乾脆把它做成了半開放的民宿。

慕名而來的遊客很多,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一個夢想——「住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雖然不能經常住在裡面,但在北京忙碌的日日夜夜,這棟海邊的白房子就生長在她心裡。

生活不是簡單的想像,它可以變成現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OMvUm0BJleJMoPMe_I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