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為中心已經OUT了,醫療機構應考慮以「消費者」為中心

2019-10-08     健康界國際

今天,醫療界對「以患者為中心護理」(patient-centered care)這個詞並不陌生。這個詞是2001年由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興起,最初的解釋是一種可以讓患者指導臨床決策的護理方法。現在,以患者為中心的內涵正在擴充。

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的重新定義

據Modern Healthcare報道,美國醫療系統認為以患者為中心護理不僅涵蓋臨床護理,還涵蓋患者體驗,包括如何使患者能和其他行業的消費者一樣獲得該有的期望,以及患者的護理與醫療費用是否等價等等。

根據Modern Healthcare最新完成的醫療CEO Power Panel調查,美國醫療系統近62%的CEO 認為「以患者為中心護理」在五年內發生了變化,近40%(39.1%)的CEO表示,他們醫院使用「以病人為中心護理」這個詞已經有十多年了,另有30%的CEO說用了6~10年。

該調查還顯示,47.8%的CEO非常鼓勵患者參與護理,而且近70%的CEO為加重自家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程度,已經更改了醫院內部的組織結構,50%以上的CEO已經正式任命了專職負責相關工作的人。

埃森哲(Accenture)全球醫療業務高級總經理Kaveh Safavi認為,醫療機構不應將患者只視為患者,更是將患者視為消費者,而且在美國將「患者」視為「消費者」的轉變在3~5年前就已經發生了。

俄亥俄州托萊多市的ProMedica就是其一:越來越多地使用「消費者」或「客戶」一詞來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包括患者所需的醫療服務、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 ProMedica的CEO Randy Oostra談到醫院的發展前景時說:「醫療的發展越來越以消費者為基礎。」

在他看來,以患者為中心的觀念確實包含了以患者為消費者這一理念,「如果20年前在醫務人員會議上說『客戶』(customer)一詞,他們會把你趕走,或者有人可能會給你一頓『訓斥』,說他們不是客戶,而是患者。」

Allina Health消費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s)副總裁Michael Callero表示:「我們不僅在治療眼前的患者,同時還強調與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有關的舉措。」Allina Health消費者洞察副總裁這一崗位是在一年設置的。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也有很多醫療系統將「以患者為中心」過渡到「人」(person)一詞。Froedtert Health傾向於使用「以人為中心醫療」,而Allina Health選擇了「整個人的醫療」(whole-person care)。

這種理念的轉變一大原因是美國醫療系統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競爭。在美國醫療行業,很多新進入市場者如一些連鎖零售診所為搶奪市場份額,加劇了醫療市場患者量的競爭。這就意味著患者在決定在選擇就診時會權衡選擇,不一定去大型醫院。

「傳統上,我們的醫療業務全部與住院患者有關。這是醫院收入的主要來源。」史丹福醫療(Stanford Health Care)CEO David Entwistle說,「但是,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他指出,史丹福醫療現在53%的收入來自門診患者。

不論是將患者看成消費者,還是看成客戶,抑或是「整個人」,正如Kaveh Safavi所說:「從根本上講,我們所說的(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是指患者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獲得護理。」

觀念變了,醫療實踐應該如何適應?

臨床實踐等醫療服務中的變化

踐行「以患者為中心」必須有所創新。

根據2019年初Modern Healthcare進行的另一項CEO Power Panel Survey調查,增加患者獲得醫療服務的機會一直是醫療系統的關注點,大多數CEO認為臨床實踐和消費主義是醫療領域最先需要創新的方面。為此,美國多家醫療系統已經在付諸行動。

Scripps Health建立了24/7(一周7天,一天24小時)護士分流服務,為患者打電話,方便患者到達更合適的護理點,包括引導患者使用遠程醫療或引導至其醫療系統下十幾個Scripps HealthExpress免預約診所。為改善住院患者的體驗,Scripps Health效仿酒店行業的客房服務:在病床邊安裝平板電腦,以便患者可以在需要時就餐。根據Scripps Health分析,相比於統一配送,如此安排可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而不致於浪費食物,還可以節省醫院資金。患者還可以通過平板電腦要需要的物品如毯子,或者提關於房間清掃之類的需求,也可以查看患者教育材料等。

Scripps Health CEO Chris Van Gorder和調查中91%的CEO一樣,也表示他的醫療系統正在培訓員工(包括醫生、護士和一線員工)以患者為中心。2018年被任命為Scripps Health第一任首席患者體驗官的加扎拉·沙里耶夫(Ghazala Sharieff)擔當「培訓師」。Chris Van Gorder說:「我們一直傳達給員工的是,醫生一直在一個舞台上,即使是在走廊行走,那也需要和患者互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一些醫療系統還推出了數字服務。

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CEO都表示,他們已經在提高技術方面進行了投資,以改善患者護理,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電子健康記錄(100%)和面向患者的APP(91.3%)上。

2018年Froedtert Health就開始使用了一種症狀檢查聊天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通過向患者詢問有關其疾病或症狀等問題,幫助他們確定到底去哪裡看病。Froedtert Health的首席創新和數字健康官Mike Anderes認為聊天機器人是努力減少患者護理體驗中「摩擦」(衝突)的一部分,他說:「以人為本的護理的前提是真正了解(人)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患者走進醫院後可能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找到醫生辦公室,如果是大醫院還可能迷路。為此美國醫療系統開發了嚮導APP(wayfinding APP),可以幫助患者在醫院內或院區找到出路,減少患者迷路的可能性。APP通常會從停車場開始,逐步引導患者。自2017年推出以來,已有超過1.2萬名患者下載了Froedtert Health的嚮導APP。

預測:未來的「醫院」可能在家裡

根據Modern Healthcare報道,儘管醫療系統並未準備就緒,但許多CEO們認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未來可能轉向家中醫療(healthcare at home)。

ProMedica CEO Randy Oostra表示,之前看病是患者直接走進醫院/診所找醫務人員,現在反過來,醫務人員可能會給患者家裡帶來各種各樣的「東西」。

「家中醫療」(healthcare at home),也稱為「在家中的醫院」(hospital at home)。埃森哲的Safavi說:「能夠實現家中醫療的技術能力已存在。」

美國已經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Marshfield Clinic Health System開設了一項家庭康復護理項目,在該項目中,患者可以通過遠程醫療和醫務人員的家訪在家中治療肺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Marshfield Clinic CEO Susan Turney說:「他們不是在醫院『住院』,而是在家裡『住院』。」她還表示這有助於將護理成本降低17%至30%,而再次入院率下降了44%。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除了傳統的醫療護理模式,美國醫療系統也正在將醫療服務移動到醫院之外,以解決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參與Power Panel調查的幾乎所有CEO都表示他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Safavi指出,導致再入院的一些最重要因素不是疾病……而是交通需求之類的因素。

ProMedica已經證明篩查這些危險因素的方法有用。ProMedica在看診期間篩查患者10種社會決定因素,然後將有需要的患者轉介給相關能解決問題的「資源方」。例如,對於遭受食品不安全困擾的患者,醫生會開一張「食品用藥」(food pharmacy)處方。

Oostra說,同樣是遭受食品不安全的患者,有「食品用藥」處方的患者每月醫療費用比不填寫食物處方的患者低15%,並補充說明解決健康問題社會決定因素的時間到了。「這必須是日常護理的一部分。」

原文來源:Modern Healthcare

原文標題:Patient-centered care becoming 'person-centered car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FDYq20BMH2_cNUgT-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