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古道
每次都條件反射地想到一些武俠劇!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遊走在隱沒深山之中的羊腸小道
總覺得自己就像是穿越了~
千百年來,這一條條絕美的古道
如畫的風景讓多少人流連
在北京周邊就有這樣4條
如今還保持著那份古樸的原始韻味
所以你是不是打算要去看看呢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陽台山「金山聖泉」。
京西古道連接縱橫南北的各條支線道路。遠古的烽煙、民族的交往、宗教的活動、築城戍邊以及古道、西風、瘦馬等數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或留存在古道兩側,它是那個時代經濟、文化的具體象徵,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足音。
京西古道陽台山「金山聖泉」。
由於門頭溝是北京唯一的產煤區,在過去交通運輸不便的條件下,只能依靠馬、驢、騾,甚至駱駝馱運煤炭和其它貨物。日積月累,在山間形成多條古道,經過數百、上千年,在古道基岩(細砂岩、石灰岩)中踩踏出壯觀的蹄窩。看著坑坑窪窪一個個縱深十多厘米的蹄窩,仿佛聽到一聲聲馬蹄聲響起,駝鈴聲不斷,怎能想像當年這裡是何等的人身鼎沸!
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圖片來源:門頭溝文化和旅遊局
京西古道如一張大網橫縱門頭溝全境,道路多而且長,這些古道主要有商運道、軍用道、香道,它們互通有無。其中商用道的歷史遺蹟最多,過了幾百年歷史,它們雖顯出來殘敗的頹相,風情古韻猶在。
景點推薦:東石古岩村等。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近馬致遠故居)
交通:由蘋果園地鐵站乘929路公交車,至石古岩下車,左行1公里即到。
蘆潭古道
京西古道如一張大網橫縱門頭溝全境,道路多而且長,蘆潭古道是京城通往潭柘寺的一條主要道路,原是一條山間土路,路面質量較差。從清世宗雍正起,在河北省易縣修建皇陵即清西陵,胤禛即葬於斯。為了拜謁皇陵之需,乾隆年間由朝廷出資,將原有的道路拓寬展平,並將部分路段用條石鋪砌,稱為「京易御道」。蘆潭古道是京易御道的支線,當時也得到了整修。
蘆潭古道被稱為御道,當年乾隆皇帝到戒台寺、潭柘寺進香就是走的這條古道,現在古道保存基本完好。早年間居住在古道周邊的村落有十三個,據當地人講,以前這裡有「里十三的姑娘不遠嫁」之說,可見當年這裡生活一定富足殷實。
景點推薦:石佛村等。
地址:從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間長約兩公里的古道。
交通:從蓮石路一直向西就可以直接上108國道,潭柘寺方向。路過苛蘿坨村的時候過娼妓橋就是龐潭古道的入口。
妙峰古道
妙峰古道原為山間土路,崎嶇難行,清同治年間,慈禧要去妙峰山進香,太監安德海為討好慈禧太后,出資重修此道,道寬七尺,用當地天然石板砌成層蹬,動用大批工匠,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據說每鋪石一塊就得用白銀一兩,可見工匠之勞苦,工程之艱巨。
「妙峰古道」是過去前往妙峰山眾多香道中的主香道,按位置來講為「中北道」,也被稱為「善心金階」。如今這條「妙峰古道」已開闢為陽台山自然風景區。這條香道有茶棚7座,清福觀、響塘廟、響牆茶棚、朝陽院、金仙庵、玉仙台、妙兒窪。
景點推薦:鷲峰、陽台山自然風景區等。
地址:妙峰山附近
交通:從大覺寺南側的路向上進入古香道,沿途可以詢問爬山的驢友。或者從北安河上鷲峰到望京塔經蘿芭地到妙峰山,路線十分清晰,不是很難找。
倉米古道
圖為北京延慶百里山水畫廊中的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倉米古道位於延慶區東部山區的白河峽谷,古代是珍珠泉鄉倉米道村向山區運送倉米的要衝,並由此得。
圖為北京延慶百里山水畫廊中的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今天,這條山水相映、風景秀麗的峽谷有了新名字——百里山水畫廊。倉米古道旅遊路線全程百餘公里,共分燕山天池景區、木化石群景區、滴水湖景區、「蔥蘢四百旋」、齊仙嶺景區、珍珠泉景區六處。這裡山環水繞,移步換景,景點相得益彰,是回歸大自然、休閒度假的絕好去處。
景點推薦:燕山天池景區、珍珠泉景區。
地址:延慶區東部山區白河峽谷附近
交通:德勝門乘919路到延慶旅遊局下車有接待站。
趁秋高氣爽,天氣剛剛好
不冷也不熱,趕緊找個適合你的古道
去探索不一樣的景色
和散落在古道周圍的神秘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