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團隊再出手,他們不愧是國產良心

2020-02-08     K社編輯部

2016年,一批人,用克制的鏡頭拍下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用真實催人淚下,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也能將紀錄片拍得如此之好。


製作團隊為《人間世》團隊


2020年,同一批人,將人生分成了出生、上學、上班、買房、結婚,養老等十二個時間點。


用這十二個時間點,串聯人們的一生,繪製出一副當代人的人生圖鑑——


《人生第一次》



央視網聯手《人間世》團隊,豆瓣開分9.1,一水的好評。


這不止是對於製作團隊的信任,更是對成品的讚賞。



光是片頭的一段剪影,就容納了我們一生的回憶。

王牌團隊再出手,他們不愧是國產良心


而這回憶的第一站,也就是故事的第一集,便是出生。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裡,吳麗輝正在等待著自己第二個孩子的誕生,已經有了一個可愛兒子的她,希望能夠再生一個女兒。


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



二胎政策開放以後,兒女雙全成了不少家庭的相同願景。


只是,要想實現,就必須邁過眼前這道檻。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哪怕是像吳麗輝這樣已經經歷過一次的人,再次面對這襲來的疼痛,也招架不住。


一開始,她還能在床上翻轉、哀嚎,希望醫生能快點為她打無痛針。



但漸漸地疼痛加劇。


為了消減痛楚,轉移注意力,吳麗輝只能用最後的力氣不斷拍打著身旁的白牆。



如果硬要形容這痛,那就像是要將一個西瓜從你的鼻孔中強行取出,像用尖頭皮鞋,一遍又一遍地踹著你的肚子。


很快,她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了。


閉眼、緘默、渾身發抖、唇齒髮白,當疼痛達到極限,世界仿佛只剩下一個疼字。



好在,當宮口開到二指後,她終於可以被注射之前申請過的無痛針,進行無痛分娩。


產房中,擺脫了疼痛的她可以與丈夫互相調侃,來放鬆臨產前的緊張心態:


吳:生第一胎的時候你說不生二胎了

丈夫:這次保證不生第三胎了



而當與心心念念的孩子第一次相見時。


孩子使勁哭,爸媽使勁笑。


那是為人父母的喜悅,這種感受,無論多少次,都如同第一次一般。



那小小的身子,在父母的心中,有著無限的重量。


她這個重量我可以抱一天



然而。


像吳麗輝這樣申請無痛分娩的,在全國不到30%,大部分的產婦依然要忍受著巨大的痛楚。


這份痛楚,會與擔心交織,沖襲著人們的內心。


尤其是對於那些第一次生產的高齡產婦家庭。



39歲的黃曉敏,看上去有點坐立難安,他的妻子周婷,已經在產房裡呆了十多個小時。


由於孩子遲遲沒有生產跡象,再加上自己發燒,此時的她,正面臨著36年來最折磨的選擇。


是繼續堅持順產,還是轉而剖腹。



順產無疑是對孩子更有利的,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在堅持著順產。


作為高齡產婦,周婷更多地是為孩子出生後的哺乳問題而著想。但面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周婷卻沒有再繼續堅持。


她被推進了生產室。


手術室內的緊鑼密鼓,與手術室外的焦急等候,哪怕對手術對醫生一百個放心,也依然抹不去心中的那份擔心。


好在,母子平安。



生育就和人生一樣,好壞無常,一句簡單的母子平安,卻是多少人最大的心愿。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翔正在聽著醫院專家的會診結果,他的妻子向爽由於患有先天性心臟主動脈瓣二葉畸形,需要馬上進行心臟手術,摘除壞掉的瓣膜。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向爽同時是一名孕婦,肚子裡已經有了一對27周的雙胞胎,如果進行手術,全身麻痹。


孩子的存活率不超過30%。



兩難的抉擇,這無疑是最令人難以面對的。


但凡還有點機會,誰也不願落到這種局面,


可最壞的情況,依然還是要考慮在內,保孩子還是保大人?


王翔與家人達成一致,以大人為主。



說沒有憂慮,那都是假的,但重新回到妻子身邊,王翔還是擺出了一副無事的模樣:


明天你肯定沒事的

醫生嘛,有些東西肯定講最壞的

他們說他們要把你綁起來,知不知道

他們要把你頭給你固定住

免得你搖來搖去,還有口水



王翔知道,妻子此時需要的,正是讓人放心的話語。


他一邊與妻子打著岔,一邊卻不停用手撫摸著妻子的肚子,那是兩人的孩子,而明天過後,他們很可能會連的面都沒露過,就離夫妻二人而去。


談及孩子,王翔說道,孩子的名字,妻子早已經在夢中取好:


春和,景明。


出自《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該來的,還是來了。


當向爽被推進手術室後,兩人的母親忍不住痛哭起來,王翔只能不停地安慰著母親——


手術,不操心


但從他的凝重的表情,以及來回晃踱的步伐,誰都能看出,此刻的他,比誰都要操心。



手術室內,手術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心臟手術,不僅要全身麻痹,更為關鍵的,是手術過程中要停掉向爽的心跳,進行血液的體外循環。


而一旦在這個時候,胎兒的胎心也隨之出現異常,那麼不僅孩子不保,就連向爽本人也將面臨大出血的險境。



等待無疑是漫長的。


終於,在一個小時後,手術結束了。


跟著王翔飛快的步伐,我們也得知了手術的結果。



母子平安。


不止是王爽,就連螢幕前的我們,也隨之鬆了一口氣。


滿屏的恭喜


在看到妻子朝他比出「耶」的勝利手勢後。


這個頂天立地,一直在安慰別人的大丈夫,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


他知道,這最難的一關,他們挺了過來。


而我們也都知道,大難之後,必有後福。



一個多月後,向爽再次進入了手術室。這一次,她終於要和肚裡的孩子見面。


手術極其順利,兩個大胖小子,就這樣和期盼已久的眾人見了面,



初為人父的王翔,看著眼前的兩個孩子,念著心中摯愛的妻子,心裡也只剩下了一個念頭——


我下半輩子不幹別的了

就守著他們三個人過

還能幹什麼呢



人生初見,春和景明。


如果說,有什麼最能帶給人希望。


那無疑就是孩子。


只不過,當這些孩子一天天長大,到了上學的年齡。


不用我說,我想不少人已經開始了頭疼。


而這人生的第二站,也就是故事的第二集,便是幼兒園



在這裡,有孩子們花樣百出的第一次離家。


最多的,就是一出出「催人淚下」的苦情大戲。



當然,也不乏令人放心的別人家孩子——


爸爸送你到幼兒園

你就大步地往幼兒園裡面走

這就是勇敢



甚至還有信誓旦旦的小大人們——


我媽讓我學琴,我不要學琴

以後我自己有小孩子

我肯定不會讓她學琴



不過感受最多的,還是孩子們的童言無忌——


老師都不錯,都蠻凶的



孩子,你明天的小紅花可能要沒有了呢。



目前,《人生第一次》已播出兩集。


用網友的話說,那就是——


第一集捏汗,第二集噴飯



而在這之後。


我們還將跟隨製作組去到大山深處,傾聽來自孩子們最純粹的思念。


踏上火車,圍觀新兵蛋子的蛻變。



進城、上班……


還有一直壓在我們身上的買房、結婚,和退休後的多彩生活,後半輩子的彼此相守。


以及最終的告別。



十二個站點,像是一個循環的圈,將生命的周而復始圍繞。


讓人獲悉生命之喜,也感知時事之悲。


它描繪了我們在面對第一次時的窘境,面對第一次時的艱難,面對第一次時的不安。


但也告訴我們,第一次,是勇氣的開始。


告訴我們,生命,是如此的值得珍惜。


正像紀錄片里說的那樣。


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能夠活下來,就已經是奇蹟。


而如果每一個生命都是奇蹟,那當生命匯聚,萬眾一心,無疑會產生更大的奇蹟。


【頭條號簽約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7YjLHAB3uTiws8KX6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