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是需要時刻調整方向的,不然在道路上行駛是非常危險的,於是就有了方向盤的誕生。其實最早汽車是由舵來掌控方向的,但由於後來汽車的重量不斷增加,舵也就無法滿足駕駛員的基本操作了。
說到方向盤的應運而生,這就不得不說到方向盤的設計原理了,它是通過花鍵與轉向軸相連,將轉向盤力轉變為轉矩後傳遞給轉向軸,從而操控車輛的行駛方向。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車評人在評測車輛時,都會介紹車輛的方向盤虛位,這讓車友們有些難以理解,那麼,到底什麼是方向盤虛位呢?它的作用是什麼?
方向盤虛位原理
我們先說說現象,相信很多車友們開車時都能感覺到,當自己把方向盤稍微轉動的時候,車輛的行駛方向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除非轉動的角度偏大,那麼才會影響車輪的動向,這種現象就被稱為是方向盤虛位。它是整個轉向系統和轉向輪之間綜合間隙的疊加,與汽車廠商的工藝和調校有著很大的關係。
方向盤虛位的作用
現在大部分汽車都配有方向盤虛位功能,假如沒有此功能,那麼汽車就和我們平常見到的卡丁車是一樣的,稍微扭動方向盤就會進行方向調整,可以說是指哪打哪。尤其是高速行駛時,輪胎很容易出現跑偏的現象,從而引發安全事故。而如果有方向盤虛位功能,那麼方向盤的自由間隙能稀釋掉路面對方向盤的衝擊力,使轉向變得更輕柔,不用雙手一直調整方向,可有效減輕駕駛員的手部疲勞。
方向盤虛位多少比較合理
關於方向盤虛位的合理數據,其實一直都存在著爭議,這也是廠商工程師比較難拿捏的,因為如果調校過大,那麼車輛轉向就會反應遲鈍,這樣會降低方向盤的靈敏度,從而導致突然事件不能及時應對。調校過小,轉向就比較敏感,這樣也是不利於行駛的。一般轉向輪的自由角度在20到30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