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自行操作,請注意控制倉位和風險自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免費交流學習「主力高控盤戰法」「資金複利解套戰法」等實戰操盤技巧和個股操作策略!
股道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不存在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我們只能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成功之路沒有任何捷徑,苦難是我們的良師。
一、我們的人生不應僅僅建立在股市賺錢的基礎上,我們應該成為對自己、對周圍的人、對社會、對國家負責任和有用的人。因為從真正意義上講,你只是記名的財富所有者,財富是屬於整個社會的,只是現在暫時存在你那裡而已,而財富的多寡和一個人是否幸福無關。股市是資金的獵殺場所,一個人的成功要建立在更多人失敗的基礎上。
二、股市有如一個魅力無比卻又兇殘成性的魔鬼。她不僅能吞掉你的金錢,甚至還能吞噬人的生命與靈魂。可悲的是,人在絕對意義上講是無法戰勝股市的,因為判斷力和想像無法戰勝事實,你的勝利與否不是由你決定而是由股市決定。
我想,最終意義上的高手是那些能夠作到從容進退的人。李文斯頓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拒絕股市的誘惑。換句話說,他拿得起來卻放不下,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可以多次看到他放棄了原定的假期急急忙忙殺回到股市的例子。其實拿得起來容易,放得下才是最難作到的。
三、要想在股市取得成功,必須正確理解股市的本質。你離真相越近,離成功也就越近。最重要的問題:股市是什麼?可能有些人沒有細想過,但任何一個股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拿自己的鈔票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當然沒有終極的正確答案。
在現階段我的理解是:股市是財富的再分配場所,推動股價升降的背後力量是人性,股票的具體價格是通過多、空雙方競爭來實現的。我所有的思想都是圍繞著這句話而發的。在股市偶爾賺錢很容易,但想長時間笑傲股市,必須對以下這幾個問題進行持續地探討。
1.財富是什麼?它對你自己有何意義?它對別人的實際影響力如何?2.你了解自己嗎?你了解別人嗎?你了解人性嗎?3.競爭是什麼?你了解它嗎?你在採用什麼方式競爭?結果如何?別人是怎麼競爭的?
四、要正確地認識到:
在股市競爭獲勝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其他行業。原因在於:
1、炒股獲利快速。2、工作不辛苦。3、進入門檻低。
這些因素導致了股市裡競爭的強度比在其它行業激烈和殘酷得多。由於人性的缺陷和對競爭規律認識的不足,絕大多數人必定將成為犧牲品。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嚴峻的現實:股市掙錢很不容易!!但的確著存在著一些長期以來一直比較成功的人。那麼,成功之路到底在何方呢?
五、我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就深陷在理論與技巧中妄圖尋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一直沒有找到。可經過不斷地學習、體會(當然不是在體會股市,而是在品嘗人生),現在一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放在我的面前了。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均線買入形態:均線價托
形態簡介:
當股價經過一段下跌行情止跌後,如果5日均線先後突破了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而10日均線也突破了30日均線,就形成了均線價托形態。均線價托是均線由空頭排列變成多頭排列的過程,顯示市場上由空方主導的下跌行情進入了多方主導的上漲行情。這是未來股價會持續上漲的信號。
買點:價托完成時
當均線價托完成後,三根均線已經形成了多頭排列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上漲趨勢已經形成,此時投資者可以積極買入股票。
止損位:均線價托形成的價位會對股價形成強烈的支撐,不過未來如果股價跌破這個位置,就說明上漲趨勢被破壞,此時投資應該賣出手中的股票止損。
操作要點:
1、價托形成的過程實際是均線由空頭排列逐漸變成多頭排列的過程。
2、在價托形成過程中,如果成交量能同步放大,則說明多方在大力拉升股價,此時該形態的看漲信號會更加強烈。
3、除5日均線、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的組合外,投資者也可以使用其他均線組成的價托形態來作為參照標準。如可以通過30日均線、60日均線和120日均線組成的價托形態來操作。
實例:蘇常柴A股價於2012年年底在低位盤整,在12月初股價開始股價逐漸反彈,同時5日均線先後突破了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而10日均線也突破了30日均線,形成了均線價托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股價即將由下跌行情進入上漲行情,股價之後走出確實一波上漲行情。
「托壓互轉」形態
圖形特徵:
(1)當出現巨量收集籌碼將股價推高到一定高度後,會出現一段橫向震盪的走勢。
(2)橫向震盪中會出現三條均線的上下波動,先形成價壓壓迫股價下行,而後出現股價上穿三條均線形成價托,以後再形成價壓,如此循環稱為托壓互換。
(3)托壓互換的股價震盪中軸為三條均線,它的震盪方向分為下傾、水平和上傾三種,其中上傾的走勢最強勁,最容易爆發向上突破的行情。
市場意義:
(1)當莊家大量收集籌碼後會形成帶量的上升浪,當莊家大部建倉後進入到震倉洗籌階段。
(2)如果該股票的題材特別好或莊家的實力特彆強大,震倉洗籌的回檔幅度很小。
(3)莊家橫向洗籌完畢後,股價進入橫向震盪。如果這種震盪是窄幅震盪,則呈現均線麻花形態,托壓三角形並不明顯。如果這種震盪是寬幅震盪,則呈現明顯的托壓三角形。
(4)當三條均線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且成交量日趨萎縮時,說明莊家已經全力控盤,並已洗盤完畢。莊家並不是不想迅速拉高,而是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指數條件,或者等待某一個股利好。
操作方法:
(1)在托壓互轉的下邊線買進,即跌破三條均線的價格。
(2)當股價盤上突破下降趨勢線時買入。
(3)最經濟、最大利潤的買入點是在股價突破前期頭部的一瞬間。
圖1
圖2
圖3
圖4
均線買入信號圖解:
1、均線高位價壓賣出形態:
實例:五礦發展股價經過一波反彈後見頂逐漸下跌,隨後5日均線、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在頂部形成了均線高位價壓形態,說明均線由多頭排列變成空頭排列,此後股價結束了上漲行情,進入空方主導的下跌行情。
形態簡介:當股價經過了一段上漲行情見頂下跌時,如果5日均線先後跌破了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而10日均線也跌破了30日均線,就形成了均線高位價壓形態。這個形態說明市場上的均線已經由多頭排列變為空頭排列,也就是市場行情已經由多頭主導的上漲行情轉變為空方主導的下跌行情,這是股價即將見頂下跌的信號。
2、5日均線跌破30日均線賣出形態:
實例:中國中車股價在2013年底的一波反彈行情,在12月份頂下跌,K線圖中在12月11日5日均線跌破了30日均線,股價下跌的速度加快,走出一波下行的行情。
形態簡介:當5日均線跌破30日均線時,說明市場上短期的交易成本已經低於長期的交易成本,這是股價將加速下跌的信號。
在A股市場中,要想成為贏家,就要把趨勢當朋友,永遠順著趨勢交易,決不逆勢而動。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弄明白什麼是趨勢?
初識趨勢
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在K線圖上留下運動的軌跡,這一軌顯示處一定方向性,體現著價格整體向上或向下或運動的特徵。即趨勢就是價格波動的方向,也是現貨市場的運動方向。
在市場中,如果出現了一段上升或下降的趨勢,則價格的波動必然朝著這個方向運動,直到有外力來改變它的方向為止。價格上升的行情中,雖然會出現一些短暫的下降行情,但不影響價格上升的大方向,價格下降的行情中,雖然會出現一些短暫的下降行情,但不影響價格上升的大方向。價格下降的行情中,雖然會出現一些短暫的反彈運動,也不會改變價格最終的下降趨勢。
趨勢方向有三種:分別是上升趨勢,橫向整理趨勢和下降趨勢。
上升趨勢
如果隨著價格的推移,K線圖中的每個價格高點一次上升,每個價格低點也一次上升,那麼這種價格運動趨勢就是上升趨勢。
即每當價格回調時,還沒有等到跌倒去一次的低點時,買家就迫不及待的湧入,推動價格繼續上漲,而當價格臨近前一次高位時,買家又毫不猶豫地持續買入,使價格再創新高。如此來回幾次,便形成一系列依次上升的波峰和波谷,著是牛市的特徵。
注意:當這種波峰和波谷不斷抬高的現象中斷時,往往意味著上升趨勢即將結束。
橫向整理趨勢
橫向整理趨勢,又稱水平趨勢,即隨著時間的推移,K線圖中的價格沒有創出新高,也沒有創出明顯的新低,基本上就是在兩條水平線之間作往返運動。
這種趨勢不適合判斷未來的價格運動分享,價格只有突破上面的水平壓力線或下嗎的水平支撐線時,才能使我們看到市場真正的運動方向,這就是「牛皮市特徵」。
下降趨勢
同上升趨勢相反,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K線圖中的每個價格高點依次下降,每個價格低點也依次下降,那麼這種價格運動趨勢就是下降趨勢。
即每當價格反彈時,還沒有等到漲到前依次的高點時,賣家就迫不及待地拋售,促使價格回落,而每當價格臨近前一次低點時,賣家又毫不猶豫地賣出,使價格再創新低,如此反覆幾次,便形成一系列下降的波峰和波谷,這是熊市特徵。
注意:當這種波峰和波谷不斷降低現象中斷時,往往意味著下降趨勢即將結束。
上漲找壓力,下跌看支撐
我們總希望買賣股票的時候,勝算的把握能夠大些;總希望提前知道漲到什麼位置可以賣出,跌到什麼位置可以買進?或者說如何賣在下跌的初期,買在上漲的初期?
股諺有云:「上漲找壓力,下跌看支撐」。支撐線和壓力線,就是幫助我們把握股市中最佳買賣時機的一項經典技術指標。
支撐線
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支撐是指價格回落中形成的低點,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還有可能回升,這是因為多方在此買入造成的。
壓力線
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阻力是價格上升中形成的高點,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是因為空方在此拋出造成的。
支撐線與壓力線的畫法
· 支撐線: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支撐線。
· 壓力線: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壓力線。
支撐與壓力的相互轉換
趨勢中的支撐與阻力無處不在,且時時發揮作用。同樣一個區域中,可能是支撐,也可能是阻力,或此時為支撐,彼時為阻力。
· 上升趨勢中的支撐與阻力
1)在上升趨勢中的支撐位與阻力位隨趨勢運行逐步上移,且每個支撐位與阻力位都高過前一個支撐、阻力的位置。
2)當價格向上突破受阻時(未創新高),這裡往往是市場有變、價格向下調整的信號。
3)當價格調整至前一個支撐位置,是上升趨勢即將終結或演變成橫盤運動的警訊,若支撐線被擊穿則意味趨勢的反轉。
當前期阻力被向上突破後,在價格回調時即成為支撐。
· 下降趨勢中的支撐與阻力
1)在下降趨勢中的支撐與阻力隨趨勢的下行而逐步下移,且每一支撐和阻力都必經低於前一個支撐和阻力的位置。
2)如果價格未能突破前期支撐(創出新低)時,是趨勢有變、價格反彈上探的信號。
3)當價格回升至前一個阻力位,是下降趨勢終結或演變成橫向趨勢的警訊,若阻力位被向上突破,則意味著有反轉的可能。
當支撐位向下被突破後,在價格反彈時即成為阻力。
炒股就是炒ROE
什麼是ROE?
ROE是凈資產收益率(Rate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 Equity)的簡稱。也稱股東報酬率,主要是指一定期間內,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比值,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簡單說就是企業能給投資者賺取多少錢。
在衡量一個企業、一家公司優質與否最基本的標準是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利潤是投資者取得投資收益、債權人收取本息的資金來源,是經營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是職工集體福利設施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最終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來源。所以,如何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ROE 是相對更常用的盈利能力衡量指標。
如何解讀ROE指標?
ROE=凈利潤/凈資產,代表著股東股權投資的報酬率,代表著公司賺錢的能力。相比於其他單一財務指標,ROE更能反映公司的基本面的狀況。
1.ROE低於10%情況
一般來說,股票投資的長期報酬率在10%左右,換句話說ROE長期低於10%的公司都是不合格的公司。所以一般情況下ROE應該在10%以上。但是這裡要注意,並非所有ROE在10%以下的公司都不值得關注。比如說有的公司正處於行業低谷,有的進行了增發使得ROE降低,有的公司再融資投資的項目還為產生收益等。
2.ROE大於30%的情況
除非公司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優勢能夠將競爭者拒之門外,否則即使非常優秀的公司長期ROE也在30%以下。其實這也很好理解,ROE高的行業,會使得資本大量湧入與公司競爭,導致公司收益降低從降低ROE。
所以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長期ROE的範圍應該在10%——30%。
10%——15%,一般公司
15%——20%,傑出公司
20%——30%,優秀公司
為什麼ROE是分析公司最核心的指標?
為什麼一支股票的長期收益率接近其ROE?
芒格說過類似的話,大概意思是說如果你持有一支股票40年,你的收益率和其ROE差不多,而你當初買的價格高低對收益率影響不大。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且看以下例題。
例如有公司A和公司B,其股價分別為10元、20元,每股收益均為1元,ROE分別為15%、30%,則其PE分別為10倍、20倍。根據PB=ROE*PE,則兩公司的PB分別為1.5、6。根據凈資產=股價/PB,則兩公司的凈資產分別為6.67元、3.33元。如下表:
A、B兩公司40年後的凈資產將分別為:
A公司:6.67*(1 0.15)^40=1350.29元,估值不變的情況下,其股價為1350.29*1.5=2025.43元,40年年均復合收益率為14.19%。(年均復合收益率=期末與期初的比值開N次方再減1,),——接近公司的ROE 15%
B公司:3.33*(1 0.3)^40=71240.36元,估值不變的情況下,其股價為71240.36*6=427442.19元,40年年均復合收益率為28.3%——接近公司ROE 30%。
假如當初買B 公司 的時候買貴了,以30倍PE也就是30元的價格買入,則40年年均復合收益率為27.01%——當初買貴50%那麼多最終收益率也差不多嘛!
明白了為什麼說長期持有的收益率接近於公司的ROE了吧?
長期穩定高ROE的個股有哪些特徵?
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從理論上來看,ROE 越高,意味著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長期來看,ROE 越穩定,意味著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企業經營越穩定。
長期穩定的高ROE 公司具備顯著的行業特徵:消費類如醫藥和商貿、地產、交運及公用事業等行業的長期穩定高ROE 公司數量最多。這些行業本身ROE 也都處於較高水平。
這些行業的特點包括:
1、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如交運中的鐵路、高速、港口和機場。
2、高毛利率:如醫藥,特別是醫藥中的中藥。
3、下游板塊居多,需求和收入穩定:如商貿、醫藥及家電。
4、善於運用財務槓桿:如地產和公用事業中的電力企業。
5、分紅穩定:如交運、公用事業、消費等行業板塊。
把握正確的選股鐵律
選股鐵律(一):區分腰部和頭部
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升後,上升速度減緩,出現回落。此時5日均線、10日均線和20日均線可能出現三角形「壓」,均線呈空頭排列,向下延伸。在這裡最容易誤解為頭部形成。
上升通道中腰部的市場意義:
(1)從底部到腰部為莊家大規模收集籌碼的過程,而后庄家開始震倉洗盤,把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嚇出盤內。在腰部構築頭部技術形態使技術派也失去持股信心。
(2)莊家在第一波上升行情中建倉不足需要將股價向下打壓,而後在低價區再次建倉以擴大庫存量。
(3)莊家在第一波建倉後開始休息,等待該股潛在的利好題材最後落實。一旦題材有望,緊跟著發動第二波主升浪。
怎樣才能區分腰部和頭部?
(1)從個股基本面分析,該股價格不應該在此處築頭或其下跌的空間相當有限,此為腰部。
(2)從第一波上升浪的成交量分析,假如成交量和換手率較大,則此處不應是頭部。
(3)從腰部下跌的成交量分析,下跌中如成交量萎縮或下跌幅度有限,則此處不是頭部。
(4)從下跌中的分時走勢圖看,如刻意打壓痕跡較重可懷疑為震倉。
選股鐵律(二)5.10.60三條平均線選股
圖形特徵:
(1)5日均線和10日均線組成短線系統。
(2)60日均線確認長線趨勢。
市場意義:
(1)5日、10日均線顯示股價短期趨勢。隨著股價小幅度波動,5日、10日均線會不斷地產生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其中有個別黃金交叉具有底部意義,個別死亡交叉具有頂部意義。而大量的交叉只能是股價變化的中途狀態。為了找出其中有底部意義的那個黃金交叉或者有頂部意義的那個死亡交叉,需要引進代表中、長期趨勢的60日均線。
(2)代表中、長期趨勢的60日均線變化緩慢,單獨使用時很難敏感地捕捉股價的底部和頭部。
(3)當5日、10日均線黃金交叉向上時,代表10日內平均買入的人已有盈利,這樣可以吸引短線客入市。如果此時60日平均線在該黃金交叉之下,代表此時60日平均買入的人各有盈利,此時可吸引中、長線客入市,這樣對股價有助漲作用,反之有助跌作用。
操作方法:
(1)5日價格平均線為一周價格平均線,能靈敏地反應股價短線波動趨勢,適合短線操作。
(2)10日價格平均線為兩周價格平均線,能較靈敏地反應中短線股價波動趨勢,適合中短線操作。
(3)60日價格平均線為一季價格平均線,能穩定地反應股價長線波動趨勢,適合長線操作。
(4)為了兼顧5日、10日短期價格均線的敏感性和60日長期價格均線的穩定性,將它們結合成短、長結合的均線系統。
(5)5日、10日均線的方向金叉向上,此時如果60日均線也能方向向上,則助漲。
(6)5日、10日均線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時如果60日均線也能方向向下,則助跌。
選股鐵律(三)MACD 、30日均線、周線二次金叉抓大牛股
一個指標:MACD ; 一條均線:30日均線 ; 一個技巧:周線二次金叉抓大牛股
1、買「小」賣「小」 ,運用MACD捕捉最佳買賣點。
這裡的「大」和「小」是指MACD中的大綠柱,小綠柱,和大紅柱,小紅柱。而在操作時DIF和MACD白、黃兩線不用,只注重紅綠柱變化。
開大跌時的「大綠柱」,在繼而小跌小綠柱走平或收縮時,意味著下跌力度衰竭,為最佳買點,這就是所謂的買小(即買在小綠柱上)。
上漲也同樣。第一波大紅柱不出,回調後的第二次再沖高「小紅柱」(時意味著上漲動力不足)時考慮出貨。這就是所謂的賣小。
此方法用在分時系統里來進行買賣的。
口訣即為:買小賣小(買在小綠柱,賣在小紅柱),前大後小(即前面是大綠柱或大紅柱,後面往往為小綠柱或小紅柱)。
2、「周線二次金叉」抓大牛股
以30日均線來進行大盤或個股的分析和買賣。
當股價(周線圖)經歷了一段下跌後反彈突破30周線為「周線一次金叉」,這是莊家在建倉不應參與,當再次突破30周線「周線二次金叉」時,意味著洗盤結束,即將進入拉升期。一旦其日線系統或者分時系統(60分鐘,30分鐘)發出買信號(如MACD的小綠柱買點)進場買入。這可延伸出「月線二次金叉」產生大牛股的條件,可以說90%的大牛股都具備這一條件。
3、原則:多周期共振
指:月,周,日,60、30、15、5分鐘這7個周期。月,周可劃為一個周期,60、30分鐘可劃為一個周期。任何一個買點或賣點都必須有兩個以上的周期發出買、賣訊號),方能考慮進場買入或賣出。
具體來說,就是當月或周線發出買賣點時(日、月線只算一個周期),日線圖或者分時系統(60分鐘,30分鐘)其中之一也發出買賣點(比如MACD的小紅,小綠的買賣點,或者30日均線發出買賣點),方能買、賣。
如果是做短線:當60、30分鐘圖發出買賣點時(這兩個周期可劃在一起,只要有一個認可就好),這時15分或者5分鐘圖之一發出買賣點,方能買入或賣出。
當然,如果月線圖和周線圖都有買賣點,那麼說明後市的力度將會很大,一旦其日線圖或者分時系統發出買賣點,我們應重倉長線持股。(因為這是兩個以上的周期發出的買賣點)分時系統也一樣。
另外要強調一點:在這裡,用什麼指標是不重要的,我用MACD,你用KDJ都沒什麼關係,重要的是必須要幾個周期發出買點。
交易策略的本質是與市場共舞,即:當市場漲時我該怎麼辦?市場跌時我該怎麼辦?市場震盪時我該怎麼辦?
一個優秀的交易策略不應該僅因市場漲而做多、因市場跌而做空,而是當市場漲到一定程度了才能做多,跌到一定程度了才做空;如果要精準一點,可以根據市場的漲跌程度來分配倉位,即輕倉、重倉、滿倉。
如果交易者解決了「我疑」,在這裡就沒問題了;若「我疑」沒處理好,這裡會衍生出「嗔」,即恐懼,也就是信號出現了不敢執行,具體就是在下跌中出現買入信號時不敢買,害怕買了被套;在上漲行情里出現了賣出信號不敢賣出,怕錯失後面的大行情。
化解「嗔」除了先化解「我疑」外,交易者還需明白,知道當下該怎麼操作,遠比預測未來要重要;出現買點不敢買,是交易者在無意識的預測價格還會跌。
在交易中,預測的再厲害,也要落實到操作層面,即價格達到了預測目標該怎麼操作?價格沒有達到預測目標又該如何操作?這本質上還是需要知道當下該如何操作。如果僅憑預測做交易,不達目標不罷休,遲早會被市場掃地出門。
「嗔」的對立面是「慢」,即傲慢。交易者多次精準的捕捉到行情後,很容易滋生傲慢的情緒,覺得自己很神,忘乎所以後很容易丟掉止損的保護措施,當災難來臨時很快被打回原形。
在股市裡能抓到大行情,並不是我們有多牛,而是市場賞晚飯而已;這個大行情並不是我們交易者創造的,而是市場賞的。市場不賞飯,縱然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抓不到大行情。如當前的股市,不賠錢或少賠錢已是萬幸。
綜上所述,投資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目標是為了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後,並不意味著我們獲得了某種超能力,而是更加的了解了自己、了解了交易的真諦,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坦然接受交易中的不完美,不與市場對抗,將交易中的大虧避免掉,自然就能穩定盈利了。
所以,任何一種交易策略都只是修行的工具,工具並不能保證讓你穩定盈利,讓你穩定盈利的應該是弩駕工具的心法。
如果你一直熱衷於學習不同的交易策略,忽視化解內心的五毒,很難擺脫虧損的輪迴。五毒的化解過程很漫長,需要在不斷的交易中領悟;只有化解了五毒,才能獲得大自在。
孫子兵法里說:「能以敵之變化而變化謂之,神。」何為神,就是順應各種變化,順其自然規律而為,道法自然,所以老子無為而無不為,不是什麼都不做,無為而無不為,聽起來矛盾,對立,但是這才是中國文化。交易,無法理解無為而不為,就很難真正成就,所以人只要看清楚事物本質,順勢而為,包括作盤就沒有那麼難,而你在別人看來就無所不能,但大道永遠不可能完全掌握,但能懂其中奧妙已經不得了,這個和年齡沒有直接關係,關乎悟性、經歷、知識、對事物理解的融匯貫通等,最後大道無形,所以投資不能迷信圖形,應根據圖形做策略,根據本質做投資,這樣勝的機率可以高到別人難以置信。
成功的交易者有著一種與普通交易者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交易態度。
每天實盤解析盤中的個股操作機會和板塊異動,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訂閱多年實戰解套經驗、更多牛股策略以及獲取更多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