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80㎡屋頂的休息空間設計;最精彩的向外與向內的自然景觀

2020-03-03     羅先森開森

本次改造項目的業主KMD是一家有著獨立辦公樓的科技公司。辦公樓屋面景觀潛力很好,除了東西南北,沿四角方向都可看到遠處的景觀。利用這一優勢,屋頂需要提供一個可以供員工活動休息的家。

員工之家西北立面外觀

場地現狀 | Existing Conditions

場地位於辦公樓的樓頂,場地尺寸為33mx25m,屋面現有構築物為中間的一對剪刀樓梯間以及電梯機房。除了周圍由1.2米高女兒牆環繞,屋面集中部有通風管道的屋面排風口。

設計策略 | Design Strategy

在不改變主樓體街道感知體量的基礎上,加建平面試圖將可應用範圍體量最大化。邊界距離女兒牆進行適當的退讓,另外考慮場地現有屋頂通風管道的制約。建築將整體體量抬升1米,以使人們在室內視線看出去的時候超越現有女兒牆,提供毫無遮攔的觀景機會。

概念生成


西南立面外觀,考慮場地現有屋頂通風管道的制約

東南立面外觀

北立面外觀局部

基於現有樓梯間與電梯間的T形體量,新建建築平面以U形平面嵌入。西邊員工區相對開放,由廚房、餐廳、吧檯、休息區等功能組成;東邊起居區相對私密,由茶室和起居空間組成;中間連接區域布置機房、衛生間等輔助功能。

軸測圖


東邊相對私密的起居區

西邊的廚房

西邊的吧檯

西邊的休息區

四個不同的角窗分別布置在建築四角,提供了外向的景觀機會。三個不同的院子也帶入了向內的景觀。西邊樹院,中部天院,以及東邊水院,將光影與自然帶到空間組織中來。

角窗布置在建築四角,提供了外向的景觀機會

角窗,享有城市景觀

角窗,享有山景


東邊的水院,將光影與自然帶到空間組織中來

中部的天院

西邊的樹院

結構策略 | Structural Strategy

為了在屋頂上實現提升1米的做法,建築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平台。此平台結構對位生根於五層的柱樑結構之上,建築體的結構在此平台上再按自身邏輯生根。新的地平與樓面板之間形成了空腔夾層,不但很好實現了熱工性能,而且為院子的覆土、魚缸水池以及空調管道提供了空間。


建築施工,

建築材料 | Building Material

建築主體為鋼結構,輕質混凝土砌塊為牆體填充,外加泡沫保溫板材,外立面為抹灰加塗料。室內地板為復合實木地板,牆面為抹灰加白色塗料,天花為石膏板加抹灰白色塗料。建築材料預算成本很低,主要將視覺焦點集中在最精彩的向外與向內的自然景觀。


總平面圖

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建築面積:180平米
項目地址: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設計時間:2018/04 – 2018/08
施工時間:2018/08 – 2019/08
建築設計:BWAO/鮑威建築工作室
建築團隊:鮑威、賈琰、陳明雷、李珊、黃探宇
結構設計:桑陽勇
水暖電設計:杭雲峰、湯承武、韋德廖
燈光諮詢:周軒宇
總體施工: 北京建鴻億鴻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 DBS斷橋鋁門窗、Dupont 外牆塗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vwKqHAB3uTiws8Ks5Gz.html















蕭然一室境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