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靠著可穿戴設備、iPad和售後服務,蘋果還是站起來了。
作者/華盛學院Jay
美東時間10月30日,蘋果(AAPL)公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以及全年財報。根據財報,蘋果第四季度EPS同比增長4%,創下3.03美元的新紀錄,遠超市場預期的2.84美元。公司Q4營業收入達到640億美元,同比增長2%;Q4凈利潤136.86億美元,儘管同比仍下降3%,但降幅明顯放緩。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業績公告中,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由於服務,可穿戴設備和iPad等業務的加速增長,我們在2019財年取得了開創性的第四季度最高收入,並指出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產品和服務陣容。隨著消費者和媒體評論對新iPhone的支持,我們對假日銷量非常樂觀。」
iPhone11 資料來源:Apple.com,華盛證券
本期財報核心要點
Q4營收同比上升,但全年總額仍同比下滑,Service分部表現搶眼。蘋果在Q4單季度錄得營收640.4億美元,單季同比增長1.8%;2019財年全年營收2601.74億美元,全年同比仍下滑2.0%。其中,Service分部表現搶眼,Q4單季營收達125.11億元,同比增長18.03%;Service分部全年營收462.91億元,同比增長16.46%。雖然目前Service分部占比仍較小,但該分部正在逐步成為蘋果一個非常重要的營收來源,這與iPhone等產品在消費端的使用周期不斷延長有關。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iPhone銷售額仍在下滑,但iPad、可穿戴設備及Service分部挽回部分劣勢。iPhone手機的銷售多年來始終是蘋果的核心收入來源,其銷售額占比常常達到總營收的三分之二。近年,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日漸飽和,疊加不斷湧入的新巨頭(尤其是華為),iPhone手機業務收入出現較大比例的滑坡。Q4業績報告iPhone業務銷售額同比下跌超9%,而整體營收不減反增,主要就是其他各分部的收益挽回了部分劣勢。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按地域分部統計,美洲地區仍然是銷售額的增長引擎,大中華區銷售下滑居首。財報數據顯示,美洲地區銷售額Q4同比增長6.55%,2019財年全年同比增長4.30%。相比之下,大中華區銷售額Q4同比下滑2.42%,全年下滑15.91%。儘管大中華區全年下滑慘烈,但Q4銷售額的降幅會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iPhone在大中華區的銷售有望迎來拐點。大中華區的銷售數據下滑,不能全部歸於宏觀經濟環境。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遇冷,與碰到強大的競爭對手密切相關。根據Canalys數據,三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累計出貨量同比下滑3%,但華為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66%,占據目前總出貨量的42%,仍然排名第一。
資料來源:Canalys,華盛證券
下圖統計展示蘋果全年各地區分部詳細銷售數據:美洲地區不僅體量最大,而且銷售增長仍然強勁,無愧為蘋果的核心商業區域;相比之下,歐洲、大中華區和日本都有不同程度的銷售下滑,其中大中華區的下滑最為慘烈。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凈利潤方面,蘋果2019財年整體大幅下滑,但Q4凈利降幅有所收窄。19Q4,蘋果錄得凈利潤136.86億美元,同比下滑3.1%;2019財年全年,公司錄得凈利潤552.56億美元,同比下滑7.18%。2019財年,蘋果的研發、銷售及行政費用同比增加11.37%,增幅高於營收增幅,一定程度上拖累凈利潤。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2020財年Q1業績指引
1. 營收區間在855-895億美元之間;
2. 毛利率在37.5%-38.5%之間;
3. 運營成本在96-98億美元之間;
4. 其他收入約為2億美元;
5. 綜合稅率約為16.5%。
業績指引顯示蘋果的營收將同比回升約3.8%(營收取中位數),毛利率水平維持不變,運營成本或同比增加11.5%左右,考慮稅率和其他收入,預測Q1凈利潤約為200億美元左右,同比去年233.5億美元的數據約有14%的跌幅。
小結:
蘋果本期公布的Q4、全年財報,整體來看是超出市場預期了。尤其是Q4單季的表現,不僅銷售額同比轉跌為升,而且凈利潤的下滑幅度,對比全年也在收窄。公司此前在大中華區的大失血也已經止住,而且美洲地區在已經擁有較大體量的情況的下仍保持可觀的增長。
一切的好轉都要歸功於可穿戴設備、iPad以及Service分部的強力支撐。作為美國一家極具傳奇色彩的科技消費企業,未來的前景仍然非常光明,只是一旁虎視眈眈的華為也是一大隱憂。蘋果未來將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於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交易平台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